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风、学风、教风与考风

2015-09-10王芳芳李旭

考试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教风党风学风

王芳芳 李旭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党风、学风、教风、考风四者关系的研究发现:党风是基础,教风是关键。要从党风入手把握教风,达到以党风促教风、带学风,以教风育学风、强考风的效果,加强高校的作风建设。

关键词: 党风 学风 教风 考风

1.党风、学风、教风与考风的研究背景

党风、学风、教风和考风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高校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高校的党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1]。高校要以党风建设为基础,促进学风、教风和考风建设,建立起一种促进高校优良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2]。

2.调研方案

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6份,回收率为77.2%。所发问卷涉及学校教师及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调研的党员人数占参加调研总人数的28%,参加调研的非党员人数占参加调研总人数的72%;其中教师党员人数占参加调研的教师总人数的84.2%,学生党员人数占参加调研的学生总人数的21.8%。此调研样本基本可以反映党风、学风、教风、考风现状。

3.现状及问题分析

3.1现状

3.1.1党风

对于党风建设,参加问卷中有八成以上的老师和学生认为党员非党员都应该努力。如图1,老师认为党员、非党员应该共同努力,比学生高出7个百分点,说明老师对学校的党风建设更持乐观态度。

在党风建设中重要程度的排序上,71.05%的老师认为党员干部和教师党员的带头作用处于突出位置,比第二——基层党组织的作为,高了40多个百分点,而学生中虽然选择本项的比例也是最高,但仅为39.66%。说明学生更趋于接受党风建设的多元化管理和建设,如图2。

3.1.2学风

在高校里与党风紧密相连的是学风,对学风现状本问卷做了调查,如图3。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风总体是好的,仅有10.53%的老师和3.7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风很差。在这个问题的调研中,可以看出老师比学生对学风建设要求更高。

在影响学风因素的调查中,老师认为学校的责任比较大,学校的管理占主导因素,学生自身、社会环境、教师教风等都会影响学校的学风。学生认为学生才是主导因素,学校的管理占主要作用,但受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不大。可以看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比较强,但更依赖于学校的管理,对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关心不多。

学校学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动力、没有学习气氛等方面,如图5可以看出:创新性不强(57.76%)排在首位。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现有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尽管学校有创新实验、创业指导等平台,但是学生从中受益不多。其次是缺乏学习动力,占46.26%。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个人目标不明确,缺乏责任心,甚至有的学生消极应付,混文凭。排在第三位的是没有学习气氛,占37.98%。在现在的大学校园中学习纪律松散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上高校的管理模式相对宽松,很多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活动,许多学生的学习与高考前相比相差甚大,甚至是忙里偷闲来上课,导致整体学习氛围不浓。

3.1.3教风

该问卷还对老师的现有工作进行调查,如图6。有92.11%老师只从事教学工作,不在其他社会团体或企业中任职,仅有7.89%的老师在高校外兼职。对于兼职是否影响现有工作的看法,一半老师认为会有影响,因为精力有限,不能照顾很全面,而另一半老师则认为可以兼顾。

3.1.4考风

在对引发考试作弊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如图7),有40%的人认为学生作弊是因为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只为应付考试,另外几个比较大的原因是周围存在不少成功作弊的现象、监考老师不严、重修制度的压力和心理压力大,分别占18.97%、12.07%、11.78%和18.39%。有人认为考试作弊和拿奖学金、辅修课选修课多及社会活动多有关系,但所占比例不超过10%。

同时问卷也对严肃考试纪律的影响因素做了调查,老师和学生都认为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学风,其次老师认为考风比较重要,而学生认为自觉性占主要影响因素。考试纪律受教风、党风的影响,但少有人觉得其为直接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如图8)。

3.2问题分析

3.2.1党风的作用

党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国际国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高校党员干部的思想比较复杂,在各种良莠不齐的意识和风气的侵蚀下,高校党风原有的圣洁和高贵接受严峻的考验。加强党风建设不仅可以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更可以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学校改革,全面带动教风、学风等建设。

3.2.2教风的作用

加强高校的教风建设不仅要规范教师的言行,更要建立科学的师德规范。教师不仅要有教书的本领,更要有育人的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风是党风和学风的纽带,只有教师的教风正,才能使学生的学风正,同时教风建设的加强也可以推动高校党风建设。

3.2.3党风、学风、教风与考风的关系

高校的党风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处于核心地位,一所学校的党风建设质量是其教风、学风、考风建设的关键。党风建设对教风建设有保证作用,党员干部和教师党员的带头作用尤其重要,教师的楷模作用给学生树立治学严谨的榜样,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和严肃考风。

在“党风→教风→学风→考风”这个有机链条中,抓教风是关键,教师的形象不仅影响学校,而且影响学生,教风不仅会影响到高校的党风建设,更会对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党风→教风→学风→考风”中,教风是关键。

学风建设是高校党风建设、教风建设的最终目标,高校的一切管理服务都围绕学生。无论是加强党风建设还是强化教风建设,最终都是为了学校有良好的学风,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考风的好坏是对高校党风建设、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检验,它综合反映了高校各种风气建设的成果。从图8可以看出,影响考试纪律的因素有多方面,党风、教风、学风都有贡献。

4.对策措施

高校中的党风、教风、学风、考风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项目,要贯彻落实到高校日常管理中,把握四者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整体水平。

首先,要加强党风建设。党风建设是高校中各种建设的基础,只有营造良好的党风,才能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要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的各项制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尤其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首位。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要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促进学校优良教风、学风的形成。

其次,要抓紧教风建设。教风对学校的各项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校和学生练习的纽带。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风的重要性,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机制,要求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治学严谨,教学有方,热爱学生,遵纪守法,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和优良的业务素质影响、带动非党员教师,促进优良教风的形成。进一步完善班导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导师制度,实现学生思想教育制度化、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风建设中的作用。

良好的学风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学校要从深化教学改革方面入手,从根本上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现有的学生培养模式,探索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新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对学生党员的党风建设促进全体学生优良学风的形成。

5.结语

高校的党风、学风、教风和考风共同塑造了高校的形象,也决定了其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党风、学风、教风和考风的建设。党风是基础,教风是关键。从党风入手把握教风,达到以党风促教风、带学风,以教风育学风、强考风的效果,进一步加强高校的作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淑华,岳学海,刘保成,郭仲聚.党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基石.化工高等教育,2002,73(3).

[2]李炜.以党风促教风以教风育学风.新西部,2009(10).

猜你喜欢

教风党风学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搞好党风的几个问题》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高校教师教风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分析研究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洁宣教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以乐山市中区为例
“七一”高歌新党风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
改变“重科研、轻教学”才能改变教风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