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燃初中生学习数学“爱”的火焰
2015-09-10王言仿
王言仿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研究、注意学生的学习欲望,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学习乐趣,调动他们积极的情感,点燃学生对数学“爱”的火焰,这是数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激发兴趣 巩固兴趣 发展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亦是如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对数学的“爱”的火焰,这是数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兴趣的培养应该包括兴趣的激发、兴趣的巩固和兴趣的发展三个层次。
一、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与刺激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注意从以下方面创造刺激,经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入激趣法。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简单地理解就是教师讲授新课的引子,或有或无,似乎无关紧要。但如果把导入作为一种激趣法纳入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就不容忽视了。一篇文章的开头写得引人入胜,方能使读者产生一种非读下去不可的强烈欲望。一堂课也是这样,新颖别致、动心触情的开头,才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导入激趣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听讲时注意力比较集中,也比较投入,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2)便于学生在感性上入手,在理性上积极思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内容迅速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易懂、易记、易运用。(3)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2.讨论激趣法。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正在越来越普遍地被广大数学教师纳入课堂教学程序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论的樊篱,把被颠倒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颠倒过来,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起主导作用。教与学,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教为学服务。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大有好处的。请看下面的教学实例。
课题:蚂蚁怎样走最近?提出问题:有一只蚂蚁早晨锻炼回来,又累又饿,突然发现离它不远处有一个圆柱形盒子(无底无盖),盒子上底面粘有一些蛋糕渣。为了尽快吃到食物,请你帮它找出最短路线。(已知:圆柱高等于12cm,底面半径等于3cm。)如图,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尝试蚂蚁从A点到B点有几条路线,你认为那条最短?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后小组派代表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这样的问题,在小组内学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1)圆柱的侧面是曲面,要从A点到B点,部分学生认为蚂蚁只能从A点沿母线爬到A′点,再沿上底面的边缘爬到B点。(2)当然,也可以沿着下底面的边缘爬到B′,再顺着母线爬到B点。(3)可以在上底面的边缘A′、B之间取点D,蚂蚁可从曲面A爬到点D再沿上底面的边缘爬到B。(4)蚂蚁可以由A点沿侧面直接爬到B点。
当然,在小组中的学生有了这些想法后,并不能得到统一的结论,因而势必寻找一个大家确信的理由,这时学生可能自觉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将侧面展开,从而易于寻求最短路线。
这个教学实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一改数学课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紧随教师的引导、思考、分析、讨论、寻求正确答案,忘了烦恼,没了昏昏然;有的是激情,呈现出热烈的气氛。学生既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传统的讲授法难以获得的效果。究其原因,显而易见的是,讨论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就是讨论课的最重要的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巩固兴趣
要巩固学生的兴趣,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1.提供反馈信息,让学生知道结果。对于练习或问题,教师要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练习中的障碍,使学生在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使学习的兴趣得以巩固。对于每次考试、检查要适当控制难度,面向大多数学生,使大多数学生取得及格以上的分数,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讲评,解决难题及易错问题,表扬成绩好和进步较快的学生。从而使学生在不断获取成功的喜悦之中,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2.因材施教。通过个别辅导,使学习好的学生“吃得饱”,较差的学生“吃得了”,使不同的学生感到越“吃”越有味道,给不同的学生都带来满足和欢乐。
3.引导学生将知识加以应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例如,学习《数据的代表》時,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分析班上同学的期末统考成绩,通过应用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他们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表现出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三、发展兴趣
为了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得到发展,可采用如下做法。
1.创造课堂的活跃气氛。即使学习兴趣底下的学生,身处情绪高涨、气氛热烈的环境中,亦会渐次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这种优化的氛围中学习,即使教学结束时,学生仍能余味无穷。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根据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看谁先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学生在竞赛中发展兴趣。还有其他方法,如游戏法、故事助兴法、操作演示法等。
2.不断开展课外活动,创造强烈刺激,让学生的兴趣向高层次发展。例如在学习了《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后,让学生去测量池塘边缘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又如在学习了《勾股定理》后,要求学生利用升旗的绳子、卷尺,设计一个方案,算出旗杆的高度。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与自己息息相关学之有用,从而对数学知识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
3.举办学科竞赛,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发展。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在不同时期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竞赛。例如,在学习了《镶边与剪纸》之后,让学生用剪纸工具剪出不同的图案,开展剪纸比赛,并把一些外观美丽的剪纸用塑封机封塑,发给优胜者,留作纪念,学生积极性非常高。通过比赛,优胜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光荣感,学习兴趣更浓厚;未获奖者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任勇著.数学学习指导与教学艺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庾南著.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马复,章飞编著.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