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长卫这样认识“钱”

2015-09-10陈降龙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45期
关键词:顾长卫中国美术馆钞票

陈降龙

近期,人民银行发行了新版百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一个基于人民币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视介——顾长卫当代艺术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展现了人们未曾注意到的人民币的细微之处。其实顾长卫这个系列作品去年曾参与过北京三影堂的实验展,之后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过个展。此次中国美术馆的展览辅以雕塑、视频等形式为观者带来更多体验。

从微观视角来观看百元钞票是顾长卫很久以来一直萦绕在脑中的想法。顾长卫在这些年的创作过程中,有时不得不去思考人与钱的关系,在从容且对于钱有着热情的同时还要保持自己的理性。他希望以一个方式,让钱传递出积极的能量,使它成为一个艺术品,变得价值连城。

人民币既是一种符号也是一个天平,它代表着“什么”也衡量着“什么”,其中各异只有通过观众的眼睛、观众的心去体验深思。谈及办此展览的初衷,顾长卫这样说道:“我想通过100元钞票这个符号去映射出每个人的命运,它跟人的梦想、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微距变化不只是一张小小纸币的变化,他会带给观众一次重新回望和解读自己内心的机会。”

从早年学绘画到电影摄影师再到电影导演,而如今成为当代艺术家,顾长卫可谓是现今艺术圈转型跨界最多的人之一。顾长卫本人在回应这个问题时说:“我不认为这算是一种跨界,它们都是艺术,艺术就是要去关注人、关注情感、关注生活。”著名艺术评论家粟宪庭这样评论顾长卫的作品:“人们熟知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和电影《百万英镑》。同样,顾长卫这个作品用不同的媒介,同样以喜剧方式,说的是一种有关钱的荒唐的故事。”在顾长卫的镜头下,钱已不再是钱。

猜你喜欢

顾长卫中国美术馆钞票
品读文与画
——中国美术馆藏文学插图精品展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角色构建中的叙事张力分析
顾长卫电影中的悲剧意蕴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顾长卫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生命的价值
贾樟柯和顾长卫电影的长镜头调度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