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基本路径与质量评价
2015-09-10张鸣范柏乃
张鸣 范柏乃
摘 要:定量化是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也是增强公共管理研究规范性、科学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定量研究的适用条件,定量研究中常用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及研究质量评价的关键标准,并对方法的适用情况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简要说明。同时,基于我国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现状,从政府、学界、高校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相关建议。
关 键 词:公共管理;定量研究;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11-0001-06
收稿日期:2015-07-20
作者简介:张鸣(1985—),男,浙江海宁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政府绩效评估和公共政策分析;范柏乃(1965—),男,浙江兰溪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和创业投资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我省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竞争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DKF02YB。
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较为简单、落后,“尚属于手工作坊式的初级阶段”,[1]缺乏以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有学者对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学术论文进行抽样分析后发现,逻辑演绎法和定性分析仍然是大多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而定量研究方法不仅采用数量很少且水平不高。[2][3][4]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公共管理研究“陷入了一种缺乏反思的自说自话的境地”,[5]因此也无法实现与国外同类学科的平等对话。
马克思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尤其对于发展初期的中国公共管理学而言,加强对定量分析方法的研讨和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公共管理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而且有助于准确揭示公共事务的内在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本文将着重阐述定量研究的适用条件、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研究评价等基本问题,构建可供公共管理研究者参考的定量研究基本流程,以期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一、定量研究的适用条件与基本流程
一般而言,定量研究是指对用数量所描述的内容或者其他可以转化为数量形式的资料进行数据转化、分析和处理的过程。[6]公共管理定量研究就是运用定量方法分析解决公共管理领域内的相关问题,即对公共管理领域内一个对象内部多个因素或者多个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揭示的过程。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各有优势。在面临选择采用哪一类研究方法时,研究者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图1所示):一是研究的目的。定量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验证某种理论假设,或者说通过大范围的样本研究来对总体情况进行推论,从而发现普遍适用的“真理”;而定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了解某种现象。[7]例如,研究者想要验证“行政支出增长能够推动GDP增长”的假设,就需要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二是研究数据的特征。如果研究者掌握的数据是数量数据或者是可以转化为数量形式的资料,就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但如果研究者掌握的数据是描述性的文字材料,则只能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三是研究问题的类型。定量研究擅长的是对变量问题进行探究,注重研究数值的精确变化,如“多少”“多大程度”等问题,或者对总体的态度、行为、观点的量化等问题;而定性研究擅长的是对过程问题进行探究。[8]四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定量研究的优势在于对大量个体进行研究,对提升研究广度大有裨益。但是如果研究者面临的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深度解释其原因及形成机理,就需要运用案例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当然,上述条件并不是绝对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或者综合运用两类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科学研究过程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发现研究的问题;提出回答问题的理论假说;检验理论假说;阐明结果,得出结论。[9]定量研究同样包括这几个基本流程。而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考虑提出了更为细化的定量研究操作步骤,较有代表性的有:确定研究主题、研究设计、研究工具的选择(包括理论建构,提出假设)、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报告写作;[10]确定研究主题、研究设计构思、构建数据采集的方法、样本选择、研究方案写作、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研究报告写作;[11]确定研究主题、确定研究策略、准备研究计划、文献综述、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和论文写作。[12]通过归纳总结上述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公共管理定量研究可以参照以下基本流程展开(见图2)。
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各种统计方法来揭示研究问题数量关系,因此,从图2中不难发现,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两个环节直接决定了研究结论是否有效、可信,进而决定了整个研究质量的高低。
二、定量研究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是开展定量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采集所得到的数据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定量研究的分析结果是否科学可靠。数据不充分,定量研究就成了无本之木;数据不可靠,定量研究结果可能就会谬以千里。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资料收集方式主要包括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其中观察法主要适用于定性分析。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的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已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因此,公共管理定量研究主要可以通过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及大数据采集获取研究所需数据(见表1)。
数据采集完成以后,就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歸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分析、多层线性分析、神经网络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等等。什么条件下适合运用何种数据分析方法,要综合考虑研究的目的、因变量、自变量的数量和性质(数据的类型,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等。表2展示了针对特定变量组合类型通常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不过,该表只是对数据分析方法选择的一般指引。在进行公共管理定量研究时,同一数据往往能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分析方法。
