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三个转变
2015-09-10陈新娟
陈新娟
摘 要: 教学改革已推进多年,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桎梏,教师应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落实好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变‘独奏曲’为‘交响乐’;变‘曲高和寡’为‘曲高和众’;变‘呆板式’说教为‘多样性’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让教学内容深入进去,让教学形式活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课堂标准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三个“转变”
教学过程中,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存在“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问题,这与新课堂标准和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新课程标准指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为了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落实好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应注重三个“转变”。
一、变“独奏曲”为“交响乐”——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让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必须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
我们不难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次演讲中得到启示,他曾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一进教室就变戏法似的拎出一只大公鸡放在讲台上,然后抓了一把米放在公鸡面前,可是惊魂未定的公鸡不肯吃。陶先生就强按鸡头让它吃,仍不肯吃,又掰开鸡嘴使劲喂米,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这时陶先生松开鸡,后退了几步,公鸡徘徊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低头悠然自得地吃起米来。“强按鸡头不吃米”揭示了教育的秘密,成功教育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有些教师习惯于“一张嘴,一张台,一个演员演到底”,还总是抱怨“这个问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不会”。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没有遵循教育规律,没有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想让“拼命挣扎的公鸡悠然自得地吃米”,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师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把“独奏曲”变成“交响乐”,使课堂成为一个活跃的舞台。
(一)当好导演,设计好课堂。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情境的创设,突破口的选择,形式的运用,导语总结的设计,问题的提出,难点的突破,甚至哪一个问题应该怎么提问,问哪一位学生,都要进行周密部署安排和预设。一节课就如导演的“小剧本”,只有精心设计,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才不会“冷场”、“塌台”。
(二)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当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好体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当个好演员,成为主角。教师只有把课堂这个广阔的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地去表演、去发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素质。教师要充当幕后“裁判”,并认真研究每一位“演员”的个性特点,让其演绎恰当的角色。在“表演”中针对学生成功或不完善的地方,给以简洁的鼓励、纠正,起到捧场和烘托气氛的作用,促使学生将自身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师生互动,搞好启发诱导。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当主持人角色,应该学“星光大道”、“开门大吉”那样的主持人,而不是新闻类节目的主持人,一味地自己说、观众听,缺乏双向交流。教师要把自己融入问题探讨和学生认知的具体过程中,放下“架子”,走下“台子”,以激情带动学生,做好诱导,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激情,收获喜悦。
二、变“曲高和寡”为“曲高和众”——让教学内容深入进去
现在有些小学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审美情趣,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导致调子定得过高,学生难以入耳,教学内容难以深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调子定低些,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独特体验。应从三方面入手。
(一)要从小处入手。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特点,在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小处入手,重点进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训练,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要从身边事入手。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实效,富有创新活力,必须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心理学家多柏雷宁认为:引起人们注意的原因有三类:一是外界的刺激,二是内在的兴趣,三是人们已存在的经验。学生听课时都希望听到自己熟悉的事物,所以讲课时,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例如,导入新课时借用学生身边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要从学生兴趣入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部分小学生喜欢游戏,在拼音教学中,可将声母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采用拼音声、韵母卡片,以“开火车”、“找朋友”的游戏形式,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使学生“愿学、乐学”。
三、变“呆板式”说教为“多样性”教学——让教学形式活起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所谓教无定法,应不断创新。现在有些教学缺少艺术性,教学形式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要增强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艺术性上下工夫,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
小学生好奇心理特别强,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比较感兴趣,但持续时间并不长,注意力容易转移。在对待学习上,他们只对学习过程感兴趣,对学习结果并不是太关心。对于毫无生气的讲述、机械的背读,学生兴趣不浓。因此,设计教学时,要引入“游戏、儿歌、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等多种形式,把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巧妙融入其中,精心设计,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诱导,让学生积极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识字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形声字特点的理解,可采用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的教学形式。如让学生认识“请、情、清、青、睛”等字在形和读音上的联系,这些字的部首都有“青”,指导学生动手做生字卡片,一张是“青”,另外几张分别是不同偏旁,小组合作,用不同偏旁与“青”组成不同字,让学生试读,学生合作和试读的过程,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和对形声字特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知识的迁移和拓展练习,引导学生将这些字分别组一个词语,并把所组词语串起来写一段话,最后按这段话的内容画出一幅图来。这一过程学生积极性很高,不仅落实知识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且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探索;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注重三个“转变”,突破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实效的瓶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