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用理念下的外语教学
2015-09-10陈宜靖
陈宜靖
摘 要: 语用能力是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下准确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达到交际目的的前提。文章从语用能力的概念开始谈起,指出了常见的语用失误和语用理念下的外语教学应在情境中进行,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达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语用能力 文化 外语教学
1. 引言
语用学(Pragmatics),即语言实用学,自1977年在荷兰被承认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语言学发展至今,归根到底,研究的是在特定语境下,在具体语境下准确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即语用能力。语用能力与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知识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有关,它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达到交际目的的前提。然而,在语言表达方面,仅仅掌握了词汇和语法,并不意味着在任何场合下都能自如、得体地运用语言。良好的语用能力要求语言使用者能看场合、时机和对象,准确地组织和理解语言,从而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语用能力是二语习得者使用目标语做事和交际的能力,可分为社交语用能力和语用语言能力(段玲琍,2007:140)。语用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能力同等重要,到高级阶段比语言能力更加重要(刘润清等,2005:223),它直接决定着习得者语言应用的熟练度、准确度和得体度。长期以来,有人认为“语用能力是一种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无意识的能力,无法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获得(徐焕荣,李学珍,2003:34)”;也有刘润清等(2005:222)认为“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提升语用能力”。何自然更是指出:“英语的语用知识不仅要教,而且要列入教学计划,因为语用内容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语法、词汇方面的内容。”(刘新荣等,2010:58)
2. 常见的语用失误及其成因
在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会要求对话参与者遵守两大原则,即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1975)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和由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1983)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按照合作原则,谈话者可以推导出对方的谈话中包含的“谈话隐涵”(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即话外音或潜台词。而按照礼貌原则,会使说话人的语言更加得体。一旦在交际过程中违反了上述原则,就会造成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常见的语用失误有两种:一种是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linguistic-pragmatic failure),即由于对母语的生搬硬套而造成的负迁移。另一种就是文化语用失误,或称“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文化语用失误即因使用者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引起语用失误的原因可粗略地分为两种:一种通常是由于外语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不符合本族人的语言习惯或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而引起的;另一种是由于不了解或忽视会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引起的。
如:My student who did not speak much English wanted to impress me one day. She had to walk past me while I was walking to someone. She said,“Excuse me, can I pass away?”这位女士本想说“我可以过去么?”结果说成了“我可以过世么?”,这就是生搬硬套的结果。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话语规则,如果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忽视这种区别,即简单直接地把自己语言的话语翻译成目标语,就容易造成语用失误,不仅仅会导致交际失败,甚至会造成误会,使得原本严肃的话题变得可笑,或者因为某句话不得体而导致对方不快乃至气愤。以后续这个笑话为例:有一家鞋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Shoes for street walkers. Come in and have a fit。懂英语的人聚在店前哈哈大笑,却不进店买鞋。原来,street walker不是表示店主所想表达的“逛街的人”,而是表示“在街头拉客的妓女”;而第二句里的have a fit不是“试穿”,而是表示“勃然大怒”。可见,店主在语言使用上虽没有错误,也符合英语的语法,却因为不符合说英语国家的语言规范,而彻头彻尾地闹了一个笑话。
3.语用理念下的外语教学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考试等的实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而忽略了文化和语用能力的教学,造成了学生虽然学了多年英语,也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却不能达到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的目的,更会在日常交际的过程中答非所问,或者不经意间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为了减少或者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适时、恰当地引入语用知识,讲授两种语言在社交应酬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语用差异,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在教学交际中了解和自觉遵守语用规范,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3.1在情境环境中进行词汇和语法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整个语言体系的支柱。词汇的学习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才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单纯的词汇知识传授者,还要参与到学生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再现真实语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经历了栩栩如生的对话,才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基于这种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关注词汇群,以及新兴的词汇和用法,做到与时俱进。如接下来的例子,这个法官的话就没有考虑到说话人所处的语境,而误解了说话人的意思。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police arrived?”The judge asked the defendant.
