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教为学”意在“立德树人”

2015-09-10郜舒竹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约束规矩交流

关于“教”与“学”的关系,时下有许多说法,比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等等。所有这些说法似乎都是将“教”的含义理解为教师对知识的讲授,把“教”与“学”拆分为两个过程,这样两个过程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把课程教学的目的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变教为学”试图改变这样的认识,把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统一体,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其中“教”的含义并不限于对知识的讲解,“教”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Leading)、诊断(Diagnosis)、帮助(Support)和促进(Facilitating)。把教学的过程理解为学生作为人成长与发展的过程,这种成长与发展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而且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经验的积累、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表达、交流等社会性能力的养成与提升。教学的终极目的并不仅限于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和提高,更在于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变教为学”是把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理解为教与学的统一,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立德树人”的过程。

综观我国小学教育的课堂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过多的约束、繁复的说教、攀比的竞争”,缺少“自由、自主、自然”的课堂氛围,因此培养的学生在自身言行方面缺少“自律”的养成,在知识学习方面缺少“自悟”的经历和经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缺少“自信”的培育。从立德树人的视角看,“自律、自悟、自信”无疑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幸福都是重要的。

一、从“自由”到“自律”

这里所说的“自由(Freedom)”,是相对于外在的“约束”所说的。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针对学生在课堂上言行的约束,通常是以“课堂纪律”的形式出现的,而且不同的教师所规定的“课堂纪律”可能是不同的。比如:上课不许随意离开座位;上课不许随便交头接耳;上课不许做小动作;上课不许睡觉;等等。诸如此类的课堂纪律旨在约束或限制学生随意的言行,进而也就约束了学生的自由,目的是保证课堂的“秩序”。这样的秩序其实是为了教师“讲课”能顺利进行。

在以教师教的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逐渐养成一种类似于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心理,即期望观众“专注倾听、反响热烈”。因此学生所有表现为没有“专注倾听、反响热烈”的言行都会被视为是对“表演”的干扰或蔑视,或者是对“表演”效果的否定。给教师带来的是讲解的挫败感。比如讲课过程中,教师不希望看到下面学生做小动作,因为这样的小动作给教师的感觉是没有“专注倾听”,是对教师讲课的干扰甚至蔑视,直接伤及教师的自尊。再比如,当教师提出问题时,总希望看见“小手如林”的场面,这样的场面给教师的感觉是反响热烈、讲解成功,带来的是讲课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样的心理驱使教师通过“课堂纪律”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约束。违背纪律的学生就要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比如严厉的训斥、通知家长、大量的抄写、放学不许回家等等。长此以往的约束,给学生带来的是“压迫”的感觉。

长期过度的约束还会使一些学生养成“逆来顺受”的习惯,逆来顺受实质就是“欺骗”。在学校教育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一名学生向教师提出申请去厕所,如果教师同意,立刻会出现更多的学生也提出要去厕所。这样的学生或许并不是真的需要去厕所,而是希望“摆脱教师视线,获得短暂自由”。这样的欺骗一旦成功,还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这恰恰养成的是类似于“小偷”的投机心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类似的现象还有,在同样的班级,不同的教师上课,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学生心目中通常会认为有的老师“厉害”,有的老师“不厉害”。在厉害的老师上课时就要“老实”些。实际上就是不同的教师所立的规矩可能不一样,对违背规矩的惩罚方式也不同,这就造成了规矩和惩罚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使得课堂管理方式因师而异。长此以往,学生心目中就会缺失是非观念,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认为所有规矩都是可以通过投机而突破的。因此可以说“过度的约束等于失去了约束,主观的规矩等于没有了规矩”。

“变教为学”期望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逐渐自悟,在客观的规矩下养成自律”。为此,首先需要减少不必要的约束,还给学生言行自由的权力。同时,为了保证课堂的秩序,还需要通过民主的方式建立客观的规矩,而且要明白立这样规矩的道理。比如“倾听时应当安静”,这种“安静”不仅有利于听,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在美国一所学校的过道处可以看到“倾听与安静是用同样的字母拼写而成”的张贴图(如图1)。

图1 美国学校张贴图

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将“倾听时应当安静”这样的规矩客观化,所有学生都耳濡目染,逐渐地就会将这样的规矩变成自己的习惯。再比如,“公共场合应当轻声细语”,因为大声喧哗会打扰他人。诸如此类客观的规矩不仅在学校内适用,在任何环境下都应当遵守。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律的养成。

二、从“自主”到“自悟”

