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引发的边区粮食新政

2015-09-10简奕杨新

红岩春秋 2015年3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边区粮食

简奕 杨新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长期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中,同时也贯穿于陕甘宁边区公粮政策抉择变化的过程。皖南事变后,陕甘宁边区财政面临抗战以来最困难状况,改变以往“休养民力”政策,被迫加大公粮征收量,人民难以承受,引发不满情绪,甚至出现“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的极端抱怨。对此,中国共产党坚决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适时调整公粮征收政策,由人民全部负担公粮转向边区党政军和人民共同负担,达到了既共度时艰,又减轻人民负担之目的。边区公粮政策的调整,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归依的政策取向。

公粮征收引发边区民怨

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一隅,在18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自然资源贫乏,灾害频繁。当时边区人口150万,靠天吃饭,生产长期处于很低水平。中共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伊始,虽与艰难相伴,但却注重民力蓄养。1937年至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实施“休养民力”的良策,既让中共在边区站稳脚跟,也使民众基本生活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皖南事变后,由于国共矛盾急剧上升,国民党不仅停发了抗战初期以来发给中共军队的一切军饷,更变本加厉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和经济封锁,断绝一切外来经济支持。边区财政中最多达85.79%的外援断绝,使边区财政陷入严重危机,整个边区“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为解决财政问题,边区政府被迫加大公粮征收量,甚至不得不动员大批干部两次向人民借粮,期间边区在1941年春季还出现严重的粮食恐慌。而更严峻的挑战是,为保证1942年度边区党政军人员粮食供给与牲口草料,至少还需要征收20万石公粮。

为完成这一工作,边区政府动员中央党校和各机关大批干部组织工作团,严厉地要求“粒米根草入仓入站才算完成任务,否则不准回延安”。截止1942年5月,20万石公粮任务才告完成。在人穷地瘠的陕甘宁边区,人民全部承担20万石公粮实属不易,事实证明,20万石公粮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边区政府物质危机,但负面效应也相当明显:一是征收比例失调。20万石公粮占当年总收获量的比例高达13.85%;二是地域负担不均;三是引起民众不满。频频借粮和高额征粮,严重干扰民众正常生产生活,一些群众因不明了粮食政策而移民,个别人员和商号对抗公债、公粮,还借故停业。而公粮工作中存在的宣传组织不力、公粮统计不明、群众负担不公、个别干部缺乏信心和私情包庇等问题,更加重了群众的不满情绪。

不断增加的公粮征收任务,已经引发民怨。1941年6月3日,一位农民的驴被雷电击毙,这位农民对公粮征收不满,于是逢人便说“老天爷不睁眼,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还有个别群众为之附议。

毛泽东得知后,阻止了保卫部门追查这个农民的做法,并安排核查公粮征收情况。1941年7月7日,中共中央设立以毛泽东为主任,任弼时为副主任的调查研究局,8月1日,中央下发《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要求地方党委也要设置相应调查研究机关,动员全党、全军机关和同志开展调研。

经过缜密调研,党政相关部门得出结论:边区农民的负担承受力“已达到了顶点”,仅能“勉维生计”,若此后再不调整和限制公粮征收数量,就是竭泽而渔,将“滞碍边区经济的发展”。假如边区局势进一步恶化,今后该怎么办?

边区粮食新政减轻民众负担

不难推测,倘若继续让人民负担全部公粮,必然会动摇中共在边区局部执政之基础,更有悖于党的宗旨。基于对危害性的充分认识,1941年3月至11月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边区财政经济问题先后7次召开会议。这期间,毛泽东、林伯渠、谢觉哉等中央领导就边区财政经济实际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反复、甚至激烈的讨论,重点研究了粮食生产、发展农业等一系列财政经济措施,最终拍板决定,实行半统筹统支的财政经济政策。这就意味着,公粮征收将从动员人民全部负担转向边区党政军和人民共同合理负担。这一决定,彰显出中共以人民利益为归依制定政策,尽一切办法减轻民众负担,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执政理念。

根据中央合理负担公粮征收的政策,边区政府公布了《陕甘宁边区三十一年度财政实行统筹统支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各机关、部队、学校一般的均须参加生产,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必须保证蔬菜、肉食能全部自给”。史料证明,边区从工作实践与制度化设计上下功夫,且取得了显著实效。

