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了了 一切在自我里找到解答
2015-09-10张纳
张纳
赵了了最新的画作世界里布满了面积大小不一的高亮色彩,以及更新换代的小红人儿,铺展开去,勾织成一张让成年人看了会有些矛盾的网。按说浓重的萤光桃红象征着热情,但在赵了了所设置的场中,大片的红色却显得空茫、悲伤与虚妄,好像已经被拍打在海岸上的80末一代,这是我们在赵的画作中时而读出的元素。
关于“颜值”这件事
“颜值”这个词,与“颜控”、“小鲜肉”这些网络词汇一同横空出世。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人人都是极度重视长相、认为长的漂亮就是天道的颜控。李易峰、鹿晗、吴亦凡这样帅气又新鲜的颜值高男神更是为重视颜值这件事提供了温床。赏心悦目太文艺,简单直接点儿来说,我们的时代只要高颜值!
看赵了了的画,很难不把她和一位日本女画家——草间弥生联系在一起,虽然赵了了一直很排斥把自己与这位大师并排放在一起,但两者具有莫名的相似性:带有高亮色彩的画布,漠然却坚毅的眼神,现实中的她们也都具有某些与现代社会不合时宜的气质,创作出的作品同样使人错愕。
不同的是,赵了了还不善于用绘画讲述整个世界,她目前更关注自己,或者说这个年龄阶段所有人的自身经历,虽然艺术界给她的定位是将成为国内的草间弥生,但她却一直还在犹豫:“我也许会一直转型,像大卫·霍克尼那样。”
一个有着典型风象星座性格的天枰座画家,很少看时下最时髦的电影电视,有选择的接受网络信息,“因为不愿意花时间让别人影响自己”,大部分时间在靠自己的想象力创作、绘画。与她交谈,能够觉察出,不管是作为女人还是作为艺术家,这是一种还未受到他人语言污染的、纯净如孩童般的思想状态,干净却能叩击人心,无过份的修饰语汇,就像她的小红人儿一样,她有时会给“他”留白,让欣赏者自由地去填补所有必要的色彩。
对于赵了了来说,没有创作的人生是无法想象的。她经常会带着小本子随走随记,某一个情绪某一个时刻,她务必要争分夺秒地去创作。她期望即使在某一个创作意念消失之后,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和灵气也能透过时间的帷幕,去影响看到它的人。
这是一个出生在80末年代的人,甚至她看的动画片已经全部是外国动画,他们一出生被扔在更高级的社会,交流以网络为主,视野通过显示屏拓宽。但是惊奇的是,她并没有以你脑子中80末年代的幼稚方式表达,你甚至会发现,生活在不同时代、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们之间竟然有时也能有心灵的交融贯通,在赵了了的画作上看来是异常神奇又不可思议的,也许这就是艺术得以不朽的原因,也是令赵了了着迷于画作表达的原因。
从小就有做梦记梦喜好的赵了了也许有幻想症的倾向,就在采访前一天,她梦到了自己来到一个游泳池,这个游泳池甚至临时借给了动物园的狮子洗澡,当她走近泳池才发现狮子们还没有被领走,这时广播响起,赵了了你要原地不动,然后梦醒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梦,当她描述出来时,好像能够看到她的构图与颜色,赵了了就是这样爱做梦,她很少梦到人,都是动物。
在她的作品里,还有一个固定班底,小红人儿。他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小红人儿有其可爱之处,他最初很卡通。”“有时他有鼻子或者嘴,有时他只有脸没有五官,有时他会变成白色的。”久久凝视一幅有小红人儿的画作,看小红人儿和小红人儿抱在一起,我开始觉得,这就是赵了了的人生观和自然观,那种明亮的桃红色是她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而没有五官的人好像是低调、隐忍而富含趣味的存在方式,一个人的希望和失望同时被赵了了表现了出来。
对于赵了了来说,孤独是人生的必要陪伴,也是慰藉心灵让自己不断接受世界、描绘世界的良药。这个20多岁的女画家应该并不缺朋友,但她却把最多的时间和心理交流留给自己,在孤寂中,自己扶持自己。
同样的,赵了了也认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孤独中产生的。她会有选择地听取别人意见,她的灵感基本都是从自己的寂静中闪现。人只有学会和自己相处,才能走向精神的完善。所以你还能在赵了了的画里看到她对孤独的表达,她的画会有一些封闭的场景,她把人物设置在一个特定的尺寸中,两个人既在紧密地爱情中相互取暖,但又形成互相的束缚,这也许就是目前这个荷尔蒙相当充裕的女画家眼中的爱情模式。
“无论我做什么样的转型,只要未来更能够散发出自己的光辉,就是成功的。”观赏赵了了的作品,经常会有一种感动,看那些色彩艳丽、根茎肥硕的美丽花朵和树叶,能够体会到赵了了在其中放置的饱满的生命力,以及好像能够看到你自己曾经年轻过的未知感,一切都是那么丰盛又动荡,也许这就是她能够在20多岁女画家冒尖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