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自然灾害教育及灾难影视视听的应用
2015-09-10董彦军
董彦军
灾害面前的无知是人类最大的灾害。1995年,山东郯城地震带发生5.4级地震,房屋一间未倒,但波及地区跳楼至伤亡者达数百人。汶川地震,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师生在地震发生后,从不同教学楼和教室全部冲到操场,仅用时1分36秒,师生无一伤亡,而学校教学楼全部倒塌。这是由于学生平时接受了很好的安全教育并进行了多次避灾演习。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防灾减灾教育中必须把中学生列为重点教育对象,有效利用中学地理学科的独特优势,将防灾减灾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内容融入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良好的防灾减灾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灾难影视视听教学手段实施灾害教育,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灾害教育的可行性
1.地理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防灾减灾的情感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行为意识。中学地理教学使学生适应地理科学观念,在人类与灾害之间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通过积极开展地理研究和实践活动,在帮助学生理解灾害发生机制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灾害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性。比如:1998年长江发生的特大洪水,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破坏长江中上游的植被,因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俱下,使湖泊蓄水、防洪能力骤减。
2.视听教学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手法新颖,细节生动,防止地理知识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讲“火山”之前,先放一段火山爆发时的影视:乱石飞天、浓烟滚滚,十分壮观。学生就会见其形、生其疑、发其思、探其果。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分布有规律吗?火山爆发破坏力巨大,那么,它只有其害而无其益吗?等等。
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灾害知识(人教版)见表1与表2
表1 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灾害知识
表2 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灾害知识
三、有关自然灾害的经典影视资料参考
1.地震类:《洛杉矶大地震》——全景式展现洛城地震灾难;《加州大地震》——描述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大地震。
2.火山类:《火山爆发之天摇地动》——加州滑雪度假圣地天使湖火山爆发;《超级火山/真正末日》——美国黄石公园火山喷发导致全球灾难。
3.气象类:《龙卷风》——开创重视觉奇观而轻故事情节的灾难片先河;《龙卷风暴/天怒》——龙卷风袭击德国柏林的同时袭击美国芝加哥。
4.洪水类:《水啸雾都/洪水风暴》——洪水淹没伦敦;《大洪水:救救我孩子!》——真实故事改编,野营儿童遭遇洪水。
5.海难类:《完美风暴》——风暴完美,人类顽强;《泰坦尼克号》——海难的史诗巨著。
6.全球危机类:《地球风暴》——小行星撞击月球威胁地球;《太阳危机》——太阳枯竭,人类挽救。
四、影视地理视听教学的注意事项
1.注意视听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影视地理视听教学极大地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一堂课适当放映片长5~10分钟的影片资料较为合适。教师利用传统手段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是当前学校地理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注重视听材料的合理选择:视听材料的选择要坚持科学性是基础、思想性是灵魂、趣味性是手段的原则。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适当选材运用。一般来讲,初中生在选材上要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具体直观,使其更好地理解、巩固知识,促进观察力发展和积极思维;高中生在选材上不仅要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而且要注重启发诱导性、独立思考性强的材料,提高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提高中学教师自身防灾减灾素质:地理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形成对灾害的正确意识和价值观外,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富有责任感的防灾减灾知识、能力和行为。因此,教师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明确加强灾害教育的重要性,掌握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教育的程度;其次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及时收集相关时事信息;再次,增强自身防灾减灾意识,积极探索防灾减灾策略,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