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2015-09-10刘俊英
刘俊英
摘 要: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对课文单篇讲解,不考虑一个单元内的几篇不同的课文有哪些联系,忽视了编书者如此安排的良苦用心,使之失去了应有的教学价值。教师必须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并加以熟练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成系统的语文知识。作者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进行讲述,希望可以对广大教学一线的同仁有所启发。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单元整体 教学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把课文单篇讲解,不考虑一个单元内的几篇不同的课文有哪些联系,忽视了编书者如此安排的良苦用心,使之失去了应有的教学价值。因为小学语文的知识内容比较零散,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要学习的知识类型很杂,如果教师不能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教授给学生,就让学生掌握这些大量的知识信息是很困难的。教师必须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并加以熟练应用,才能使原本看起来零散的知识成系统、成版块,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一、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不同阶段的主题
现在的语文教材在编写时会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单元的选编,如有的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主题,有的以选择的文章的题材为归类标准,有的以训练学生写作为主,有的以文章的主题为标准等。根据学生处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学习重点,相应的单元整体教学主题也不同。
当学生处在低年级时,如一、二年级时,学生以识字为主,单元划分时要把更多的要识记的字放在一起,使学生不仅可以认识、记住较多的字,还可以把相似的一些字放在一起对比了解,对汉字的构成规律有更明确的认识。三、四年级的学生比一、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重点有所提升,变成了对语句的理解,此阶段的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就变成了促进学生对句子的推敲和体会作者的情感。五、六年级,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是让学生理解篇章的主旨及体会情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提前预习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法要先让学生预习,感知这一个单元的内容,可以通读课文,可以读懂,将不懂的内容做标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标准不一样:一、二年级的学生读通课文,画出不认识的汉字和词语;三、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读好课文、画出不认识的汉字和词语以外,还要自己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问题;五、六年级的学生除了基本的字词要求以外,还必须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表达的感情等。预习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习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课文理解
对课文的理解不仅包括对基本内容的理解,还要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等深层次的知识。在教师引导下,解决在预习时产生的问题,达到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学生可收获学习后的感受。
(三)领会表达
在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完成课文的基本学习后,学生要能够对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进行领会,包括文章的题材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要学会欣赏文章中的优美段落、好词好句,还可以提出学过课文后的感受,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讨论,提出看法。
(四)口语交流与写作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交流,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说得流利,用词正确,通顺且吸引人听得下去。当口语交流学生已经可以掌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教学生写作文了,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用笔写下来。刚开始时,教师可以给定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开始练习写,一开始的字数比较少,随时间增加字数要求。写好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修改,最后交给教师批改。
(五)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题可以与这一单元主题相一致。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继续巩固,深化理解这些知识并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如学完剧本类的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人物的语气和行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测试
测试既可以是学生自测的形式,又可以是教师出试题,学生解答。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比较适用于教师测试,因为学生年龄小,还不太会自己测试。高年级学生可以自行复习,然后自测,以查漏补缺。年级越高,自测占的比重越大。
以上就是我对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些认识,单元整体教学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众多教学模式的一种,但并不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的唯一一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怀源.单元整体教学的操作流程及实施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1(7):29-31.
[2]张新东.单元整体教学四问[J].小学语文教学,2012(11):35-37.
[3]魏薇.对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J].小学语文教学,2011(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