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新课程立意,实现科学备考

2015-09-10乔英萍

考试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主干考查

乔英萍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高考试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试卷直接再现所学知识的题目很少,突出考查了考生对基础主干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程度。此外,还注重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图表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多角度审视问题及提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正确把握高考方向,实现科学备考。下面我就近年来高考地理备考复习工作谈谈体会。

一、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1.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图是用来反映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示意图,是反映某地理事象在一定地域内存在和发展的规模、范围、等级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图、等pH值线图、等太阳辐射线图,等等。

2.作图能力的培养

地形剖面图,冷锋、暖锋与天气图,大气的运动(尤其是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全球性大气环流,气温、降水图、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图,地球公转轨道图,等等。

强调对图像、图表系统的考查,是地理学科试题的一大特点,面对高考,读图训练必须常抓不懈,比如等值线图、示意图、区域地图的阅读等都要掌握其阅读的方法与步骤。特别重视各类变式地图的判读,熟悉世界和中国区域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线)等。学好用好地图是复习地理的基础,经常动手画图填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把重要的地图变成“心图”、“脑图”。

二、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又回到课本

源于课本是指第一轮复习,按初中、高中一章一节地复习,立足书本,训练到位,不留死角,持续的时间长,讲练结合。高于课本是指第二轮复习,用专题的形式,将初中、高中的知识融为一体,将内容相关的章节放在一起复习。

专题复习时,要有一个基本线索,让学生抓住一条线索,就是一串知识,教师应当通过总结归纳、概括特征、建立联系、对比异同、归纳类型等过程,使专题知识系统化、综合化。老师要把自己归纳的知识网络设计成填空,让学生通过动手填空,将网络结构印到脑子中,或者引导他们自己绘制知识树,宏观地把握专题知识的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教师在高三第二轮的复习中,必须重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从庞杂的知识系统中,掌握知识与线索。这个过程就是将知识压缩成自己理解的地理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将书本变薄,建立知识网络。

回到课本是指第二轮复习之后,做几套高质量的地理单科试卷和文科综合试卷,针对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如审题、答题的规范性等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优化课堂教学。同时做文综试卷也是为了训练合理利用2个半小时的时间,注意思维的转换。

三、把握主干知识

1.地理主干知识的理解

“主干”知识是近年来高考能力考查的一种新提法。从高考文综部分的地理试题看,已不再是简单的“多挖坑”,而是一种学科知识体系中更基本、更实用知识的理解、挖掘和应用。这些学科知识体系中更基本、更实用的知识就是“主干”知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试题评价报告中指出,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保证考试公平性、有效性的基本措施和手段,也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技能的鼓励和尊重。在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由于单一学科考试内容所占内容比例减少,各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主干知识的落实。

2.主干知识涵盖的内容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重要的地理事物、基本的观念和结论。包括地图知识(判读、分析、应用)、各类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地球运动及相关日照图的判断分析;天气系统的分析;气候类型的判断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陆地水和海洋水(包括水循环和水资源问题);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生态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人类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空间格局的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与城市规划;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知识等,这些都是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全面进行地理学科基础主干知识的综合复习和把握,是高考复习的基础。

地理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高三第二轮地理复习时,必须抓住主干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就是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逻辑推理能力是以大量的基础知识为积淀的,如地理概念、地理原理与规律。能够结合题目随机调用头脑中的相关知识储备,结合具体情况展开逻辑推理。这里的主干知识是指没有它的支撑,这个学科就不能成立的知识。

例如,高中地理中的大气环流知识就是主干知识,区域特征认定是地理考查的重点,而区域特征认定的基础之一就是运用纬度位置、地形因素和大气环流知识等展开逻辑推理,一旦有了区域的纬度位置与经度位置(海陆位置),就能确定这个地区的热量带,是热带、温带还是寒带,根据纬度位置,我们可以确定控制这个地区的气压带与风带,结合地形特征(等高线),就可以根据其海陆位置,知道该地区的水分状况,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根据逻辑推理,就能够得知该地区的水文状况、植被状况、土壤状况,还可以分析得出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与畜牧业等。因此,可以说没有大气环流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就不可能完成区域特征认定和区域发展状况等。

四、答卷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

高考评分细则的制定是便于阅卷老师操作。文综每道大题的分值大,解答的题中包含若干个采分点,按得分点给分,这就要求考生规范答题。另外,高考阅卷采取流水作业,老师要在短时间内阅完一定数量的试卷,答题是否规范,是否“踩点”便成了给分的依据,字迹工整清楚能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五、研究高考试题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地理试题选取了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为命题素材,紧紧围绕“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试题中时差的推断、地图的判读、世界和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判断等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强化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能习惯运用传统的平面思维和线性思维解决问题。

空间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线)等。

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注重方法。只有通过有效的空间思维训练,才能在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

培养思维能力必须做题,但做题要选择一些科学、规范,又有相当思维力度的试题,尤其要做近几年的文综(含地理单科)高考试题。做题时,要认真审题,试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不是可有可无的,往往都是解答问题的必要条件,细心审题,不放过任何细节,充分利用图像或文字中的每一信息,要想到所学知识的掌握方法、思考方法及运用方法。

总之,地理复习是一个不断整理、拓展和提高的过程。学习《新课程标准》,注重主干知识的整合;以区域地理为切入点和载体,运用高中地理的原理规律和方法,不断提高人文素养;突出学科本质,用地理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强化复习效果。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主干考查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逻辑推理初步思维导图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小议逻辑推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再谈立体几何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超难度逻辑推理大挑战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