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也应“变教为学”
2015-09-10于桓郜舒竹
于桓 郜舒竹
编者按
在“变教为学”的实践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或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适时给予“提升”讲解。事实上,这样的“提升”也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由、自主地开展并完成。
在“变教为学”的实践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或者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适时给予“提升”讲解,这样的“提升”大致有如下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教师对认为重要或者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内容的强调,例如教科书中黑体字标示的内容。第二类是方法的归纳。例如通过割、补、移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三类是重要数学思想渗透。例如转化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第四类是教师根据经验提出“结论式”语句,其目的是便于学生记忆。
不可否认,学习过程中及时反思、总结,从而达到提高认识水平的目的,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变教为学”倡导这样的“提升”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经历并完成。
一、“提升”的误区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提升”的理解存在着几点误区。第一,把复述视为提升;第二,教师成为提升的主人;第三,为了考试而提升。下面来详细展开论述。
第一,把复述视为提升。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数学课快结束时,教师总结重要知识点后,让学生复述,如果学生说得不对,教师会让全班齐读并背诵,甚至还有教师让学生在考前默写数学知识。例如“方程”一课教学时,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方程,但到下课前,学生仍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方程,于是教师很着急,让全班学生齐读“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并一一复述。这种复述背诵只是在学生不理解知识点的情况下的死记硬背,并非是知识和思维的提升。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看来,脱离思考性行动的知识是死的知识,是毁坏心智的沉重负担。因为它们是伪知识,是自我欺骗的毒药,并成为理智发展的最强大的障碍。[1]这种脱离思考性的行动知识不仅不会对儿童身心发展带来益处,反而会对儿童成长带来阻碍。
第二,教师成为提升的主人。如在“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快结束时,教师看时间快到了,急急忙忙地帮学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只与角的两边张开程度有关。”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来看,儿童主动、自发地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要放手让儿童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经由动作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2]因此,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完成,那么提升的环节,教师也同样不可代替学生完成。教师代替学生提升,仅为教师理解,与学生是否能提升、是否真正理解知识无关。所以教师不应成为提升的主人。
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总想告知学生一些东西,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如果不提升,教师不放心。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教师的主体性应该放在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上。教师在课堂中要扮演成帮助学生领悟知识的启发者,不是知识的告知者。正如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第三,为了应付考试将“提升”简单化。考虑到教科书中一些知识点是期末考试的考点,不少教师习惯于将之单独拎出加以“提升”强调,总担心不这样做,学生不会。可以说,这种简单应付考试的“提升”是教师对“提升”认识的又一误区。这种“提升”往往只是一种应试手段,主要形式也是以教师的单项讲解为主。其实,教师不妨把“提升”理解得宽泛一些,提升并非只有教师给学生提升,还有学生与学生间的互相提升。“变教为学”的课堂中倡导教师要少说话,让学生通过多节课的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小组合作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探讨、切磋,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实现“生生提升”。所谓“生生提升”指的是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之间思想发生碰撞,共同领悟知识深层次内涵的过程。“变教为学”的课堂中,倡导“生生对话”,在学生与学生相互对话的课堂中,即使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提升,学生之间的“生生提升”也同样可以实现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与高水平的领悟。
二、国外教师如何“提升”
为了了解国外小学教师的教学情况,我们分别对瑞士小学教师Ramona Signer、日本小学教师Hiroyuki Fukuzaki和Saori Sakaoka做了访谈调查。
首先是瑞士小学教师Ramona Signer,访谈的问题是:“在瑞士小学课堂中,教师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哪些内容?”“教师在一节课结尾时总结知识点吗?”“为什么在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安排游戏、唱歌等活动而不是凝练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呢?”瑞士教师的回答归纳起来大致如下:“最后一个教学活动有合唱一首歌曲、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布置作业、把椅子围成一个圆圈坐,写一句对课堂的评论、再次讨论课程开始的问题、在课堂结束时举一个新的实例、基于课堂内容做游戏。教师会在下一节课的开始重复(Repeat)上一次课的内容。瑞士小学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看作一个过程(Process),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并不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因此,不强调一节课结尾总结和提升知识,也没有提升的必要。”
