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动力系统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2015-09-10席娟娟

考试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学习动力语文素养

席娟娟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注重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构建。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等构建学习语文的动力系统,从而使学生好学、乐学,始终充满学习动力,不断获取知识,使语文课堂富有鲜活的生机。

关键词: 语文素养 学习动力 认知驱力 自我增强驱力 附属驱力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加大自主学习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呢?

一、通过认知驱力构建学习语文的动力

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对语文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学习时更有毅力,更愿意钻研,更富有成效,而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比其他学生更渴望获得解决办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是一件比较艰苦的事情,兴趣往往来得快,也跑得快。那么,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语文的兴趣呢?

1.多媒体创设情境。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乐学情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学习场景,唤起学生的积极响应。例如,教《竹影》时,教师可以播放古筝的曲子,在白板上画上一幅竹画;学习《沁园春·雪》时,播放壮阔的北国飞雪,这些都会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2.角色表演体会情境。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见解感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了表象,还很快进行了理解。

3.走进生活体验法。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上街道、走进名胜、走入山川,让他们的身心和语文来一次亲密接触与碰撞,使他们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时,引领学生走上街道,寻找民俗文化;走进历史遗址,感悟历史文化;在民间小吃中,品味美食文化。让语文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才能更好地发掘语文的魅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4.追赶差距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采用分层次布置法。例如:《木兰诗》的必做作业是背诵和翻译课文,选做作业是观看好莱坞动画片《花木兰》,谈谈美国人和中国人眼中的花木兰有何不同。选做作业的难度加大,对学习自主性较强的学生是一种挑战,他们会在挑战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心理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二、通过自我增强驱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动力

自我增强驱力,反映学生要求凭自己的学习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因此,考试是教师的法宝之一。但是,我们应赋予考试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

1.定位考试法。教师提前规划、明确考试范围或者内容,让学生明确考点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做的好处是,明确的考试内容使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学习、准备,从而获取好的成绩和充沛的信心。

2.缺位检测法。在检测课文、文学常识、基本概念的默写或阅读理解的关键点时,留下空缺,让学生思考、探究、填空。这样做既可以明确考查目标,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学生不会产生学习的畏惧心理,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

3.自主测评法。在各类测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工具书,在教师的引导下出题制卷,组织测评,自主阅卷并进行试卷讲评。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明确阶段学习、考试的重点,从而加强自我学习。同时,出题、阅卷、讲评本身就是一次高强度的学习。

当然,要避免使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我们就要把握其中的尺度和分寸。

三、利用附属驱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动力

附属驱力是学生为得到家长、教师或他人的赞扬而学习的心理倾向。学生希望获得教师、家长或他人的认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从获得教师、家长的赞许逐渐转向得到学习同伴的认可,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加注重同伴的认可,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和评价机制的创新。

1.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性格的差异、男女性别的不同,适当进行搭配,把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宜在3-4人左右,应委派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当组长。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学习的信心和乐趣,都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赞许,从而使学生扬起自信之帆,在学海中尽情畅游。

2.多元化评价。评价是构建学生学习动力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恰到好处的评价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评价中应注意,评价方式应讲求趣味性、灵活性、多元性、直观性和及时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接受,真正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化,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

古人说,知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只要教师扎扎实实地搞好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构建,充分发挥调动的艺术,就一定会使学生始终充满学习的动力,使语文课堂充满鲜活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崔其升.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3]林格.教育就是习惯[M].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习动力语文素养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状况调查报告
物理探究性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激发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动力的技巧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