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的教学设计

2015-09-10万祥兰

考试周刊 2015年13期

万祥兰

摘 要: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是概率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文利用启发式、总结式等方法,对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进行教学设计,并结合实例,给出相关的应用.

关键词: 全概率公式 贝叶斯公式 完备事件组

1.引例

某厂使用甲、乙、丙三个产地的同型号电子元件用于生产电脑,其来自三地的元件数量各占0.25,030,0.45,且它们的合格率分别为0.95,0.96,0.97,

(1)若任取一元件,问取到的是合格品的概率是多少?

(2)若查出某一元件不合格,问该元件最有可能来自何地?

在第(1)问中,虽不知元件产自何地,但知道必是甲、乙、丙三地之一,合格率的大小与产地有关,而第(2)问则是已知结果追溯原因,并作出决策.为此引出解决这两类问题的方法,即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及贝叶斯决策.

2.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定理:设事件A ,A …A 两两互不相容,P(A )>0(I=1,2,…,N),且 A =Ω,则对任一事件B,有

全概率公式:P(B)= P(A )P(B|A )

贝叶斯公式:若P(B)>0,则P(A |B)= (i=1,2,…n)

证明参见教材.

由这个定理可得例2的解如下:

设A ,A ,A 分别表示“电子元件来自甲、乙、丙三地”,则A ,A ,A 构成Ω的一个划分,又设B表示“取得的元件为合格品”,易知

P(A )=0.25,P(A )=0.30,P(A )=0.45,P(B|A )=0.95,P(B|A )=0.96,P(B|A )=0.97

于是

(1)P(B)= P(A )P(B|A )=0.25×0.95+0.30×0.96+0.45×0.97=0.9620

(2)P(A | )= = =0.3289

同理,P(A | )= =0.3157

P(A | )= =0.3552

由计算结果知P(A | )>P(A | )>P(A | ).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的条件完全相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全概率公式中,构成划分的事件A ,A …A 是导致试验结果的原因,故P(A )叫先验概率,而在贝叶斯公式中P(A | )叫后验概率,这是知道结果再追溯原因出在何处,并由此作出贝叶斯决策,这种决策方法在随机信号处理、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3.应用举例

例2:某人到外地开会,他乘火车、轮船、汽车或飞机去的概率分别为0.2,0.1,0.3和0.4,他乘火车、轮船、汽车迟到的概率分别为 , , ,乘飞机不会迟到,求他开会迟到的概率.

分析:引起目标事件P(B)“迟到”的所有原因为乘火车、轮船、汽车或飞机,它们构成了完备事件组,且P(B|A )已知,因此可以直接用全概率公式求解.

解:设B表示事件“开会迟到”,A ,A ,A ,A 分别表示“某人乘火车、轮船、汽车或飞机”,由全概率公式

P(B)= P(A )P(B|A )=0.2× +0.1× +0.3× +0.4×0≈0.152

例3:考试时选择题有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当学生不会做时可以随机猜测.假设一个学生会做题与不会做题的概率相等,现在从卷面上看该题答对了,求该学生确实会做此题的概率.

分析:现在是知道结果“卷面上看该题答对了”,追溯原因“学生确实会做此题”,显然是用贝叶斯公式.

解:设事件B表示“学生答对该题”,A表示“学生会做该题”,A与 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从而P(A)=P( )=0.5,P(B|A)=1,P(B| )=0.25,由贝叶斯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

P(A|B)= = =0.8

在应用全概率及贝叶斯公式时,有时常使用某事件A与其逆事件 作为一个划分.

例4:某地区居民的肝癌发病率为0.0004,采用甲胎蛋白法进行普查,医学研究表明,化验结果是存在错误的.已知患有肝癌的人其化验结果0.99呈阳性(有病),而没有患肝癌的人其化验结果0.999呈阴性(无病),现某人的检验结果为阳性,问他真的患肝癌的概率是多少?

解:设B表示事件“检验结果呈阳性”,A表示“被检查者患有肝癌”,显然,A与 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P(A)=0.0004,P(B|A)=0.99,P( )=0.9996,P(B| )=0.001,由贝叶斯公式,可得

P(A|B)= = =0.284

检查结果呈阳性真的患肝癌的概率只有0.284,如何确保诊断无误呢?临床上通常的办法就是复诊.复诊时患肝癌的概率不再是0.0004,而是0.284,第一次检查呈阳性,对其患病的概率进行了修正.

假若第二次检查仍然呈阳性,则患肝癌的概率为

P(A|B)= = =0.997

该例题表明复查可以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性.

4.应用公式的一般步骤

(1)找出样本空间Ω的完备事件组;

(2)求P(A ),P(B|A );

(3)求P(B),P(A |B).

5.课堂小结

全概率公式——由因求果,贝叶斯公式——执果寻因.

参考文献:

[1]李子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科学出版社,2011:18-19.

[2]符方健.全概率公式及其应用技巧[J].高等数学研究,2011,14(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