在对日本小学教师Hiroyuki Fukuzaki的访谈中,日本教师以“对称”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了介绍。在教学“对称”一课时,他以英文字母“A”和“S”为例,先让学生观察字母特点,再让学生把其他的24个字母分类,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点,然后说说身边周围还有哪些东西具有相同的特点。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他的做法是让学生写出这节课掌握的东西和感想(如图1)。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写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作对称图形”这样“结论式”的语言。日本教师教学“对称”一课,以英文字母为教学素材,把英语课堂中的字母引入到了数学课堂中来,这个过程可看作数学学科与英语学科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图1 “对称”课堂结束活动
另外一位日本教师Saori Sakaoka的做法也是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写出感受、所想、发现等等(如图2)。活动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竞争,每一个学生可根据上课情况,“自由、自主、自信”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这一任务。同时他还增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写出下节课的目标(如图3)。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没有停留在学生对一节课的认识上,还对下一次课学生想学什么进行了延展。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关注当下,也要着眼未来。
图2 课堂结束前活动
图3 课堂结束前活动
在英国,教师没有固定的讲课方式。但据一篇英文文献记载,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学中,一节课要包含如下步骤:教师展示;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适合的实践练习(Appropriate Practice Work);基本技能的巩固和练习;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探究性工作(Investigational Work)。[3]一节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探究性工作。这里的探究性工作是开放式的解决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定义问题并解决。例如,学生问:“探究用多少个小正方形可以铺满大钉板?”学生需要注意正方形的边与板子的边平行,以及正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位置摆放。
不难发现,国外的小学课堂极少有教师在课堂结尾进行提升。无论是瑞士、日本,还是英国的小学课堂,结尾大多为开放式的(Open-Ending),国外教师“提升”的做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点。引领学生写感想;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写出下一节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问题,用问题提升,促进学生的“高阶思考(High Order Thinking)”。一节课后,国外教师并不总结出一句话、一段话、一个公式,也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儿童的课堂表现、学习感受、身心发展、反思能力、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等。
三、通过“问题”进行“提升”
“变教为学”倡导教学是过程性的,它的主旨是把以教师“教”的活动为主的教学,改变为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4]因此,“提升”也应“变教为学”。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位置与顺序”一课时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以童话故事为背景,第一个任务是让学生帮助小兔、猴子、小猫、小鸟安排住处,将它们的头像贴在各自的房子上(见图4)。要让它们能够吃到最爱吃的东西,并且方便到你家做客。任务二是利用“上下、前后、左右”所学方位分别小组交流,描述小兔、小猴、小猫、小鸟所在位置。从你家分别去小动物家应该怎样走?任务三是你家要在明晚六点举办聚会,想邀请小动物们都来参加,怎样发出礼貌的电话邀请?从各个小动物家到你家怎么走?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组内交流,再班级展示。
图4 位置与顺序
“变教为学”方式下“位置与顺序”的教学是过程性的,以学生各式各样的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始终,让学生经历感知、思考和交流并逐步感悟的过程。学生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体会“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提升贯穿于学生的活动之中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不同思想的碰撞,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沟通能力、倾听他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一堂课结束时教师抛出问题:“在中国古代,东晋僧人法显在访问印度乘船回国时,大海漫无边际,无法像我们今天一样通过数格子来定位,你能想出其他的好办法帮助东晋僧人回国吗?”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在“生生提升”的基础上,课堂结尾引领学生迈向更深一层,帮助学生提升。一方面,为后续学习“认识东南西北”做好充分的铺垫;另一方面,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课下利用更多的学习资源,尝试解答数学问题。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教学更多“重结果”,其指向的主要是应试。而“变教为学”的课堂中强调“重过程”,即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活动,让学生感悟思想和方法,提升智力水平,学会学习。因此,“变教为学”视角下的课堂提升不仅要摈弃那种让学生简单复述(背诵)概念的做法,而且还应杜绝教师越俎代庖式的简单归纳,重视通过“问题”进行“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还应将传统课堂中的“师生提升”转化为学生活动中的“生生提升”,这样的“生生提升”是课堂教学中极其宝贵的生成资源,是学生相互促进深入思考的动力,是教师“教学相长,全面育人”的教学素材。因此,教师不仅是“生生提升”的引导者与启发者,还是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培育者。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彭正梅译.民主·经验·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
[2]张景瀚,汪姓国.关于教育学的100个故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
[3]Shuard, H.Mathematices in English Primary Schools[J].Chicago: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84(5).
[4]郜舒竹.变教为学需要“自然、自由、自主”的课堂氛围[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6).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