坚定实施生产自给。毛泽东明确提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口号,要求部队、机关、学校组织起来,成为劳动大军。在此口号激励下,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效果很快彰显。边区军民披荆斩棘,战胜重重困难,一些过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如南泥湾等,被建设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1943至1945年,边区部队机关学校自产粮食达到4.6万石、8.6万石和2.1万石,自给粮食占公粮的比例分别是28.75%、57.74%和17%,大大减轻了边区民众经济负担,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认真推行精兵简政。1941年11月,李鼎铭等开明人士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联合提案,建议实行精兵简政之政策。毛泽东高度重视,认为“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中共中央决定把精兵简政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边区与各根据地实行。此后直至1944年初,边区政府根据这一方针连续实施了3次大规模的精兵简政,政府机构各厅、处、院等内部机构,裁并了四分之一;吃公粮的政权系统人员,精简至1000至1200人,达到了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目的。

切实公平人民负担。1942年4月,边区政府宣布当年只收公粮16万石等政策措施,并坚决执行。12月,毛泽东提出:“我们提议从1943年起,每年征收公粮18万担。以后若干年内即固定在这个数目上”。事实上,1943年至1945年期间,边区政府实征公粮数为18.4万石、16万石和12.4万石,实征占收获量的比例为10.16%、8.83%和7.75%,呈现了一个明显的下行曲线。同期,边区政府还调整征收办法,制定《救国公粮征收条例》,降低起征点,提高起征率;实行在调查基础上结合民主评议征收公粮。通过这种方式,使公粮征收覆盖率扩大到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负担更趋合理和公平,同时让民众意愿能得到充分表达与体现,公粮负担更为公开公正。

坚持农业生产第一。1940年11月23日,边区中央局在《对财政经济政策的指示》中提出了“边区的经济建设目前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第一位”的要求;次年,边区政府提出了“开荒60万亩”“全边区增加粮食产量40万石”的具体目标;1942年,边区政府提出“按户计划”的工作方法,要求干部深入农村,帮助农民制定开荒、种地计划,并进行检查。具体内容包括:组织移民难民开荒、组织劳动互助合作、开展劳动竞赛、改造二流子、改良农作法等等。这些政策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短短4年里,边区耕地就从1941年的1241.3万亩增加到1945年的1425.6万亩,增加了17.5%。粮食总收获量从1941年的145.5万石增加到1945年的160万石,增加了9.97%。

历史证明,边区粮食新政是中共宗旨意识的具体化,不仅使边区民众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合法利益得到保障,更增强对中共及其政策的认同感,进一步夯实了中共在边区局部执政的社会基础,为我们党度过抗战艰难时期,迎接革命新阶段的到来储备了民心与民力。

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虽遭遇到空前的经济困难,然而,由于党中央审时度势,顺应民众期盼,领导边区政府及时调整公粮征收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从而疏解了矛盾、化解了困局。在此艰难过程中,我们党所体现出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依然对今天有着深刻的历史启示——

首先,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事实证明,惟有始终把人民利益为归依,调整和制定政策,才能得人心、固基础,进而带领人民共度时艰,走向光明前程;其次,必须保持与民众血肉联系,永不脱离群众。要坚持通过调研掌握真实情况,结合实际不断调整政策,使政策充分吸收民意、尊重民智、维护民利;第三,必须正面应对困境,转变思路,寻找出路,在解决困难过程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第四,制定政策和设计目标,都应符合当时当地实际,考虑广大民众的承担能力,不能跨越阶段。

总之,正如亲历者所总结,当年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公粮征收中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因为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体现在所制定的公粮征收政策里,也体现于公粮征收的实践中。所有这些与同期国民政府实施的短视民众利益的粮食征收政策、以及征收过程中盛行的腐败形成鲜明反差。正如国民党粮食部长徐堪在1944年9月的国民参政会上承认的:在田赋管理的“四个阶段——征收、储存、运输和分配——中没有一个阶段不存在着腐败”。一叶落而知秋,这正是国共两党因不同宗旨而必然会导致的迥异结局。

历史发展已印证了这一逻辑,且更在告诫当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牢记宗旨,时刻保持警醒,对人民永怀感念之情、敬畏之心,才能凝聚亿万民力与智慧,最终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韩西芹)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边区粮食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过载栈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抗战时期边区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斗争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动因及启示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