APP下载

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活”起来

2015-09-10朱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标品德家庭

朱艳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本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低年段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可塑性较强,上好低年段的品德与生活课非常重要。怎样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活起来呢?下面提供一些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例,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创设对话情境,让课堂“活”起来

克林伯格认为: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在教学“家庭树”一课时,笔者创设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对话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的活泼、热情让老师想起了童年。老师很想把自己引以为豪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同学们认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教师随即展示自己少年时代的全家福,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深情地向他们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在家人的关心、教育下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学生听了教师的介绍,也跃跃欲试,都想展示自己的全家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此教学环节,教师以学习者同伴的身份向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少年时代的全家福照片。这种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平等的,是互动的双向交流,课堂气氛自然比较活跃。

二、开展多彩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课标》指出:“新德育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是“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强调以活动为载体,“我不胆小”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精彩的讨论活动:“走进胆小国”听《咕咚来了》的故事——谈胆小;“登勇敢之峰”看“打针”“怕黑”动画——议勇敢;“制作信心卡”——话大胆。“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教学时,带领学生勇闯三关:第一关“火眼金睛”找危险,第二关“七嘴八舌”避危险,第三关“虎口脱险”有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探究、感悟,既学到了社会知识,又发展了智力和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的体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堂“活”起来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教师要用心揣摩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才能使课堂真正做到生动有趣。

“家庭树”第一学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体验亲情。通过让学生把家庭成员有序地请进“家庭树”中,理清自己家的家庭结构,让学生初步形成“家”的概念,在学习中感受浓浓的亲情。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另外,笔者大胆改变教科书中“画画家庭关系图”的设计,将书上的竖排形式关系图改为横排形式。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贴关系图,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填写家庭关系图。先贴图后填图,化抽象为直观,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四、向课外延伸,让课堂“活”起来

“品德与生活”课标强调: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教材中去。因此,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局限在教材里,要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感悟生活、享受生活。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呢?主要有两个方面,校内: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与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有机结合,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校外:与各种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与当地的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相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让品德与生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现出真正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浦口区城东小学)

猜你喜欢

课标品德家庭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家庭“煮”夫
好学者贤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恋练有词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品德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