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增减效应”教女
2015-09-10周礼
周礼
那天,女儿高兴地将一张90分的卷子摆在我面前。照例,我先夸奖了女儿一番,但为了防止孩子出现骄傲的情绪,我又补充了一句说:“虽然你这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你也应该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比如这个题,如果你能仔细一点,完全可以避免错误;还有这个题,要是你能多想一想,也同样不会丢分。”
女儿听后,喜悦的心情一下子变得黯淡起来,她无奈地点点头说:“下次我一定注意。”
每次教育孩子时,我总是喜欢先褒后贬,但我很快发现,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好,不仅没能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反而挫伤了她的积极性。
起初我并不知道其中的缘故,直到经历了一件小事后,方才找到应对的方法。
我时常去菜市场买菜,去的次数多了,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家摊主的生意特别好,前去买菜的人络绎不绝。
刚开始,我以为这家的菜比别人家的便宜,因为城市中的大叔、大娘们都爱奔着便宜而去,可以说,哪里有便宜,哪里就有他们的影子。
有一次,我路过那儿,顺便问一位刚从人群中挤出来的大娘:“您这金针菇多少钱一斤买的。”大娘微笑着回答说:“6元。”
我听后不禁一怔,市场上的金针菇都是6元钱一斤,并且品质跟她买的差不多。
我实在想不明白,同样的价钱,为什么大家宁愿多等一会儿,也非要去这家买呢?
后来,通过细心观察,我终于发现了这位摊主成功背后的秘诀。原来,其他人在称东西时,总是喜欢一次多拿些,然后再一点点地往下减;而她称东西则不同,总是喜欢一次少拿些,然后再一点点地往上添,直到顾客满意为止。
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蕴含着一种营销技巧。虽然顾客买到的东西一样多,但他们的感受却完全不同,前者是索取,让人总觉得吃了亏,人们自然不愿去他那儿买菜;而后者是给予,让人总觉得占了便宜,人们自然乐意去她那儿买菜。
细细想来,我教育孩子时不是正采用了“先加后减”的原则吗?尽管我时常表扬孩子,但女儿感受到的却是委屈和压力,戒备之心与日俱增,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我试着换了一种方式,先指出孩子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再对她的优点给予恰如其分的赞扬。比如,在评价女儿的作文时,我先指出她书写上的一些错误,然而再对她的构思和精美语句大加赞赏,结果,女儿不仅乐意地接受了我的批评,还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但他们身上也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优点和长处,只要我们家长善于发现,并巧妙地利用“增减效应”,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在健康快乐的气氛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