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与学生的兴趣激发
2015-09-10陈文钦
陈文钦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通过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来教学,才能教得既轻松又成功,反之,若以升学为目标而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则是失败而又困难重重的。我作为农村的一名生物学教师,更是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农村学生由于本身接触到更多实际的生物内容,如要到农田干活、饲养家畜等,所以只有注重兴趣教学才能引发他们的共鸣。那么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让课堂教学活动化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实现三大转变: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以知识量为目标,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实现上述三个转变的核心,能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较适宜的教学方式。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更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探究于游戏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
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生活。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不容易,需要一定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等等,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的?”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又如许多同学家里养有宠物,如何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的问题?同学们根据经验,提出多种解决方法,促进对条件反射的理解。此外,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学习相关知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奋性、刺激“动点”的有效方法。如2003年非典的流行为我们讲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提供了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三、语言要活泼机智
如果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课前准备不充分,教法单一,上课照本宣科,语言平淡无力,则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或思想开小差。所以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准备各种教学用品,搞好新课导入,尽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语言力求风趣幽默,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事实证明,一个神情严肃、古板的教师,其课堂气氛也大多是死气沉沉的;而一个风趣幽默的教师,总是受到学生的欢迎,成为课堂上学生注目的焦点。在很多时候,教学的内容难免有些枯燥,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活泼幽默,往往能收到奇效。比如,在给学生上人体的激素调节,讲人体有哪些内分泌腺及什么是激素时,会有某些学生显得没精打采,便转移话题,说前不久播出的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出现了一个很好笑的错误,因为剧中的司马迁竟然长了胡须。有的学生懵了:司马迁是男人,男人长胡须,这错在哪?司马迁受过宫刑,这个学生一般都知道,但什么是宫刑,为什么受宫刑的男子不会长胡须学生却不一定知道,于是便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人体的内分泌和激素的作用上。这时,可以幽默地说:“看来不懂得生物学知识,还会有人闹出太监生儿子的笑话呢!”全班学生都笑起来,困意一扫而光。由此可见,教师的机智幽默就像课堂润滑剂,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注重实验教学
很多农村学校不重视实验教学,认为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什么效果。事实上,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上好第一堂实验课,如果第一堂成功了,学生就会非常喜欢实验课。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教师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及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总之,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上,教师应该想办法把这种兴趣转化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思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