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新,提升能力
2015-09-10韩云霞
韩云霞
摘 要: 2014年河北中考历史试卷在考查过程中侧重综合、分析等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并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扎扎实实地回归本位,立足把知识点掌握透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主干知识 考查方向 知识本位
2014年河北中考历史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说明》,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在考查过程中侧重综合、分析等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并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和把握,注重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
一、试题特点
1.稳。
2014年河北文综历史试题部分与往年相比基本维持稳定,试题风格总体不变。选择题题型基本一致,主观题中29题探究问题出现些许变化。题目整体风格不变,反映出河北文综历史试题的成熟、定型。
(1)以历史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
试题突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核,考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与把握。试卷所涉及如下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中国的外交、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一战、二战、清末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日本、启蒙思想等,覆盖面广,考点密集。
(2)以基本技能为考查方向。
近年来河北中考历史试题,逐渐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与教育价值立意,由单一内容考查向综合内容考查转化,学生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考查史料的解读能力,史料解读能力是历史课程要求的核心能力,是形成历史思维的重要基础。如13题(考查学生对一战期间国民政府的一些政策的理解)、16题(工业革命的影响)等,这些题目通过文字资料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
(3)题型稳定成熟。
试卷难度稳定,题型稳定,但稳中有变。试题呈现方式图文并茂,材料多样,一般不与往年的试题雷同。所给材料有示意图、文字、评论、图表、地图、图片等资料入题,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努力创设情境,积极引导学生与材料之间产生对话。例如11题,往年和2014年都是一道图片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往年给出的图片是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列强分占北京城示意图》,2014年给出的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交战双方舰队队列》图,难度都不大,相似性很大。
2.新。
(1)新材料、新情境、新的设问角度。
通过考查学生阅读图片、图表、文字材料等从中得出结论,无材料不成题,从2010年这一趋势明显得到加强,此类题目已成为当前考试的主题。对此,广大师生已经基本适应,并给予肯定。这种题目取材广泛,来自各种历史课本、报纸杂志、网络等,并且取材隐蔽,没见过但不超出课标的范围,主要考查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意识和能力。
(2)强调过程与方法引领教学。
试题引用课外的一些鲜活材料精心設问,这样就使历史学习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落实历史课标要求;不要死背教科书,而应带着自己的思考学习评判历史,强调自己思想的融入,如15题、17题等。课本中不会出现现成的知识点,而是通过解读材料,再加上自己平时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解答。
(3)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2014年大多数试题的解答都要充分依据提供的各种材料。如18题直接点出“‘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学生通过对史实和结论的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3.变。
(1)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倡导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试卷主要体现在29题探究题上,2013年是关于“裕仁天皇”一题,三个设问分别是裕仁天皇发动的战争,犯下的战争罪行,最后得出对裕仁天皇的评价,应该是河北中考一直想考历史小论文题的一个分解,设置三个设问是为了降低难度,不至于“用力过猛”。2014年的探究题仍然与日本有关,并且紧密结合社会热点,讨论的问题是受关注很高的问题,从设问上看更具开放性,要求学生多角度论证观点,可以说已经是一篇小论文,由此看来,河北中考历史试题在稳定中又扎扎实实地迈了一步。
(2)学以致用。
还是探究题29题,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看法,也许观点不重要,关键是怎样论证,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学习历史的真谛。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死记史实,而是为了运用所学知识思考、解决历史上的问题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充分体现命题者的大胆尝试,同时也有对历史教学的良苦用心,让学生体会历史就在身边,历史就是现实,历史与现实紧密相关。
二、复习备考
1.立足知识本位,打好基础。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会猜题,但是很难。比如你可能会猜到中考考哪个知识点,但是试题会以哪种形式呈现,考查哪一角度很难猜中,例如选择题11题,往年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4年考甲午中日战争,那么2015年很可能会考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但会怎么呈现呢?哪种资料、图片,哪个角度的设问,猜得到吗?要扎扎实实地回归本位,立足把知识点掌握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研究中考,有的放矢。
备考没有捷径,要研究课标,还要仔细研读考试说明,包括具体的知识条目,知识条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主题之间的内在关系等,对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研究历年河北中考历史试题的命题风格特点,哪些是河北中考要考的;备考不应仅仅限于最后一年,而是应该贯穿三年中的每一节课中,新课教学要达到什么程度,复习教学时,要提升一个层次,中考复习又要有更新的知识网络。
3.长期规划,培养能力。
提高能力是一个谁都明白的问题,但又是让人感到很棘手的问题,因为培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任由学生自主发展的事。在学生入学以后,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制定一个三年的总体规划,例如历史阅读能力,这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那么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怎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制定总体规划,如各时段的目标是什么?方法是什么等。例如七年级时我们可以先阅读以课本为主的材料,教科书怎么读?包括阅读课本中插图、史料、各个条目之间的关系、课与课之间的联系等内容。在课堂中及时、恰当地引用课本中的资料,一步步地教给学生如何读材料,可以把材料设置成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设置设问等方式有目的地训练学生,把分析材料当成学习历史的家常便饭。
参考文献:
[1]金鑫.初中历史命题技巧和艺术[J].吉林教育,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