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中国的信仰神是佛而不是伏羲女娲

2015-09-10裴靖

考试周刊 2015年39期
关键词:始祖壁画佛教

裴靖

摘 要: 伏羲女娲是创造人类的始祖,但在我国内地众多宗教寺院和礼拜场所,焚香祈愿时面对的形象不是伏羲女娲这两位人类始祖,而是释迦牟尼佛,正是因为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中不断地对其原有宗教文化进行修正,使人民逐渐意识到依照佛法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槃寂灭的境界,因此,对于中国大众而言,对佛教及佛的崇拜是深入人心的。

关键词: 伏羲女娲 佛 信仰

相传伏羲女娲是人类的始祖,相关传说充满了无比神奇的色彩,综合史料上的记载,他们的形象大致是人首兽身,面容相向,双臂相拥,下身缠绕,均微侧身,各一手抱对方腰部,另一手扬起,男手执矩而女执规。男女下半身均为蛇形,互相交绕,男女头之间上部各绘有圆形,象征日月阴阳,日中有三足鸟,蛇尾之下绘月形,月中有玉兔,桂树,蟾蜍。男女日月形象四周,有大小不一的圆点,当系星宿,情态生动,线条粗犷,色泽单纯,幅面缀以日月星宿之像,不仅有空间辽阔之感,而且显示了伏羲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的崇高意味与精神境界。

如果说伏羲女娲是创造人类的始祖的话,那么有意思的是为什么在我国内地众多宗教寺院和礼拜场所,焚香祈愿时面对的形象不是伏羲女娲这两位人类始祖,而是释迦牟尼佛呢?

想要得知其缘由,我想首先要从出现伏羲女娲的那个年代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一探究竟。虽然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对伏羲女娲的文字记载,但在那个朝代频繁更替,社会动荡的年代,他们对当时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力和精神慰藉,对于当下的我们而言,只能是雾里看花,而墓室壁画和石窟壁画则在很大程度上使观察视角得到了延伸,更加生动直观。

获取伏羲女娲可靠形象的第一手资料来源于汉朝墓室壁画,墓室墙壁上的精美壁画就详细记录了关于墓主人的生平事迹。从绘画内容看大致描绘的是墓主人身前在伏羲女娲的保佑下过着衣食无忧,富足奢华的物质生活,精神状态安逸,希望死后能够进入极乐世界仍然能在伏羲女娲的庇护下继续享受安乐生活的故事场景。从汉代墓室出土的盖在棺椁上的帛画上面也绘有对伏羲女娲的图像和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此外,类似于此的绘画在敦煌石窟第285窟的窟顶上也有相关故事内容的记录。

由此可见,墓主人身前在精神需求和灵魂寄托层面而言,对伏羲女娲的崇拜与信仰是不言而喻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像这类绘画有如此高规格壁画的墓穴,一般都是皇室或贵族死后才能享有的高级别待遇,换言之,只有皇室、上流社会的贵族才有更好的先决条件得到伏羲女娲的保佑与庇护。如今,从已出土的汉朝平民墓穴看,大多陈设都相对简单,甚至简陋,几乎找不出与伏羲女娲相关的图像和有价值的线索。由此推断,当时的汉朝民众对伏羲女娲的精神依托更多是可遇不可求的。

试想,当时的平民百姓在现实生活中对伏羲女娲的信仰应该是与当时的政治、社会、宗教密不可分的,面对当时统治阶层的政治利益导向,平民百姓对伏羲女娲等众神的信仰应该是深信不疑的,祈求能在他们神力的保佑下生活能风调雨顺、安康幸福、衣食无忧。但是在那段动荡与纷争的年代使他们始终都逃避不了被战火的洗礼,社会的动荡、妻离子散的痛苦、生活的艰辛让他们精神困苦不堪。大家也许质疑过往日被他们尊奉与顶礼膜拜的众神在哪里,既然创造了人类,却又让平民百姓饱受种种不幸与悲哀;为什么平日大家对众神深信不疑,可是需要得到他们精神度化的时候,他们却又是那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所以,也许当时的百姓们就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既然活着的时候生活都谈不上希望和幸福可言,那么死后到另一个世界又会有什么不同呢,或许,他们会认为伏羲女娲诸神本来就只是保护富人的。

佛教自东汉时期由印度经中亚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以来,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大规模排佛运动,但是为了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它也在不断地对其原有宗教文化进行修正。例如,信教群众在礼拜时,为了适应中国人民的习俗对原来窟龛形制的改变,把中国传统神仙思想引入了佛教石窟,还有儒家思想的渗入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并且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以适应广大的中国信教群众的需求,不仅在中国思想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而且对中国原有的文化、宗教、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教义立足因果与修行,通过佛教教义的实践、宗教、道德进行说教,揭示了生命和宇宙的真相,鼓励信教大众在修行的基础上真正感悟生、老、病、死的苦难,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只要人们消除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就能达到“极乐世界”,使人民意识到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槃寂灭的境界。此外,有关佛、菩萨、诸神的造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甚至很多佛与菩萨形象原形就取材于中国贵族与妇女的形象,温文尔雅的神态使得中国广大老百姓对佛的信仰更加亲民化。汉朝之后,随着不同朝代的频繁更替,统治阶层为了自身的利益与政治主张,对佛教的大力宣传与支持,兴修寺庙,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深入发展,激发了大众礼佛的热情,自觉去佛教寺院与石窟进行修行、礼拜等活动的人数及频率、范围远远高于进入祖庙、祠堂的人数。从此,佛教及释迦牟尼佛深入人心,对中国大众百姓的精神与生活的影响众所周知。

猜你喜欢

始祖壁画佛教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壁画上的数学
『万工始祖』鲁班
华夏始祖
北朝、隋唐壁画
帮壁画“治病”
后稷教稼
《始祖》心魂在 光焰万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