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考政治学科开放性试题的思考
2015-09-10王高根
王高根
摘 要: 近年中考,政治科出现了一定比例的题样活、角度新、设问巧、思维层面广的开放性试题,为试卷注入了不少活力。虽然试题所占比分不多,难度不太大,但是,政治科中考考试改革已迈出了崭新而坚定的一步。开放性试题将代表政治科中考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且这种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因此,能否适应这场考试改革的发展变化将直接成为评判教学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 开放性 中考试题 思考 导向
目前,中学政治科教学较之中考改革相对滞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迎头赶上已经迈出的考试改革步伐,成为广大政治教师一个新的、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课题。我在此谈谈思考,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把握试题依据,提高思想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对于新出现的开放性试题,我们的认识也应如北,它是建立在高度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论在考试改革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有其深刻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只有深入了解,认真把握,才能在教学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首先,开放性试题是依据教育部《指导意见》有关精神体现了“对症下药”和“量体裁衣”编制试卷的科学思路,因而,从试题的难易对比程度和分值比例较小等方向都明确显露出试题的探索性和初步尝试的印迹。但试题政策依据的科学性、合理性、非主观臆造性同时也告诉我们,教学时应遵循而不能偏离这一依据。
其次,开放性试题一般是指试题能引导多向思维,允许、鼓励、倡导答案多元而不唯一的试题,具有试题开放而不封闭、答案多元而不唯一、评分采意而不采点等特点。2014年中考部分政治试题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编制的,总体上突出体现了学以致用和启动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有利于克服实际教与学中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它既可以是单一知识点多种材料的考查,又可以是一种材料多个知识点抑或是多种材料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因此,只有从其多样的形式、强调的知识、体现的特性、揭示的规律中寻找教学切入点,才能落实真实有效的教改实践,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再次,开放性试题的编制源自对客观实际的充分了解和真实反映。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考生数量递减等状况,决定了试题改革的渐进发展性。一方面,考试改革导向、促进教学改革,使教学逐步冲破传统框架、另辟蹊径,另一方面,教学教改的推进必定推动考试改革的进程,为开始新一轮的创举铺平道路。谁在教学改革中先行一步,谁就能在效益上优先获取效益。
由此可见.面对开放性试题,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引起高度警觉,在落实三方面依据的基础上,明确试题的导向性意义,大胆开创和落实创新性教学改革。
二、明确试题导向,全面实施改革
有了科学的理论,才可能有科学的行动。开放性试题仅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出现的,并非考试改革的目的,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一要旨,明确试题导向的实质,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行之有效的手段。
首先,从教学准备即备课阶段看,传统的照本宣科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墨守成规、陈词滥调绝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单一课程模式为目标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扼制了教材知识间内在联系的交错,只有实现由思维单一化向复合型,知识封闭式向开放型、纵深发展型的转换,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彻底教学改革。
其次,从教学过程即教学步骤阶段看,“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方法应有所更新。开放性试题所要求的是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式”教学,只求“教会”的注入式教法显然大大滞后于考试改革的要求,只有“教活”才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青出蓝而胜于蓝”。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又要教活学生掌握知识,实现教会与教活的协调统一,同时抓好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运用发展的观点,巧妙地传授知识,开阔学生思维。以讲授讲准、讲全、讲透、抓住重点为前提,注意创设情境,适当设置悬念,做到新课讲授中有旧知识的循环、滚动,旧课复习中有相应知识网络的形成和知识的更新,弥补单一认识的不足,捕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第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开拓性解答疑难,提高学生的能力。以任何事物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为指导,明确疑难问题的存在及直接涉及的知识是绝对和思维角度及提供答案并不唯一的相对性;从设问角度多样性点拨学生,从答案的多方位性引导学生,不给唯一性答案;掌握质疑知识尚存的知识联系部位,引进时代变化发展中的相应信息,拓宽想象空间,在知识迁移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拓宽知识面,做到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开拓创新——提高能力的协调统一,达到在质疑中教活的目的。第三,运用联系的观点,复习观固知识,努力实现理论的升华。
三、拓宽试题思路,强化教学效果
世界的事物总处在不停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之中,都经过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因此,任何形而上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和不可取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开放性试题的认识应置于整个考试改革的运动中加以认识,拓宽思路,服务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首先,拓宽知识传播思路。对试题的分析不再仅仅停留在某一个或涉猎的几个知识点上,抑或停留在某一知识面上,而应综合分析、点面结合,挖掘其立体交叉性,明确它既可以在主观题中出现,又不能排除其在客观题型中出现的可能;既有不唯一的答案的特性,更不排除对不唯一答案给予适当约束而成为单一答案的可能;既有要求知识思维面上广泛性特点的要求,更有对某一知识深入分析和立场观点的正确、逻辑推理能力强、学科术语运用到位的要求等,从而找出正确的、适当的教学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成效。
其次,拓宽知识结构思路。从试题所提供的较宽的设问“窗口”更多角度的思维和答题空间的可能性,问题指令的方向性和不封闭性、答案多元化等特性深入分析,拨开开放性试题的神秘面纱。从题材型设计、设问角度、知识考查与选材的立体覆盖,从学科教育性、时代性强方面,从有利于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广渠道地挖掘教学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