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2015-09-10宫文英
宫文英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对语文老师来说,其要把更多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度实际上就是怎样“做人”。新课标中作文指导精神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说通过作文教学,既要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要培养他们“做人”的道理。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这告诉我们写作能力不仅是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表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就写作论写作,应既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并遵循写作教学规律,使语文素养培养和写作能力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陶行知说:“与其把学生当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开发文化宝库和宇宙之宝藏。”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学习过程中只有被动地接受,没有思考。这样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丧失独立学习能力,影响探索动力与兴趣,降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课标强调重视学习过程,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点拨者、引导者,把角色转变好,让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主角。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运用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新课标强调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说,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求异性、独创性。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主题创新。命题作文中,同一题目可以写成不同主题的几篇文章,原因在于对这个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只要能抓住材料中提出的各个因素,从各个因素角度对材料进行整体分析,写出新意应不是难事,多试为之。只有在课堂上多设置这样的题目,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思考,才会有更多创新。创新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想象能力的培养,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合乎事理、情理。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作文创新的主要途径,也是克服思想、思维、思路之定势,打破呆板、僵化之旧模式的主要方法。别林斯基说:“在艺术中,起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鲁迅在创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常常是“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神思飞动、纵横驰骋,没有了束缚、羁绊,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以及自身积累的知识,融为一体,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使作文具有创造性。只有真正发挥好这样的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才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三、在课外活动中寻找写作乐趣
中学生写作感觉无话可说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乏生活经验积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将作文训练融入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理解中,在作文教学中引出生活的源头活水。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陶行知形象地告诉我们,只有让学生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才能积累语言,拓展思维;同时让学生接触大自然,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大自然,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只有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动机和兴趣爱好。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日后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总之,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当前新课改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写作,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充分地、真正地参与到作文活动中,把合作探究职能发挥好,让教师担当好“导演”角色。同时,教师只有平时把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让他们多写、多练、多感悟、多琢磨,作文水平和写作技能才会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资源网.语文课程标准.
[2]中学语文第3册.
[3]《陶行知全集》第4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