近年来,随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定量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多元分析及其他高级定量研究方法被认为应更广泛地运用于公共管理研究。[13][14]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研究者致力于研究方法、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多元回归分析、罗杰指数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结构方程分析及事件历史分析等方法被运用到公共管理研究当中。[15]事实上,对公共管理领域著名期刊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新世纪以来所刊载论文的分析表明,运用更复杂的定量统计方法的论文比例明显增加,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已超过了三分之一(达到33.4%)。[16]表3介绍了部分高级数据分析方法所适用的数据类型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定量研究的质量评价
公共管理研究设计的基本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确定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保证研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合理的、可靠的和经济的;二是构思、制定实现研究目的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方案,保证研究是有效的、客观的和明确的。[17]相应地,研究质量评价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对研究是否已回答研究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进行系统的评判。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类型,定量研究的质量评价除了要遵循所有研究通用的评价标准,如研究问题明确具体、研究假设清晰合理、研究结果科学可靠外,还有其专门的评价标准。在总结提炼相关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其评价标准还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数据是否真实有效。在定量研究中,一般采用效度和信度来评价数据测量的质量。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可以通过内部效度、外部效度、结构效度、测评效度、统计结论效度等具体标准进行评判。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是反映被测特征真实程度的指标,可以通过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同质性信度、评分者信度等具体标准进行评判。
第二,研究模型构造是否科学合理。定量研究所运用的主要工具是各种统计方法,而除了描述性统计方法及简单的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以外,大部分定量研究往往需要通过构造相关研究模型用以分析揭示所研究问题的数量关系。因此,研究模型构造是否科学合理便成为影响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研究模型应具有一定的事实或理论依据。研究模型是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形成的较系统的推测性论断及假定性解释,指导着研究者进行后续量化分析。所以,研究模型的构造必须基于一定的经验事实或科学理论,应合乎逻辑,理据充分且便于量化操作。其次,研究模型应具有清晰的变量结构。公共管理定量研究所要探讨的是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一项研究往往会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因此,研究者必须合理确定研究的主要变量,并厘清变量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确定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同时需要辨明无关变量并对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加以控制。此外,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条件,合理确定研究变量的数目。再次,研究模型应选取合适的分析单元。分析单元的选取不仅与研究目的、内容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模型所需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及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研究模型分析单元的选择应与研究目的相符合,與研究问题相衔接,在满足研究问题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那些最主要的分析单元,以求能深入研究,保证研究结果质量。
第三,研究方法运用是否规范准确。首先,适合于某项研究的定量研究方法应是在综合考虑以下四个问题(研究被调查者的取样方法、研究的控制方法、研究资料收集方法、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所选择的“规范”的研究方法,即所选择的研究方法必须符合特定取样方法、控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的组合所规定的适用范围。例如,当存在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或自相关性等问题时,便不能选择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其次,当有多种定量研究方法适合于某项研究时,应选择最“准确”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某种定量研究方法的选择应使研究所要反映的数量关系能以比较突出和鲜明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说能够产生最大的反映关系量。例如,对于同时包含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面板数据,虽然也可使用普通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但无法充分揭示面板数据所蕴含的数量关系,而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则能将数量关系以比较突出和鲜明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结论与建议
在参考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总结概括了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基本流程,系统阐述了定量研究的适用条件,定量研究中常用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及研究质量评价的关键标准,并对分析方法的适用情况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做出了简要说明。不过,从宏观层面而言,公共管理学在我国仍然只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加强除需研究者个人的努力之外,更加需要相关单位从体制机制层面给予一系列激励措施。
从政府的角度而言,需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政府掌握了大部分公共信息,但是可供公开获取的信息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且公开的信息也有相当部分经过了“处理”,这给研究人员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在公共管理学发展最成熟的美国,政府专门设立了政府数据公开网站,提供三种类型的数据集:原始数据、使用工具利用的数据和地理数据。这些数据全部开放检索和下载,供广大学者研究和公众监督之用。因此,在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加大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力度,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程序、责任,拓宽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载体,为研究人员采集数据创造便利条件。
