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教学方法,提高中医院校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2015-09-10汤轶波王谦潘彦舒张宇忠
汤轶波 王谦 潘彦舒 张宇忠
摘 要: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高效的实验教学效果会大大加强学生对病理学理论的掌握。改善病理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提高病理学理论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病理学是一门紧密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虽然相较普通西医院校,中医院校在病理学的课程及内容设置上有自身特点,其在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
在病理学教学模式中,常规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方式,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是有效补充,高效的实验教学效果会大大加强学生对病理理论的掌握,在教学活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校,通常是每两周进行大约八学时的理论教学,结合一次两学时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主要是切片教学结合大体标本,其中有一次为动物实验操作。笔者就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各位病理学同仁们探讨。
在我校的病理实验课唯一的动物实验即为病因学及发病学,目的是观察肝脏解毒功能,了解肝屏障作用。实验采用同组两只大鼠,麻醉后按0.1ml/100g体重的标准分别通过下腔静脉或门静脉给予1‰硝酸士的宁溶液。硝酸士的宁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可以使得脊髓高度兴奋进而发生肌肉痉挛,动物表现全身肌肉强制性痉挛甚至由于呼吸机麻痹而死亡。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的要点即两组不同给药方式的动物从给药后到发生痉挛的时间。实验成功组的结果类似,即下腔静脉给药组的大鼠在几秒钟之内就出现强烈的肌肉痉挛,出现胡子翘起,尾巴硬直等典型表现;而门静脉给药组动物几乎均未出现痉挛现象。通过这一实验现象的差别,学生能理解药物在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后,首先通过肝脏的解毒,生成无毒物质,进而直观地了解肝脏屏障的强大功能。通常来讲,实验到这里也达到预期效果,可以结束,但教师此时也可以再补充操作一步,给门静脉给药组动物两倍以上或更大剂量的硝酸士的宁药物注射,再观察该组动物的表现。这时学生会发现,门静脉给予更大量药物后,大鼠出现和下腔静脉组大鼠相似的表现,即出现强烈痉挛。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在于肝脏屏障的解毒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给药量超过肝脏的解毒功能时,一些未被肝脏代谢解毒的药物成分会通过体循环进入全身,进而出现毒性反应。通过这一补充实验,学生进一步理解肝屏障功能的有限性,即对知识要点有更全面的领会。
在以切片教学为主的实验课课堂,笔者有一些体会。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实验课的规划一般为先进行大约15分钟左右的视频教学,借鉴一些外校制作得比较好的教学视频,对本次课的主题内容进行一次总体性介绍;通过视频教学,学生会温习理论课内容,这对后续的切片观察有利。紧接着第二阶段,就由教师对本次课的主题切片进行演示,包括从对切片来源、镜下病理变化的介绍。而对镜下病理变化的介绍方面,教师会从低倍镜下、高倍镜下详细讲解。通过第二阶段教师的讲述,学生对整张切片基本比较了解,然后进行第三阶段的教学,即由学生独立观察切片,找出其中典型的病理变化。客观评价三阶段教学的特点,有优点也有局限性。优点在于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述,学生在进行第三阶段的自主观察时比较有头绪;但局限性在于由于教师已经观察演示过,部分学生在自主观察时就会依葫芦画瓢,不动脑筋,把观察切片当做简单而机械的重复,达不到教学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近期的实验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在实验课开始后,先常规进行第一阶段的视频教学,紧接着对本次实验课对应的理论课内容进行简短的概述,对本次实验会涉及的病变稍作详细讲解;在此之后,我们跳过第二阶段,即教师对切片演示,直接进入第三阶段,即由学生开始进行独立观察。在这部分教学活动中,取消教师演示并不意味着这部分教学活动不重要,而是改进教学方式,把教师从讲台上“请下来”,走进学生中,和学生一起观察。下面以一具体的课堂实例和大家探讨。
在“炎症”的实验教学中,观察的切片为阑尾的急性蜂窝织炎。在学生观察切片之前,先不告诉学生这个切片的组织来源,而是请学生结合肉眼,显微镜观察,给予初步判断。在这里教师可以逐步诱导学生,比如肉眼能看到此组织来源于某有腔脏器,而通过低倍镜观察会发现其结构和肠腔相似;但通过高倍镜仔细辨认则发现,此组织的空腔比较狭窄且不规则,腺体少但淋巴组织丰富,环绕固有层分布着大量淋巴小结,而这是阑尾的最显著的组织学特征[1]。课程进行到这里,标本的组织来源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独立观测,认真思考,找到每一个特征点,兴趣很容易被迅速激发。接着,请学生自己观察,找出该切片的病变特点,在这里,教师可以结合组织学图片库,将正常阑尾的组织结构图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以便学生进行直观比较。很多学生进行到这里,都能发现一些特点:在阑尾的肌层,肌纤维之间出现很多炎细胞的弥漫性浸润,使得阑尾肌层呈现一种蜂窝状的结构形态,到这里,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给出一个初步的病理诊断:阑尾蜂窝织炎。此时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给学生足够的信心,但同时要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回顾蜂窝织炎的形态特点,再观察出现在肌纤维之间呈弥漫浸润的炎细胞具体为哪种炎症细胞?这时候学生就进入细观察阶段,通过高倍镜仔细辨认,很多学生都发现大部分炎细胞体积较小,呈圆形,且均具有分叶核,核分叶从两至五叶不等,胞浆染色呈嗜中性染色,此即为嗜中性粒细胞的典型表现,此时对整张切片的观察可谓较全面。这时教师继续进行引导,请学生观察在炎细胞群里面,除了数量上呈绝对优势的嗜中性粒细胞外,还有什么炎细胞?很多学生通过仔细辨认,发现有一些细胞胞体较嗜中性粒细胞稍大,胞浆染色偏红,呈嗜酸性染色,胞核一般分两叶,此为嗜酸性粒细胞的典型表现;还有学生发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细胞。由于省略了第二阶段的教师演示,学生自主观察切片的时间更多,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在学生之间巡回走动,随时做集体讲解或个别指导,整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很高。课后与学生交流时,很多学生表示,他们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并且认为学习效果更好。
综上,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增强对课堂教学,甚至对后学的临床教学都有积极意义,需要教师大胆创新和尝试。
参考文献:
[1]郭顺根,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