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物理的学法
2015-09-10肖正忠
肖正忠
摘 要: 在具体的物理教学实践中,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些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突出,而进入高中后,学习出现极大反差,成绩直线下滑,特别是高一新生,情况最为明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落差较大。本文从三个维度分析产生较大落差的原因,并提出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学法建议。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衔接 学法建议
一、现象
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些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突出,中考物理接近满分,学习物理也很有兴趣,而进入高中后,学习出现极大反差,物理一直走下坡路,成绩直线下滑,很短时间内就从初中的物理尖子变成了高中物理学习的“困难户”。
二、形成原因
一些学生初中物理非常拔尖,但进入高一后由于不适应新的物理学习,致使物理成绩不断退步,严重打击了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最后甚至放弃了物理学习。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幾个主要原因。
1.知识容量差别。高中的知识容量较初中的知识容量大大增加了,要学的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很多,规律联系繁杂。而在学习过程中又不能像初中时的简单记忆性学习,高中更强调理解和综合能力的运用。
2.数学应用能力要求差别。数学能力在物理上的运用,初高中差别悬殊较大,初中学习物理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较低,在学习中甚至可以使用计算器;而高中物理学习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较高,高中物理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科学,表达和处理问题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种语言,可以简明确切地表达问题;数学是一种工具,可以进行推导和运算。不会运用数学,物理很难学好。物理知识不是公式的堆积,不作物理分析,乱套公式,这不是数学本身的过错,而是不会运用数学。因此,高中物理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运用数学的能力,引导和培养学生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物理中。
3.分析与推理能力要求差别。初中是物理学的入门阶段,是物理的普及阶段,知识内容浅显易懂,对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要求不高;但是高中物理是物理知识的深化学习,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能力,特别是新课程物理学习强调学生要有分析与推理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要从感性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转变,这也是初高中物理学习落差大的成因之一。
三、学法建议
针对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落差较大问题,对高一新生学习物理,我们建议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习物理的素养。
1.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高中的物理学习不能光看概念与规律的结论,更要重视概念与规律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每个概念与规律的联系和构成,才是真正的学习。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明确地将“过程与方法”列为三个课程具体目标之一。因此,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应对科学探索进行再探索,对科学发现进行再发现,让自己沿着物理学家的足迹,领会他们独具匠心的创新意图,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进而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
2.注重课前的预习工作。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与规律较初中难,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能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欠缺的知识;学生对听课内容选择性强,明确哪些知识应该放上主要精力,加强理解和消化,哪里应该重点记笔记,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质疑,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可以提高自己的记笔记水平,由于课前预习过,上课时学生可以不记或少记书上已有的内容,重点记书上没有的内容或自己不太清楚的内容,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重点、关键问题,从而把更多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这样就可大大提高自己的听课效益。
3.学会构建物理情景。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在分析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进行物理概念、规律学习时,首先,应通过具体事例弄清物理现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清晰而正确的物理情景。也就是说,应该让自己有足够的感性基础,有知识建构之源,然后才可对问题进行正确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才可顺利构思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在概念、规律学习中忽视现象、忽视物理情景的建立,而是片面强调物理量的含义、单位、方向,物理规律的表述、结果,自己学到的概念、规律就会如同空中楼阁一般,时间一长,要么忘了,要么弄错。例如:在简谐振动的概念学习中,如果不认真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产生过程,建立振动的物理情景,而是用大量时间做练习,结果,时间一长,自己就会忘记,所以,学会构建物理情景,养成良好的构建物理情景的习惯,将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
4.重视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对实验的考查是高中物理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是研究物理重要手段,许多物理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学做物理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明确实验的步骤。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认真操作,仔细记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总结实验结论。其次,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自己设计实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了“重心”,可采用“悬挂法”测验物体重心所在;学习了“摩擦力”这课后,可用橡皮筋系在木块上,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物体的质量,看出水平面上摩擦力与重力间的定性关系。这些实验对我们掌握物理规律十分有益。再次,复习物理实验时,可以按照力、热、电、光这几部分分类进行专项训练。对每一部分的特点进行总结,形成规律。最后,做实验题,要注意认真分析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研究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评估。
5.善于总结,提炼方法。在学习中,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一类知识或某一种方法呢?可拿出以前做过的物理习题,尝试判断题目的类型,考点(知识背景),常用解法及特殊解法,解法的具体步骤、关键步、易错处,以及此题常见变化的物理情景及其解决办法,以上设问如果能在短时内作出正确的回答,则说明真正掌握了此类知识。所以,在结束每个小阶段的学习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优良的学习物理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天平.新会陈经纶中学.浅析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
[2]贾世芳.广东省中山市三角中学.浅谈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3]黄秀绢.福建永春师范学校.物理情景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