从学界的角度而言,需要加强对定量研究方法的推广、交流与研究。对公共管理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进行定期的研究方法培训是推广普及定量研究方法的有效途径。今后,应坚持并丰富这一有效形式,除了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举办各种形式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研修班之外,建议可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全国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权威机构每年举办若干期定量研究方法的研修班,同时,组织召开研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前沿进展的学术会议,以达到及时推广、广泛交流的目的。此外,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对定量分析方法本身的研究。这种对研究方法的研究,既要有纯粹的方法论探讨,也要有具体的、面对现实的各种研究方式、研究技术的探讨。换句话说,除了要加强对方法本身的探讨外,还要加强对方法应用问题的探讨,特别是对方法应用过程中的障碍以及结合实际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的探讨。作为保障性措施,公共管理领域的学术刊物,尤其像《公共管理学报》《公共行政评论》《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期刊,应开辟讨论研究方法的专栏,加强对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评审。同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指南中,也应专门设置有关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课题。
從高校的角度而言,一方面,要加强研究方法的教学,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课程体系。在本科低年级,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开设要全面;在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阶段,研究方法课程应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方法的基本建设与资料积累。在学校内部,可以由学校出面建设一些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公共管理学科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的沟通交流、合作发展,促进学科交叉和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的“转型升级”。在学校之间,应加强互动合作,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公共管理定量研究基础数据库”。具体可由国内公共管理学科实力较强的若干所著名高校牵头组织,其余高校参加,共同建设一个涵盖公共管理主要研究领域的基础性数据库,把各种相关调查数据、统计数据汇总整理并进行共享,从而使公共管理定量研究跳出低水平重复的怪圈,并为研究者从纵向发展的角度分析公共管理问题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梦中,马克·霍哲.“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论”专栏总序[J].中国行政管理,2001,(08):40-41.
[2]董建新,白锐,梁茂春.中国行政学方法论分析:2000-2004[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02):50-55.
[3]何艳玲.问题与方法:近十年来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J].政治学研究,2007,(01):93-104.
[4]范柏乃,楼晓靖.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及演进路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3,(02):94-100.
[5]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73-76.
[6](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M].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9.401.
[7]Sukamolson S. Fundamentals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EB/OL].http://www.culi.chula.ac.th/e-Journal/bod.
[8](美)麦克斯威尔.质性研究设计[M].陈浪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94.
[9][17]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13.13.
[10]Singh K.Quantitative Social Research Methods.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Inc.,2005.63.
[11]Kumar R.Research Methodology: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Inc.,2005.19.
[12]McNabb D.E.Research Method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Nonprofit Management: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rmonk,NY: M.E.Sharpe,Inc.,2008.p77.
[13]James L.Perry,Kenneth L.Kraemer.Research Methodology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75-1984.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6,46(3):215-226.
[14]Robert A.Stallings,James M.Ferri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Work in PAR,1940-1984.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8,48(1):580-587.
[15]蓝志勇,凯瑟琳·安德逊.当代公共管理研究的范式观——一项经验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5,(03):12-22.
[16]Jos C.N.Raadschelders,Kwang-Hoon Lee.Trends in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Empirical and Qualitative Observations fro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0-2009.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1,71(1):19-33.
(责任编辑:刘 丹)
Abstract:Quantification is a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normalization as well as scientific natur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analytical method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key standard of quality evaluation.Besides,the paper gives a brief description to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methods and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noticed when in use.Finally,on accou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paper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our country's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from governments,education circles as well 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quality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