这里的“自主”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生成”的过程,鼓励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对自己的想法自圆其说。比如在“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布置的一个学习任务为:“用自己认为恰当的方式将‘2+2+2+2+2+2+2+2’这个算式写得短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写出了许多不同的方式。如:

图2 学生作品示意图

学生虽然没有写出教师所期望的“2×8”的形式,但是作为教师首先应当关注的是学生的想法,而不是写对了还是写错了的结果。让学生对自己的写法阐述理由,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在“变教为学”的课堂中,除了关注知识的学习,还应当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因此“自主”的第二个含义是,当学生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应当组织、引导学生“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尽可能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指责和说教。

“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倡导“减少师生交流,增加生生互动”,[1]生生互动通常出现在小组交流和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小组交流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之间想法的分享,更重要的是实现“变教为学”所倡导的“人人都有活动”和“人人都有机会”,[2]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小组交流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一言堂”现象,说得好的学生不停地说,说不好的学生没机会说。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出面干预(Intervention),暂时停止对知识的学习。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诸如“什么是交流?为什么需要交流?如何进行交流?”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渐明白:交流的过程不仅自己要说,而且要认真倾听别人说;自己发言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才能,而是对集体的贡献;对别人发言的倾听不仅是向他人学习,而且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在阐述自己想法的同时,能够引用别人说过的原话或者想法来支撑自己的想法,这其实就是对他人最好的赞美。

全班汇报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上台发言的学生说不好,比如声音小或者含糊不清,不能面向观众等;第二是下面的听众不能专注倾听;第三是质疑时语言或者语气带有指责性或者攻击性。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教师同样应当实施干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类似于下面的问题:“站在讲台发言需要注意什么?下面的同学应当怎样倾听?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时,应当怎样表达?”所有这些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在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尊重、友善的道德品质,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社会氛围,提升思考、表达的能力。

道德品质需要养成,能力提升需要活动。养成的过程就是自悟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就是历练的过程。“变教为学”需要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就是给学生道德品质自主养成的环境,给学生自主提升能力的机会。为此,教师首先要减少乃至消灭低效、无效甚至反效的说教。

三、从“自然”到“自信”

“变教为学”需要营造自然的课堂氛围,这种自然的氛围指的是顺应学生学习和发展规律的氛围。“自然”的第一个含义是真实,也就是不作假。在一些公开课伊始,经常会听到有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今天有其他老师听课,同学们应当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这样的言语背后的潜台词是“应当把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这实际上是把教学过程当作“做戏”,教师是戏的“主角”,学生相当于“配角”,需要配合教师把“戏”演好。长此以往,这样的做法其实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害的,学生会逐步形成“作假”的“两面派”心理,养成“欺骗”的习惯。事实上,不管有没有其他教师听课,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应当是一样的,教师应当营造出的是真实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氛围。

“自然”的第二个含义是宽松,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紧张。学生上课时的紧张心理往往源于竞争和攀比的氛围。比如“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这样的语言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催促,另一方面是形成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的氛围。这种氛围无意之中会让学生的情绪感到紧张,情绪紧张对学生的思考是有负面影响的,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害无益的。另外,这种竞争和攀比的做法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将学生区分出所谓“强者”和“弱者”,“强者”渐渐会形成蔑视弱者的心理,“弱者”渐渐可能会失去自尊和自信,也可能会对强者“羡慕、嫉妒、恨”,进而也就使得课堂氛围不和谐。“变教为学”需要的课堂氛围应当是体现平等、友善的。

“自然”的第三个含义是教学过程应当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例,教师通常期望学生能够“说正确、说完整、说流利”。而事实上,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不是短时间里完成的,是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锻炼的。在低年级应当逐步培养学生“敢说”,这一阶段只要学生能够说出来,并且基本能够听懂即可;中年级的学生能够“简说”,也就是能够说得简洁、准确即可;高年级学生可以逐步培养“会说”,也就是能够流利并且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变教为学”的实践中,开始阶段学生做不好或者说不好是正常的现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出培养计划,在教学中容忍学生的做不好和说不好,让学生逐步经历从“不好”到“好”的发展过程。作为教师的一项职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促进”的一个含义就是当学生做不好的时候,能够适时地给予鼓励,让学生充满自尊和自信地继续学习。充分体现“立德需要实践,树人需要时间”的基本观念。

【参考文献】

[1] 郜舒竹. “变教为学”如何应对生成[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4(4).

[2] 郜舒竹. “变教为学”从哪儿做起[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9).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48)

猜你喜欢

约束规矩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马和骑师
女佣的规矩
你懂不懂规矩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华辰是家规矩的拍卖公司”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