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金字塔与地理教学

2015-09-10吴立军

考试周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区位金字塔小组讨论

吴立军

“学习金字塔”就是用不同学习方式,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多少内容,即学习效果的差异,各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形象地用金字塔形表示。位于金字塔最上部的学习方式是听讲,记住的内容最少,学习效果最差;位于金字塔中部的学习方式是:阅读、图片、示范方式,学习效果强;位于金字塔下部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小组讨论、做中学或实际演练记住的内容大大增加;最后,效果最好的学习方式,位于金字塔的最下部的是教别人或者立即应用,记住绝大部分内容。

但是我认为各种方法都有用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要有变化,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这些方法要灵活使用,不能过于强调主动学习和团队学习,比如讲洋流的概念,教师讲述会准确全面强调:一是大规模的海水流动,二是比较稳定的,如果让学生自学则可能只有海水流动的模糊印象,如果让学生讨论则可能花时间太多。

一、听讲对于概念的理解,快速掌握学习内容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讲到城市化概念的时候,老师可很快说清城市化概念包含的两层含义:一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二是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如果让学生讨论,则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弄清。不过老师在讲解时要注意,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规范,而且要生动形象,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讲解时速度适中,注意语言艺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讲几句幽默,提醒注意。

二、学生阅读是处理阅读教材的最好方法。高中地理课本上有许多小字部分,即阅读材料,例如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介绍,这些内容一看就懂,内容也很碎,教师不太容易讲解,如果放手让学生找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特点,学生就要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及市场等方面一一查找,花费时间不多,但内容大致知道,教学的目的就达到。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依靠教师培养,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学能力,对于课本中较容易的内容,不必详细讲解,放手让学生阅读。如果老师详细讲解,则教师自己很吃力,学生听得也费力,因为学生不喜欢什么都被动接受,效果当然很差。其次,老师要提前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学习有目标,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质量。

三、演示是教材图像处理的最佳方法。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演示,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如讲述地球的公转时,可让一学生当做太阳,学生眼睛表示太阳直射,教师用地球仪绕学生(把这个学生当做太阳)转一圈,转动时注意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四个位置停留,让学生看清楚太阳直射的位置。通过这一演示,学生不仅容易理解公转,产生兴趣,而且不易忘记,后来学生的作文中专门写到这一课,可见演示是理解图像的最好方法。

地理教材中有各种图像,不同的图像处理方法也有差异,地图要准确定位,景观图只要大致看,示意图要理解,学习地理要图文并茂,文要结合图,图要联系文,学习效率就能大大提高,如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按照书上六个圆圈内的内容记忆,从右往左,圆圈内分别是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及农业科技先进等内容,图文结合记忆效率就高。

四、立即应用或者教别人,对于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方面,作用特别大。采用立即应用的方法,学习效果就很明显,比如讲解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这一节的时候,有两部分内容,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如果一堂课都讲完就很紧张,没有时间应用训练,结果很快就遗忘了,效果很差。但是,如果先讲大牧场放牧业,后讲清大牧场放牧业的概念、分布和特点,重点讲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促进措施,立即应用,训练题目巩固,包括一些客观题和两道分析题;下一堂课再讲乳畜业,讲清概念、分布,重点分析西欧乳畜业的条件,包括饲料和市场,又立即应用,训练题目巩固,选做几道客观题和一道综合题,学生感觉很顺手,正确率特别高,效果确实好。立即应用就是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的过程,如果学生不会只知道死记硬背书本知识,那么有时候问题解决了,也不知怎么解决的,下次改变一下问法,学生又不会回答了,所以学过的内容要立即应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和本领。

另外,学生的学习如果能够转教别人则效果也很好,这是因为学生要教别人的话,不仅要对内容很熟悉,还要通过自己的思维,完整地表达出来,当然掌握得很好,如果有时间就让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大家的成绩都可以提高。比如我在教完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节后,因为难度大,总有些人不懂,而有些人懂了,我就留出十几分钟让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这样大家都基本会了。

五、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他们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相互讨论是应对课本中重点和难点的最好方法。但是老师布置讨论的内容时要注意,内容不能太简单,否则没有讨论的价值,要讨论适宜的内容,最好有一定难度,范围比较广一些的,比如区别德国鲁尔区和中国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可以从区位因素的异同、衰落原因、振兴措施等多个方面讨论。

接着要组织小组讨论,把全班42个人分成六个组,每七人为一组,差不多每一列为一组,指定一位地理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当组长,安排一定的时间讨论,对鲁尔区和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区位因素、衰落原因及振兴措施一一讨论后,让六个组组长代表小组讲讨论结果,组员也可补充,并及时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讲得最好,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综上所述,各种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都是有作用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蔡春平.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问题的习惯.

[2]胡运兴.如何指导学生自学.

[3]欧阳静.让素质教育进课堂.班主任之友,2000.

[4]张晓燕.浅谈地理教学的课堂调控.现代教学科学的教学研究,2011.

[5]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先学后教”高效课堂交流平台——互联网数据.

[6]高云.新浪博客.互联网数据,2013-12.

猜你喜欢

区位金字塔小组讨论
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金字塔”
A Study of the Pit-Aided Construction of Egyptian Pyramids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海上有座“金字塔”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蒙元京畿区位论
神秘金字塔
地理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