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高校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策略
2015-09-10朱丹丹
朱丹丹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它已经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手段的重要方式,是帮助学生掌握新技能的科目。英语翻译教育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是语言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点,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对策较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逆向思维教学是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当然,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想要科学运用逆向思维策略,就要做好探究工作,明确教育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并实施导入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逆向思维 高校英语 翻译教育 导入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是现代化教育的重点课程,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英语教学能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好对外交流活动。近年来,教学改革理念深入推进,高校英语教学也要适应新课程标准体系,与国际文化交流形式相适应。逆向思维教学法是与传统教学对策相反的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大脑,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就结合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如何将逆向思维教学法应用到英语翻译教学中,突出它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一、逆向思维教学的相关概述
顾名思义,逆向思维就是与原有的思维教学方法相反的教学策略。由于我国民族、世界不同国家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性,使得各种语言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形态、语态上的差异。我们常常习惯于用本民族语言翻译句子,此时的译文就会忠于原文,但是略显生硬,译完的语言不够优美。逆向思维教学方法应用于应用翻译教学之中,能够消除这一弊端,从截然相反的方向翻译原文,使其在实质上与原文更相一致。逆向思维教学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逆向思维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从另一个角度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积极学习的内因。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还有助于学生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实例教学实现英语的交流沟通,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其次,逆向思维教学能够做好创新工作。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的有效对策。所谓的逆向思维又叫做求异思维,敢于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反其道而行之,从问题的反方向进行探索。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逆向思维教学策略,有助于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将翻译与文化沟通结合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解决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逆向思维教学的意义,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角度建立联系,引导学生思考,突出语言的科学教学。
最后,逆向思维能够反映文化特征。现如今,中国正以大国身份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文化交流与英语翻译息息相关,是中外文化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能够加深不同国家之间的了解度,培养相同的认知模式,理解对方国家人口的思维,更加深刻地明确各个区域的风俗和习惯。例如,to meet one’s Waterloo这一短语源于拿破仑1815年惨败于滑铁卢战役,所以该词汇用来比喻“遭到惨败,受到极沉重的打击”。在这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如果翻译者不了解相关的民族文化信息,就容易导致理解上的差异。
二、逆向思维在高校英语翻译教育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逆向思维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下采取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运用时间尚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要想有效实施教学,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注意逆向思维教学法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使译文符合规范。
一方面,逆向思维教学方法翻译出的文章要忠实原文。语言的翻译要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忠实语言的本土化特征。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的时候,必须让学生尊重原文,在其基础上进行沟通。逆向思维只是手段,不是结果,不能为了创新教学方法而开展教育。所以,在译文过程中要坚持原文的思想,保留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体色彩,结合翻译的辅助功能开展译文,确保翻译的文化特征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逆向思维教学方法翻译出的文章要重视含义的解读。翻译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活动,它的特点突出,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的特征,是不同地域、民族、文化背景思维的一种有机结合。不同地区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表达风格独特。翻译工作也要保留其本体化特征,坚持原作的风格,在文化背景范围内进行原文意思的转换,利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并在字面意思、形象含义及隐性意义上进行解读。比如,粽子一词是汉语中特有的词汇,如果翻译者没有注意中国的文化背景,该词的翻译常常令人不解,不能很好地表达出其代表的意义。此时,我们就可以将“粽子”转化为西方人熟悉的“trussed fowl”,特指烹烤前被捆绑的鸡鸭,以此传达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考虑不同地区生活人们的思维习惯,做好语言的交流和沟通。
三、逆向思维在高校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探索
逆向思维教学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属于新的教学手段,教师不仅要掌握逆向思维的含义,还要在教学中做好应用。
(一)省略及省略翻译的应用
英语翻译中常说的省略方法就是指减词法,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将一些词汇进行省略性翻译,把没有含义的词汇减去。换句话说,就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累赘的词语。当然,省略并不是改变原意,是尊重原文的含义进行的翻译。例如,“The desert animals can hide themselves from the heat during the day time.”,这句话就是省略代词it,翻译成“沙漠中的动物能躲避白天的炎热天气”。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就是要沿袭这一原则,将汉语与英语进行逆向思维转换。
(二)文化及文化的逆向应用
英语与汉语在文化习俗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在译文中的原则也有很大的不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一定要重视文化的差异特征,考虑文化的具体意义,从风格、方式上做好翻译工作,将原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逆向思维的翻译方法就是多方面考虑翻译的主要内容,利用文化反映出语言的内涵,表达中心思想。对此,学生要充分了解英语使用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习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要注重扩展学习。
(三)正反方向的逆向思维应用
逆向思维中最重要的一种转换方法就是正向与反向思维的转换,由于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语序变化、正反思维的转变就显得极为重要。使用英语的国家的表达方式相对委婉,中国的汉语则更加直接。因此,在译文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义轻重的转换,考虑清楚正反方向的翻译。The First Blood常被译成“第一滴血”,但是其原意体现着文化的背景,是the first success in a contest的缩写,确切的译文应该是“初战告捷”。针对这种正反向翻译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灵活调度学生的大脑,将文化内涵进行转换,并探讨国外语言的表达习俗,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翻译问题,做好逆向思维教学。
四、结语
在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变得尤为重要。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沟通的基础,更是成为高校教学的重点。逆向思维教学方法是新的教学策略,它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转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英语翻译教育中加以使用,还能够使译文变得更加严谨,在不改变原文含义的基础上,突出语言的优美性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育一定要做好逆向思维教学,突出它的优势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蔡爱春.逆向思维在高校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微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7:149-150.
[2]况芳艳.高校英语翻译中的逆向思维探析[J].海外英语,2011,07:38+50.
[3]周道凤.功能翻译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策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63-165.
[4]郭圆达.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211.
[5]杨森林,王立弟.多元化翻译教育体系初探[A].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2005:8.
[6]解学林.加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01:112-113.
[7]陈雪莲.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之浅见[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8: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