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学的问题与剖析
2015-09-10杨玮岚
杨玮岚
在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中有多处运用估算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例题。学生在学习例题的时候,能够理解估算的方法,也能初步感知估算的作用。但是脱离了例题,遇到解决其他问题时,学生就很少用到估算的方法。究其原因,是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很强的估算意识,他们尚未养成估算的习惯。对于他们而言,估算只是作为习题中的一个要求,有要求才有估算,而忽视了估算存在的其他意义。
面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现象,笔者选取了三年级上《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两个单元进行了一些教学策略上的尝试与探索。
问题一:估算的问题怎么提合适?
课本P38的例3。(如下图)
本例题探究的是连续进位加法,教材特别提示了“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作为缓冲,渗透着简便计算的思想,有利于提高计算正确率。在出示例题和提示后,全班30位学生中有28位直接拿出草稿本开始精确计算,只有2位学生考虑到了提示中的估算。如果在学生兴致勃勃地精算时,教师一味地强调“看清楚题目中提示,不急着算”,反而更显牵强。
解决策略:适当调整题目中的提示语
上述例题的出现,对于学生来说,是在延续进位加法的学习过程中,处于“热情期”。一般只要一出现类似问题,学生就会马上动笔算,力求尽快算出得数,解决问题。因此,笔者在第二个班教学此例题时,没有同时出现提示语,而是顺应学生的状态,先按照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流程进行。等到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再出示例题中的提示语,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提示中的估法上。笔者顺势导出:这样估一估,可以起到检查的作用。
本例题的教学重点在于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如果估算的要求能适时地出现,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也能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估算的一个重要作用——检验计算正确性。
问题二:估算的意义怎么体现合适?
课本P44练习九的第4题。(如下图)
一出示本题,笔者问学生你们打算怎样解决,大部分学生都回答说“算一算”,一个微弱的声音回答:“不用每一个都算。”笔者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想法,并鼓励他说出想法。他说:“305-187,只算个位就知道得数的个位一定是8,所以在这里一定连118。”在他的提示下,154,460,586这三个得数都找到了对应的算式,但是还有两组的得数个位都是5,学生似乎刚刚找到了捷径,却又被挡住了去路。
解决策略:连线题可以这样估
与学生一起经历本题的讨论,大家有了共识:类似的题型不需要精确计算,可以以个位为突破口。但最后还剩下两组得数个位都是5,学生又把问题抛了回来。此时,笔者提示他们,能不能也同样地观察一下百位呢?如594-129,得数的个位是5,百位是4,可以确定得数为465。大家表示认同。而900-325,得数的个位是5,百位9-3等于6,得数的选项中没有,马上有学生想到,个位、十位都要退位,所以百位上应该是8-3为5,此时能完成最后一组的配对。
到此,笔者请学生总结了这一类题的解决方法:个位、百位相结合,当然别忘瞄十位。“瞄十位”就是要考虑需不需要退位。
普通的一道连线题,按照传统的教学,就相当于是6道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题,但是通过上述的探讨研究,不仅不露痕迹地把估算思想渗透于其中,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问题三:估算的方法怎么用合适?
在估算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采取的方法策略不同,因此估算的结果往往不一致。这样一来,一道纯算式的估算题就有很多种答案。例如,53×8≈,对于还没有学习“四舍五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估算的方法有:
53×8≈50×8=400 53×8≈53×10=530
53×8≈60×10=600 53×8≈60×8=480
53×8≈50×10=500 53×8≈55×10=550
……
教师们都觉得这样的习题实在太难批改了,而且,如果学生无论怎么解答都是对的,那么就失去了这道题的考查意义。
解决策略:设置情境,考查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第一学段估算教学的具体目标定为“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因此,教师在考查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时,可重点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呈现,减少纯算式的估算题,同时要求学生对估算的思考过程用算式或语言作出解释。
例如,可以把上面这题改编成一道“解决问题”形式的估算题。
题型一:一篇文章4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请你估一估,8分钟能打完吗?
学生比较合理的估算方法是:
53×8≈50×8=400(字),把每分钟打的字数少估了,8分钟也能打400字,所以实际上是可以打完的。
题型二:儿童乐园门票每张8元,全班53个同学去玩,请你估一估,带600元够吗?
学生比较合理的估算方法是:
53×8≈53×10=530(元),把门票的价格多估了,也只要530元,所以实际上是够的。
这样的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又考查了学生对估算方法和策略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避免学生“答案成灾”的现象。
问题四:到底是估算,还是精算?
在学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一单元后,出现了这样一道测试题:
估估、算算,把算式的编号写在合适的位置。
①503+211 ②903-382 ③498+206 ④1000-309 ⑤810-250 ⑥309+257 ⑦98+647 ⑧3700-3000 ⑨1500-986 ⑩821-109
得数小于600:
得数大于700:
在巡视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解决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精算,相当于是在解决10道笔算加减法;另一种是全用了估算,以估算的结果作为依据来判断。但是这两类方法都具有局限性,第一种方法虽然能准确地把握结果,但降低了解题效率,无法体现算法的优化。第二种方法在遇到如第①题:503+211≈500+200=700,而真实结果为714,应属于得数大于700的范畴,光是依据估算结果,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是普遍的,但显然都与本题的考查目标不符。本题所要考查的是对估算结果与真实结果的近似化处理,关键在于“巧算”。
解决策略:各个击破在于“巧”
本题的处理,正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估算和精算巧妙地结合起来。
如第①题,503+211≈500+200=700,少估的结果为700,那么真实结果一定大于700。
如第③题,498+206=498+2+204=500+204=704大于700。
如第④题,1000-309≈1000-300=700,还要减9,得数一定是比700小一些。
如第⑧题,3700-3000=700,直接口算即可。
通过这一题型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同一个问题里,既可以用上估算,又需要精算,但精算之中,同时也蕴含着“估”。针对每一个不同的算式,要学会巧妙地在估算结果与真实值之间进行调适。
总之,估算不仅是一种技能,还是一种良好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学生才能自觉地注意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要让小学生具备初步的估算能力,需要师生一起增强意识,共同努力。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有效的提高。
(浙江省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