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版8A Unit3 A Day Out
2015-09-10陈娜
陈娜
创新整合点
在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功能的基础上,尝试将“班班通”所配备的平板电脑设备应用于教学,从而探索现代化教育设备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借助腾讯街景软件平台,将北京的著名景点360度环绕实景录制成微视频片段,以凸显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作用,让没有去过北京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了解景点信息。
利用思维导图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掌握写邀请函核心内容的能力,并制作英文写作指导教学微课,以帮助学习存在困惑的学生,让他们通过平板电脑自主学习微课,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教材分析
本课是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话题为A Day Out,该单元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和情感,充分展示了该模块的主题。其中,Task这一板块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成写作,所以基于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教师需要重构教材Task部分的文本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英语常规教学中开展学生写作教学,是一项较难的学习任务。本课试图借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在提高听、说、读等能力的基础上达成写的目标。
学情分析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7/qkimagesxxjyxxjy201524xxjy20152418-1-l.jpg)
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英语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因此,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所独有的画面生动、声音形象、信息充足等特点,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巩固本课及相关的重点词汇、句型及其用法;利用所学语言知识,构建写作思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逐步掌握撰写邀请函的方法;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取长补短,掌握邀请函的写作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信息技术所呈现的直观环绕式全景视频,了解首都北京的景点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环境与准备
平板电脑、微课、移动展台仪、导学案、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首先,教师问候学生并作自我介绍,同时展示北京旅游宣传片的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简短交流,导入北京旅游情境,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迅速进入教师的课堂。
其次,呈现好友的邀请函,并播放录音,以明确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撰写一份邀请函。(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录音、观看邀请函视频,能在练习听力的同时,快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任务驱动
首先,教师示范制订北京一日游的路线,并请学生合作展示其成果。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使用平板电脑,通过观看腾讯街景地图的微视频,能直观地了解北京景点的信息,为旅游线路的设计奠定基础,同时极大地提升参与热情。
整合点使用说明:利用平板电脑使用腾迅街景地图软件,只要输入地名,就可以在平板电脑上360度展示该地点的实景。但在实际过程中发现,网络中过多的无效信息干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学科学习效率。因此,不能为了上网实现技术而淡化学科的本质。于是,我制作了旅游景点优化微视频,在保留街景地图360度实景展示的基础上,精简信息,突出英语学科的教学特性,让技术为教学服务。
其次,运用思维导图层层推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并制定旅行计划的基本要素,由小组代表汇报本组拟定的北京一日游计划(如图1),这样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既熟悉了旅行计划,又有效地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为自己制订计划明确了思路。
整合点使用说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制作微视频导航,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选择对应的路线。在利用思维导图建构北京一日游计划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拖拽、放大及屏幕捕获功能。但电子白板只是教学手段,不是所有地方都要用到电子白板功能,应本着有效整合的原则,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相应的电子白板功能。
再次,呈现好友邀请函,并借助微课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并描述写邀请函的基本要素及书写格式(如图2)。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学生最终完成自己的邀请函,搭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
3.多样操练
首先,展示芜湖名胜景点的部分图片,启发学生讨论去芜湖游玩会选择的地方和活动,并制订自己的旅行计划,邀请朋友来游玩。
设计意图: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来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能达到学中用、用中学的目的,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采取分页展示邀请函格式和一些有用的短语(如图3、图4),让学生完成一封邀请函。教师可以提供两种信件模式:一种是酌情给出印有部分提示的信,另一种是请学生自由创作(如下页图5、图6)。然后,通过移动展台将学生的信展示出来,进行学生之间互评、学生与教师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辅助指导学习存在困惑的学生,通过设计不同任务的导学案优化分层教学效果。
整合点使用说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展台的批注功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注。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指导他们学习平板电脑中的微课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撰写邀请函。
4.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文明旅游视频,告诉学生无论到哪儿都要做一个文明的游客,这样才能保护环境,并与人分享优美景色。
设计意图:利用公益视频,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情感教育。
5.家庭作业
请学生在课后将自己的邀请函加工润色,并利用网络上传至安徽教育资源网云平台教师的个人空间里。
设计意图:方便学生在课后与教师互动,有利于学生延伸学习。
教学反思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7/qkimagesxxjyxxjy201524xxjy20152418-2-l.jpg)
1.平板电脑
用真实的触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课堂学习,能提升其学习热情。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操作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2.思维导图
作为学生活动的环节之一,思维导图的应用突破了学生活动内容单一的局限,为他们提供了更具有选择性的训练环节,相应生成的路线更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3.微课
本节课中,微课的使用是教师在教学准备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夯实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体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相应的微课视频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这很好地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4.移动展台仪
展台的现场批注功能和投影功能都能在使用中引起全体学生的共同关注,可以说,移动展台仪的使用不仅便捷了教学流程,还拉近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距离。
总之,本节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内容整合的教学实践课,以电子白板为主要技术载体,辅以平板电脑、思维导图、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