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2015-09-10辛立文

考试周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原则

辛立文

摘 要: 初中教学作为小学到高中教学的过渡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最关键的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已经没有办法适应现今的学生培养要求,进而情境教学方式作为更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案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情境设计 原则

数学由于逻辑性非常强,因此对于学生的能力有十分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情景教学法作为创新性和灵活性比较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备课预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生动形象的情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1.案例背景介绍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更注重基础性知识的传授,进而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设计的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繁杂,教师的讲授较枯燥,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没有办法提高。情境教学主要是将情境的创设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进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进而拉近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案例分析

2.1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设计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灵活的手段进行教学。在“展开和折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铃响之后就直接哪一个大箱子进入教室放到讲桌上,之后教师就可以从这个大箱子中一个一个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拿出各种各样包装非常精美的盒子,进而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盒子不同的形状,之后再将盒子沿着一条棱剪开,进而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清其平面图。

从这个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就可以看出:趣味性和新奇性十分重要。也就是说,教师拿一个足够大的箱子进入到教师中,这样就让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之后通过包装精美的盒子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好奇教师为什么拿这些盒子?之后教师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操作之中,亲眼见识到其从立体图形变化成为平面图形的过程,进而借助多次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和平面图形的折叠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2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情境设计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学习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而以小组为单位对于初三年级各班该月的月考成绩进行调查,诸如,班级平均分、班级名次、年组前十名所占人数和名次等进行调查,之后将所得到的信息借助统计表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而让学生从所搜集到的信息中进行信息提取。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从传统的制图训练中解救出来,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教师将这些图标和数据作为教学背景进行课堂教学就能够使得学生的陌生感降低,同时也具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在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之外,还实现了精神的满足及数学应用与具体实际的喜悦之感,进而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但是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其情景设置的实际操作性,进而让学生的实践能够更顺利,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初中数学学习提供动力。

2.3信息化的教学情境设计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成为重要的教学用具,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发为学生呈现更精彩的教学。在讲授图案的设计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展示和鼓励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个几何图案,进而在眼花缭乱的图片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就可以说:“刚才的图片大家感觉难不难?”在学生回答之后,提问:“如果让你们用一个圆规画出来可不可以做到?”进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图案设计的探究,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完成图形,探究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结果展示,进而让学生在相对较轻松的环境中实现图案的设计和创新。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回家之后在电脑上练习画图和设计图案,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借着这个年龄段学生好奇心比较重的特点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让学生在大胆设计和创新之中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同时在探究之中也是线路圆规使用技能的掌握,也明白了如何将圆六等分和三等分,这样就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

3.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这就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考验,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更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需要灌输合作的意识,进而提高自主探究性和小组合作的能力,进而在开放和交流的环境之下实现数学知识的探索,这样能够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其中,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例谈[J].读与写杂志,2013.03(03).

[2]唐志梅.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4.04.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利用交互电子白板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研究
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及增效策略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初中生英语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