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绘本,提高低年级孩子的语文能力

2015-09-10李静

考试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小兔小兔子

李静

2011版语文新课标针对课程基本理念提出明确要求:要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同时,在第一学段的阅读和写作目标等方面提出: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当前语文教改方向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儿童阅读,用好阅读课,引导孩子从小多读书、读整本书,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产生愉悦感,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低年级孩子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期,语文教师巧妙利用绘本阅读,能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之中,激活孩子的思维,发展孩子的想象力,陶冶孩子的情感,对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大有裨益。

一、利用绘本中的图画情境培养低年级孩子的说话能力

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王林博士指出:“图画书教学中,老师通常只对故事本身感兴趣,实际上,图画书中的图的作用有时比文字更大。”此观点,笔者深以为然。对于绘本作文而言,图画是儿童想象力的出发点与生长点。选择具体画面,联系自身生活,展开丰富想象,将画面内容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不失为培养孩子看图说话能力的良好素材。

以绘本《逃家小兔》为例,这是一个关于亲情的绘本,图画精美,文字简练,运用假设关联词,采用顶针的写法、对话的方式,写出了母子之间生动的语言游戏,反映出了母爱的伟大。在教学小兔子变成小鳟鱼,兔妈妈变成捕鱼人这部分时,让孩子观察图画,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看图说话的语言训练点,有的孩子说得非常好:“在一条清澈的小溪里,小兔变成了小鳟鱼,快乐地游着!妈妈变成了捕鱼的人,穿着黑色的大雨鞋,站在冰冷的水里,她抛出长线,用胡萝卜做诱饵,吸引它的小兔子。”教师相机点拨:“妈妈为什么要用胡萝卜钓小兔子呢?这胡萝卜象征着什么?”孩子经过观察思考,找到答案,胡萝卜象征母爱。紧接着在学完小兔子第二、三次变化之后,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看看从哪些细节看出兔妈妈对小兔的爱;孩子们用心观察妈妈变成登山人、园丁寻找小兔子时装扮的变化,在教师启发下展开想象,猜测妈妈的心理、猜测妈妈变成登山人可能面临的危险,不仅有图上信息的表述,还有妈妈和小兔的心里话,孩子在其中轻松地学会了看图说话的技巧——按顺序描述画面细节,展开想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还猜出了妈妈的想法,进一步体会到了母爱的可贵。课的最后,当孩子們为母爱感动得热泪盈眶时,笔者轻轻地问孩子:“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孩子们真情流露,这又是一个语言训练点。

二、利用绘本中的文字培养孩子的朗读表演能力

绘本是一种用图画讲故事的书,图画是表达方式,故事才是核心内涵。儿童亲近图画书,常常从视觉中色彩丰富饱满或简约夸张的图画开始,可是最终震撼儿童心灵的却是图画背后的故事。绘本故事中的文字较少,感情也容易理解,每次阅读指导课上引导孩子读绘本时,我们都适当引导孩子学会朗读技巧。例如《逃家小兔》一课,小兔子个性桀骜不驯,在朗读时就要读得顽皮些,与妈妈的和蔼可亲、充满耐性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让同桌一个扮演小兔,一个扮演兔妈妈进行对话。同时,读完整本书,体会到妈妈的爱以后,为了升华情感,积累语言,笔者出示了一首根据绘本改编的儿童诗《永远的妈妈》进行诵读,在《童年》的钢琴曲伴奏下,孩子读得入情入境,朗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读完《我爸爸》,在最后的诵读中,孩子们了解了爸爸的特点,把对爸爸的崇拜及自己引以为傲的神态读得绘声绘色。教学《小猪变形记》时,在读懂意思后,把小猪看到长颈鹿、大象等动物的羡慕之情及变成某种动物之后的骄傲的样子通过朗读变现出来,再把一些动物对它的嘲笑读出来、演出来,这样通过读绘本故事收获了快乐,明白了做自己最快乐的道理,还学会了朗读表演,深化了对绘本的理解。

三、挖掘绘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培养孩子创造性的写话能力

绘本多数都是外国作家创作,他们独特的视角、绝妙的创作思维常常令我们叫绝。多数绘本中的语言文字都很简洁,有的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是进行创造性写话的绝佳教材。再以《逃家小兔》为例,小兔子和妈妈的对话都是用“如果……就……”这种语言形式描述的,描述采用顶针方式,对话都是承接上一句说的,就让学生发现这些特点进行创作:“同学们,绘本读完了,你喜欢这个故事吗?最喜欢里面的谁啊?”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接着说:“我们知道在这本绘本中小兔变成了小鳟鱼、石头、小花、小鸟、帆船、空中飞人、小男孩,因为爱孩子,妈妈不怕山高路远,不顾危险,一路追随。同学们,你们猜猜小兔会善罢甘休吗?可能变成什么,妈妈会变成什么找寻自己的孩子呢?接下来我们也像作者那样设想一下,创编自己的绘本,好吗?”孩子们在笔者精心设计的创作纸上边写边画,有的孩子写道:“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变成蝴蝶,飞上天空”。“如果你变成蝴蝶”,妈妈说,“我就变成花朵,让你到我的怀抱里”。还有的同学想到自己变成白云,妈妈则变成蓝天;小兔变成小树,妈妈就会变成护林员保护她,等等。孩子们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超出了笔者的想象,笔者只给孩子们搭了个台子,孩子们就给笔者这么大的惊喜。最后,笔者把孩子的创作梳理成一本本同学们合作创作的《新逃家小兔》一书,孩子们兴奋不已。学完《我爸爸》让孩子仿写自己眼中的爸爸,孩子们写得特别好,夸张的写法让人叫绝,读起来就像一首小诗。读完《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笔者让孩子尽情想象:“猫还会是谁的猫,他会怎样生活,又是怎样死去,主人的心情如何,猫的心情又怎样?”让孩子试着创编,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写作天赋被挖掘,孩子的创作欲望越来越强烈。

总之,在大语文观的理念下,教师适当开发绘本资源,让低年级孩子多读绘本,创编绘本,不仅巩固低年级识字,增加识字量,而且让孩子充满兴趣地去读、去想、去说、去写。一学期下来至少可以读10多本,创作10多篇作品,尽管书很薄,但孩子很有成就感,这样坚持下来,低年级孩子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更大提高。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小兔小兔子
国学积累:语文写作教学路径的多元探寻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帮小兔逃跑
骄傲的小兔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小兔子的1天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