“Waiting, sir.”
“For what?”
“For money.”
“Who was supposed to give you money?”
“The man I was waiting for.”
“Why was he going to give you money?”
“For waiting.”
“Enough of this!” Shouted the exasperated judge.
“What do you do for a living?”
“I am a waiter.”
看这段对话的最后一句话,法官才可知前面这个被告说的“wait”是“服务”而非“等待”的意思。可见前面法官误解了被告,认为被告在和他周旋、负隅顽抗。由此可见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用法的重要性。
然而,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只有词汇是不够的,我们只有运用语法才能把这些独立的词汇组合成一个短语,乃至句子,甚至篇章,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语法的能力决定着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法能力强就一定表明该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佳。要将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有效结合,胡壮麟等(2001:5)建议,可以将语法形式融入具体情境中,多让学生接触自然真实的目标语等。
3.2在语用理念下强化文化意识
Lyons(1981)指出,一定的语言总是和一定的文化相关联,各种语言本身只能在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文化意识是正确理解语言和得体运用语言的重要条件。因此,学习语言必须紧密联系其文化内涵,明确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掌握语言,进而正确地使用语言。当然,这对教师本身的要求就提高了,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对异国文化的认识,而且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文化差异融合到语言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涉及的跨文化内容进行教学,将异国文化特别是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介绍给学生。同时,教师应熟练掌握现在多媒体设施的运用,利用影视资料及其各种网络资源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英文课外读物,等等。
在语用理念下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应加强中英文化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差异,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增强在交际时根据英语文化调整自己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避免母语的语用迁移。最常见的例子为当收到别人赞扬的时候,英语国家人多说“Thank you”,而中国人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抑或是去他人家里做客的时候,中国人都较客气,先再三推辞才能表示自己的礼貌和修养,而在西方,一旦你说不,那就真的是“No”了,饿肚子也就是常见的状况。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语法错误在使用过程中是可以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但如果你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犯了语用方面的错误,对方会认为那是对他的不尊重和冒犯,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3 在角色转换中促进外语教学
要想获得学生的参与,实现真正的互动,教师必须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和学生一样的语言学习者或者摸索者,用平等的心态引导他们走自己的语言学习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集建议者、促进者、合作者和合伙人于一体的角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加以指导,但绝对不是灌输和填充。
4.结语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Verschueren(1999:67)认为,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或者说从语言使用的特征和过程来研究语言现象”;而语言的使用则是语言使用者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角度,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上对包括语言形式和策略在内的各种语言现象同时进行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因此,语言的选择要符合使用该目的语的本族人的认知和社会文化习惯。
何自然(2008:199)认为,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目的语的语音、语法,还要了解使用该目的语的本族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其母语来反映其社会思想、习惯和行为等,要了解其社会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邓炎昌,刘润清,1995)也就是说,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交际法教学,尽量输入能创造真实语言环境的、自然的语料信息,并以输出带动输入。同时,我们要适当增加语用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因为语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涉及跨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Grice, 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P. Cole& J. Morgan(eds.) Syntax & Semantics Vol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
[2]Leech, G.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3]Lyons,J. Language and culture[A].In Lyons J.(ed.).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4]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London: Edward Armold Ltd, 1999: 67.
[5]韩曙光,刘宇慧.语用理念下的外语教学[J].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2008(4):356-359.
[6]刘新荣,钟孟春,石海滨.研究生公共英语提高语用能力的教学原则[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1):58-60.
[7]段玲琍. 语用能力的可教性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140-144.
[8]刘润清, 刘思. 语用习得的认知特性和影响因素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218-225.
[9]何自然. 语用学与语言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99.
[10]张宝, 刘新荣. 外语学习个体差异的认知语言学分析——由“学业弱势群体”引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反思[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2):4-6.
[11]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12]刘宇慧,承红等.英语会话分析与口语教学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95-19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