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导学、以诱达思”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曾顺利
曾顺利
摘 要: “分层导学、以诱达思”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设置分层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自学中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断诱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不断反思达到提升自身学习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分层导学 以诱达思 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
一、“分层导学、以诱达思”教学法的可行性
新的课程标准提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就是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为此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在同一个教学班中有考100分的学生但同时也存在着只考30分的学生)思考如何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学校提出了“分层导学、以诱达思”的教学方法,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展开教学的方法。老师经过精选,将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设置成分层次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回答老师精选的问题,老师再通过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精讲,并对学生有问题的知识点设置相应题目进行精练。这样学生通过自学书本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少说甚至是不说,而对于学生不会或有疑问的知识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训练。
二、“分层导学、以诱达思”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层学中“导学提纲”的设置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素材,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例如在电阻与变阻器的导学提纲设置。
老师演示小蜜蜂调音量大小,风扇调速器使用,自制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这些都与电阻有关,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什么是电阻。(教师演示)
1.导体对电流的?摇?摇 ?摇?摇?摇?摇作用叫电阻,用符号?摇?摇?摇?摇 ?摇?摇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摇?摇 ?摇?摇?摇?摇,简称?摇?摇?摇?摇 ?摇?摇,用符号?摇?摇 ?摇?摇?摇?摇表示,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 1kΩ=?摇?摇?摇 ?摇?摇?摇Ω?摇?摇?摇 1MΩ=?摇?摇?摇 ?摇?摇?摇Ω
3.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易懂、易观察的电路图研究你身边的物体电阻是大了还是小了?
实验后的结果:电阻大的有?摇?摇 ?摇?摇?摇?摇,电阻小的有?摇?摇?摇 ?摇?摇?摇
我们把?摇?摇?摇 ?摇?摇?摇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把?摇?摇?摇?摇 ?摇?摇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那你觉得是导体好呢?还是绝缘体好??摇?摇?摇?摇?摇?摇。
要是有人触电了你要不要救他?要救你打算怎么救?
活动:刚刚研究了物体有的电阻大有的电阻小,那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课本92页实验探究。
猜想:电阻大小可能与?摇?摇 ?摇?摇?摇?摇有关。
要验证这些猜想,按照课本P92图15-2所示的电路,实验中通过观察?摇?摇?摇 ?摇?摇?摇反映电阻的大小。
需要的导体编号如右图。本实验应采用?摇?摇?摇 ?摇?摇?摇法。
a.铜丝b.铁比c.镍铬d.镍铬
本导学提纲的处理上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书本25分钟完成并投影出学生答案,让学生讲评就可以。这样不仅完成了知识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更强调在实际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是对科学求知欲、科学探究勇气的培养,让学生要能读书而不只是能读书。
(二)基础知识的全面检测与过关
本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将学生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巩固训练引导说明。
思考:1.做完以上实验时,大家能否回答出一开始的演示实验小蜜蜂调音量大小,风扇调速器使用,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这些都在调什么呢?
2.一根导线的电阻为R,对折后接入电路,它的阻值变原来的?摇?摇?摇?摇 ?摇?摇;若把它均匀拉长一倍,则它的阻值变为原来的?摇?摇?摇 ?摇?摇?摇。
3.家里用的白炽灯灯丝如果断了,有时摇一摇又会重新接上,接上后会更亮还是更暗
4.你觉得家里的灯泡是刚开灯时容易烧断,还是工作一会儿后容易断呢?
通过这些题目练习和学生的分组讨论,诱导学生有较高的智力投入,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深入领会和掌握探究的学习过程,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技巧,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体会到探究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乐趣。爱因斯坦曾说:“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可见成功与失败过程都是学生非常需要去感受的。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合作中竞争,即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加讨论,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学生机会和权利又赋予了他们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在合作竞争中,能促进组员间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更重要的是不再让学生只会埋头苦读苦思苦想,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生不仅分层掌握了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学习努力思考,从书本上静态的知识引申到了生活中,特别是老师每天上课中都在用到的小蜜蜂调音量大小,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确实有用,物理就在身边。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与现代科技联系在一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及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三)以诱达思
“以诱达思”,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不同方式的诱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但要让学生思考什么问题呢?
1.让学生思考学习目的:一有考试结束,经常听到老师和家长交流时夸这个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只要他能认真一点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我也一再地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都很聪明,却对学习不在意,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呢?而作为老师我是先教书好,还是先育人好呢?我想所有老师都是有共同观点的,那就是先做人而后才学习知识。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以心换心的交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定好学习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学习动力。
2.让学生思考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才可能提高学习速度与学习效率。老师应该诱导学生思考总结一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思路。也应该让学生总结每一块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如力学要注意画力的示意图;电学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同学力求做到“四会”:会表述:能正确地叙述并熟记概念、规律的内容,明确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重视画图和识图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表述的。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明确欧姆定律应用于某一电阻还是整个电路。另外必须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能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3.让学生学会反思:美国的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在两个玻璃瓶中一个装5只苍蝇,一个装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光亮的地方,而将开口朝光亮较暗的一方。几个小时后,科学家们发现,5只苍蝇找到了开口的一端跑掉了,而5只蜜蜂在撞击瓶底无数次后全部死在玻璃瓶里。这是为什么呢?研究分析:按照蜜蜂的生活经验,它们总是认为有光源的地方就有出口,所心每一次总是全力以赴地冲向光源方向,即使是冲在前面的同伴经过几次撞击终于殒命瓶底,它们也不假思索地前赴后继。而苍蝇没有这样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几次在瓶底碰壁后,它们改变了单一的线路,终于在瓶口找到了出路。可见思考不仅是思考现有知识的结构并掌握现有知识,更应该思考这些经验知识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是否需要改进,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知识。
可见由于学生水平的分层、知识难度的分层,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分层处理,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处理,从而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在分层教学中又不能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以设置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从而在不断的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苏明义.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7,12.
[2]游惠松.《诚悦立人》[M].人民出版社,2013:36.
[3]周金虎.教师如何写教育反思[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