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微讨论
2015-09-10谷龙琦
谷龙琦
摘 要: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中职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基本教学制度确立下来。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前需要做什么,企业需要学校做什么,怎么做?这些问题与企业紧密相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认识工作性质,并借此环节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让学校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从而培养出更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带着这些问题和目的,作者和其他教师通过现场观摩、问卷、座谈、员工单独访谈等方式进行企业调研,与中职技校同仁们一起分享。
关键词: 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 企业需求
顶岗实习必然要提到一个关键词——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在国际上被称做“合作教育”,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教育部门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教育部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准员工”,为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合格技术工人找出路。本文就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和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探讨,我们深刻体会到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必然过程和必有模式。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素质型、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打造素质型、技能型人才离不开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是造就素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企业获取直接实际经验能力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环境和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并渗透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建立广泛联系,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合作不强力。学校与企业有效沟通的合作力度不大,目前校企合作大多处于教育主管部门指挥、职业学校执行的状态,学校对市场和企业了解不全面,与之沟通又少。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前不做企业用人需求调研,一味埋头在教室里培养人才,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势必造成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不相符。学校对行业标准了解不够,企业对教学过程不熟悉,导致一些订单培养停留在一纸合作协议上,在共同开发课程和共同教学上缺少实践行为和效果转化。校企合作没有取得实效,深度不够。
(二)企业参与没动力。企业认为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学校的事。学生刚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技能偏低,毫无实践经验,在操作过程中难免造成材料、机器设备的损失,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人身伤害风险、劳动伤害责任是企业不可回避的责任问题,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多数企业对中职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三)政府主导不给力。国家和政府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倡导学校进行相关校企合作,但具体实施细则还不够完善,缺少专门校企合作协调机构。学校、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政策、资金等缺乏支持力度,影响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思路
(一)选择企业很关键。我校各专业在寻求合作企业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核心技术、规模和发展趋势,针对专业情况,找到对接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企业找到了对口的好人才,学生找到了对口的好岗位,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知名度。考虑好学生就业好企业,有效解决学生学好学坏、学多学少一个样的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搭建平台很重要。我们需要搭建两个平台:一是成立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技术人员、学校领导、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主要研究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岗位能力、协助安排学生实习;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双方进一步合作。二是建立校企合作联系团队,学校选派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教师与企业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
(三)培养“一体化”教师很必要。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如何为学生提高技能,师资起着决定作用。中职学生要求教师懂理论还能带实习,现在我校已开辟教师技能大练兵,通过校本培训完成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了解企业技术发展,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加快“一体化”教师建设。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校企合作阻力相当大。目前我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还是表层,需要建立校企合作持续发展机制。职业教育和培训要想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技能人才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还有很长路需要业内和社会各界共同探索,特别是政府的支持,企业和学校才能联手推动校企合作。应该继续探索校企合作之路,努力壮大校企合作队伍,加快培养技能型、素质型人才,为职业教育稳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