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庄智章
庄智章
摘 要: 历史展示的时代背景脱离学生的世界生活,学生在对不同朝代文化的特殊性理解过程中会产生困难,而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但是,中国传统历史教学中将历史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历史史实的记忆,使得情境化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本文以初中历史为研究对象,探究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情境教学 学生主体 初中历史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分析
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些充满历史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以引导学生走进与课程内容相近或者相似的历史背景中感受和体验特定时代的文化和思想,在对文化和思想产生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课程内容及内涵的理解。
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递进性和跨度性的,也就是由于在历史教学中时间呈现出压缩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将时间数字化的特征,如中国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西方早300多年,学生将300简单化为数字,并没有赋予300历史的内涵,也就无法引发学生关于中国古代成就的认同。另一方面表现为历史教学的时间跨度特征,历史教学通常在一个课时的教学中渗透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化,如唐宋就历史的发展来说时间跨度角度,宋代比起唐代无论在生产力还是社会生活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宋代的成就是高于唐代的,这是由历史的进步性决定的,但是时间的压缩无法让学生感知唐代到宋代的发展过程,而对于唐代开放性的过分强调造成学生的理解误区,认为唐代在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最高。历史教学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历史情境化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历史情境化教学引导学生走进与内容相近的时代去看去感受去解决当时的历史问题,促进学生以史鉴今和对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
二、初中历史开展情境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观念上对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不认同
在对初中历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虽然对情境教学能够有效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考表示认识,但是表示情境教学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情境教学使得学生的关注点聚集在同伴交往上,而严重削弱了学生关于历史史实的记忆。在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观察中发现,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设置大多局限在一些内容较少、较简单的课程,是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种调味品或者说是对学生前期认真听课的一种奖励。一些教师还简单地将情境教学理解为情境问答,例如,一名教师陈述,在科举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提问,范进中举需要参加哪些考试,需要读哪些书,学生通过读书回答问题,教师认为这就是情境教学。也就是说,一些教师在观念中将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分离,将情境与学生主动性相分离,导致情境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形式化特征。
(二)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情境教学,旨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问题情境为支架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情境教学的主动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上,学生只是简单地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课程内容的复述,并没有展开关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在初中历史的情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形式化地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和思考时间,然后开始点名,由学生个别回答,而对于扩展性理解的情境问题大多数教师自己讲解。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情境化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的思维为核心,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要形式,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没有自我思想,没有自我思考,更无法借助历史经验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对现实问题产生独特借鉴。
(三)情境问题的设计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教学是贯穿整节课堂的,包括导课、教学和课后作业的设置,其核心是情境问题的创设。通过对教师的问题情境的反思发现,教师在导课过程中并没有通过讲故事、旧课回顾等情景问题设置的方式起到引领新内容促进学生思考,大多停留在语言上的承接。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只是对课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在课文中找到固定答案,并没有涉及知识理解,例如在讲到老子和孔子思想时,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孔子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有哪些,老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关于孔子思想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老子思想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等需要学生讨论和思考的问题不曾涉及。
三、初中历史有效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教学内容和情境形式全面结合的情境活动
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以情境的教学活动为支架,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学习是融合在情境的教学活动中的,情境教学的课堂中没有脱离情境活动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完全是学生在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的,不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例如,在《昌盛的秦汉文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以PPT的方式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关于秦汉文化的展示引发学生关于秦汉文化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设计问题为什么表演者手上拿着竹简,是用来干什么的?教师作为导游,以PPT画面的展示带领学生了解秦汉文化,观察纸的演进过程,在秦汉之前大家把文字写在贝壳、骨头等上,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拿上来引导学生把名字刻在上面,学生用圆规刻字,有的学生开始反映刻的看不出来,有的学生说字的笔画不好写,教师让学生搜贝壳名字的过程中贝壳还出现了损坏,学生从中理解贝壳的不易保存和不方便。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纸的原料,想象纸的出现,是通过麻的初加工,纸质粗糙,有的学生说颜色像现在的烧纸,学生理解纸的改进需要对纸的颜色和纸的粗糙度进行改进,教师通过纸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在这节课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完全融入情境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观察、感受,在动手创造的过程中体会纸的演进过程,学习新课程内容。
(二)情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
情境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与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相吻合的。情境教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支配的课堂,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是活动的被动参与者,情境的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公开课教学形式丰富的手段,而是促进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学习新知识,进行知识自主建构的重要支架和重要工具,也就是说情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把汉代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销往欧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内容的学习,知道了为什么要出使西域,彰显大国的本色,出使西域的过程。学生通过文字在地图上将丝绸之路标记出来,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确定丝绸之路对应的在当代的一个走向,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意外了解中国西部的两大边界新疆和西藏,西藏的天然屏障珠穆朗玛峰对中国的阻碍,使得早起的东南亚也是通过新疆进入的中国。学生模拟丝绸之路,以角色表演的方式将中国的纺织品和陶器与西方的马、核桃进行交换。这样学生就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思考,丰富了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勇.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4,11:20.
[2]翟玉香.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尝试及注意的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09,07:110.
[3]洪义清.如何让历史走近学生——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3,1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