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Excel函数公式的教学如何回归生活化

2015-09-10刘亚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

刘亚玲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发生了改变,学校、教师和学生愈加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同时高中信息技术课也逐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走进现实生活,并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转变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及分析了高中Excel函数公式教学如何回归生活化的措施和策略,以期为高中信息技术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Excel函数公式;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2-0035-02

● Excel函数公式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在科学认识论的影响下,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系统、高效地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让学生有效地完成认知性任务,这无疑没有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纳入到教学范围内。[1]而在生活认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基于学生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以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进而实现教学的生活化。[2]因此,要想让高中Excel函数公式教学回归到生活化,首先需要实现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教学目标,然后在生活化教学目标的统筹规划下展开后续的学习。

例如,在Excel的“公式与函数-数据计算”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尝试运用Excel函数公式计算学生成绩表,这一教学目标首先能够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如何使用Excel计算成绩表”的好奇,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为之后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在完成学生成绩表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条件格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成绩预警的快速直接分析[3],如将学生各科成绩低于75分的数据用浅红色填充单元格底纹来表示等,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自己的成绩达标情况一目了然了。

● 基于生活化的Excel函数公式教学

1.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Excel函数公式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其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在实践中熟练地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出发,通过在课堂上对其身边时常遇到的事物的引入,将生活与教学实际相联系、相融合,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企业的经营数据、国家的收支数据等,这些数据规模庞大,只有将其整合和利用,它们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国力的强劲提供依据和基础,以此让学生了解到数据计算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一些需要进行数据计算的例子,并让他们先采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并进行比较,看谁的计算方法最为迅速和便捷。这样的竞争,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竞争意识,而且能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接着,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月支出展现出来,看一看哪些学生勤俭节约,哪些学生过度消费,并让他们相互探讨和交流。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学生跟着教师的演示在Excel表格中填写自己的月支出,并按步骤完成月支出的计算。这样的实际操作既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够让学生更为专注。当学生完成计算任务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加法运算的操作步骤,并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进行月余额的计算,如果有疑问可以向教师询问。

2.基于生活化的教案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氛围的生活化出发,还需要从生活化的角度去选择教学内容,从生活化的角度去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Excel函数公式的实用性,又能够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既能保证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开展“Excel公式函数计算”教学前,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起到导入新课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欣赏电影《后天》,以全球性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灾难性场面为引导,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全球变暖带来的实际问题,并利用一组关于家庭使用水电、天然气等的数据,引出课题,让学生计算Excel表格中各家庭的碳排放量。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积极地关注到自己身边的事与物。

然后,在基础知识的讲授和演练环节,教师利用转换系数将家庭所用水电、天然气以及汽油对应的碳排放量计算出来。在演示中,教师需要强调公式开头必须填写“=”,并提示学生关注公式编辑以及编辑完成后“单元格”与“编辑栏”的变化。在完成一个家庭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传授填充柄的应用和工作原理,从而帮助学生快速地完成其他家庭的碳排放量的计算。

接着,教师就上述问题进行函数计算方法步骤的讲解,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运用“sum()函数”和“average()函数”进行求和以及平均值的计算。这一环节通过逐层过渡,加深了学生对函数和公式的认识,在动手操作上,通过教师的演示引导以及学生的自学,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最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并进行知识迁移。这一环节主要要求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从“插入函数的对话框”中认识并掌握各个函数的功能及其参数。并在了解这些函数的作用和具体设置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对各个家庭使用水、电、气和汽油的排名。教师也可以通过合作和竞争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最先完成排名计算,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而分析其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当学生完成全部计算后,教师还可以根据计算结果,制定碳减排的两个方案,并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方案的经济环保性。

上述案例的教学活动既综合巩固了Excel函数公式的知识要点,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使用Excel函数公式进行数据分析决策的思维,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低碳生活,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在结束教学后,教师既可以开展知识梳理工作,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也可以根据减碳方案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Excel函数公式的使用步骤,同时也让学生从情感和态度上认识低碳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 结束语

Excel可以统计处理各项数据,不仅适用于各项办公作业,而且也能够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供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教学回归生活化为主,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到教学中,以便学生学习Excel函数公式。

参考文献:

[1]吴彬.浅析高中计算机教学中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J].中国新通信,2015(3):91.

[2]王琦.《Excel公式与函数》教学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1):39-41.

[3]郑清青.信息技术教学中Excel多维引用应用策略探究[J].科技信息,2011(27):319-321.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