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不容“错”过

2015-09-10汪静

新课程·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教学资源错误

汪静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教师应当帮助那些后进生树立信心,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们的错误,使“错误”能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让数学课堂因“错误”也能绽放光彩。

关键词:错误;教学资源;教育价值

经历几年的教学,我感到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学生非常容易犯错,经过分析可以得知,数学课堂中的学生错误资源由两个原因造成:(1)教师原因。教师预先设置的问题诱使学生犯的错误;或者是由于教师备课不到位,对教学内容没有吃透等教师本身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学生犯错误。(2)学生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个体差异等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的错误。对于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呢?本文将就此展开。

一、正视“错误”,建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学生出错无法规避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出错是学生的权利。作为教师,首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必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拥有快乐、宽松、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认知和创造具有极佳的激励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我提倡几个允许:(1)错了允许重答;(2)不完整允许再想;(3)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这些“绿灯”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人格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

2.耐心倾听,接纳错误

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出现了一个错误,经过讨论、交流,以后在这个问题上再出现错误的比率就会很低。说明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高。但是,如果是因为自己不想耐心接纳错误,而造成错误资源的夭折,这就会得不偿失了,因为你把很多的优质资源扼杀了。所以我们要耐心地倾听,不要随意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是提问,而要了解学生整个的思维过程,允许甚至是期待学生出错,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障碍,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善待“错误”,让错误放出光彩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作为教师,我们在正视“错误”之后,同时,还应当善待“错误”。“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功能。

1.设计“陷阱”,诱发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陷入其中,使学生经过一些周折,从而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目的。

在教学“三星小学有226个‘留守儿童需住校,如果每间宿舍最多住6人,学校至少要安排多少间宿舍?”时,大部分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226÷6=37(间)……4(人);37+1=38(间)。少部分学生由于没真正读懂题意,列出了算式:226÷6=37(间)……4(人),然后直接答需要37间宿舍。此时班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一个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故作疑惑地说:“我觉得这几位同学的解法也很有道理,我们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就是37嘛!谁还有话想说?”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开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生:如果依据第二种想法,只安排37间宿舍,那余下的4人怎么办?他们晚上没地方住呀!

“噢,原来是这样!”我用眼睛示意了一下刚才那几位同学,“如果你是这4位同学当中的一位,你觉得刚才自己的安排是否合理?”

“不合理,晚上我们只能站在走廊上了,所以必须要再加一间。”那几位同学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

看着大家兴致正高,我忽然又冒出了一个想法。“老师这儿还有一题,想不想挑战一下?”

“想!”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每套校服用布3米,620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很多学生很快列出算式:620÷3=206(套)……2(米),但不少学生却又加了一道算式:206+1=207(套)。

“我同意他们的做法,上一题因为忘记加1所以错了,这一题当然要加1了。”

生:“不对!因为剩下的2米已经不够再做一套校服,所以就不能再加1了。”

此时,做错的学生明白了自己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所以两次都掉入了“陷阱”。其实每位学生都不想掉入“陷阱”,但有时让其掉入也不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暴露自己的思维,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这样才有改正的可能,而且学生的印象也会非常深刻。

2.将“错”就“错”,放大错误

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利用错误资源突破一些学习难点。面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应即时增加环节,把错误推理下去,“放大”错误,并把它拓宽深化,就能使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

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出示一道练习“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学生列出的算式有:①(25+1)×2=52(张);②25×2+1=51(张),究竟谁对谁错?经过激烈的争论和检验之后,学生“统一”了答案:①是正确的。这时我因势利导:如果是算式②,你能改变原题中的条件,改编题目吗?学生的思维打开了,针对算式②改编出了一系列应用题:

生1: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自己先留下1张,再将剩下画片的一半送给小明,此时小明有25张画片,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生2: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送给小明25张后,发现自己剩下的画片比送给小明的还多1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生3: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先送给小明1张,再将剩下的一半也送给小明,此时小军只剩下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面对学生这样有创意的“改编”,我感到很是惊奇,原来学生身上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潜力!我想,这样的因势利导不仅为课堂增色不少,还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拓展了他们思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适时的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导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从多角度去探究问题的习惯。如此一来,我们的教学过程会更加真实,教学环节会更加精彩,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我们应当站在数学价值这一角度来重新审视,发掘其内在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新的探究与发现。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捕捉学生犯错误的教育价值,鼓励并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将学生的“错误”看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如果能再加以巧妙利用,就可以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甚至可以让数学课堂也能因“错误”而精彩。

参考文献:

成尚荣.教室,一个应允许出错的地方[J].江苏教育研究,2002(12).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教学资源错误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