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5-09-10高晶

考试周刊 2015年56期
关键词:质疑思考想象

高晶

摘 要: 中小学阶段是开展创新教育的最佳阶段。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的能力要靠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发掘。本文从自学、思考、创新,质疑、提问、创新,探究、尝试、创新,以及想象、兴趣、创新四个方面阐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创新能力怎样才能有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

关键词:思考 质疑 探究 想象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教育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人才的竞争。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和今后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体现了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中小学阶段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期。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的能力要靠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发掘。由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因此体育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现我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谈谈做法。

一、自学、思考、创新

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学过程是指学生以自我为主体自主能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创新必备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合作自学可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和平等的创新机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使智慧得到撞击,使认识得到提高,使隐性知识规律得到显性呈现,同时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并且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就是在训练自主学习技能,使之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增强。有些教师认为先讲解示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无用功”,避免“耗时低效”。同时应看到依靠讲解示范得到的“高效”是以牺牲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和独立发展等创新机会为前提的,是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的。学生自学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看似无用其实正是在这里孕育创新的萌芽,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尽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新提供机会。如在篮球的抢打课中,我先不讲解示范,而是让学生两人一组分散在篮球场内,一人运球,另一人想尽办法用手抢走或打掉对方的球,然后提问怎样才能抢打到球?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球?抢打球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思考、体验、感悟后得出:对方运球过高、球速慢、注意力分散等情况是抢打球的最佳时机,而要使自己的球不被抢打就要用身体护好球、低运球、球速要快,等等。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导,通过练习反馈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质疑、提问、创新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唯此,才标志着真正的进步。”

有位名人曾说:“质疑……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使少年儿童在认识活动中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发明和创造活动,开发少年儿童的认识潜能,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这为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奠定了基础。”创造性学习对学生来说,不在于这个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曾提出过,而在于这个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对学生来说是否是全新的。如有一次我教学生学习以右手为例的行进间低手投篮时有意把先迈右脚说成先迈左脚。徒手练习几次后,有学生质疑:“老师,这个动作不协调,做起来特别扭。”对此,我立刻给予肯定,并鼓励这名学生探究正确的技术动作。经过比较充分的思考与尝试,学生提出了先迈右脚。成功的喜悦唤起了学生新的创新欲望,当有学生提出先迈左脚可用左手投篮时,则无异于发现新大陆,体验到不断超越的兴奋。试想,上述练习若老师不将学生置于质疑的“十字路口”,过早地给出正确的答案,将会泯灭多少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敢想、敢问、敢说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环境。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才能有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

三、探究、尝试、创新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结果,还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实验三个环节进行,其中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中心环节,在有些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只提要求,不教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例如教学后滚翻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前滚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尝试后滚翻。游戏“三人行”在规定的距离内三人并行,其中一人双脚不得着地,方法由学生研究讨论。又如在一节绳趣课上,我宣布本次课就是利用跳绳进行体育活动,内容、方法、形式可以自己选择,结果学生利用跳绳创作出许多新的玩法,有的把跳绳缠好做投掷物,有的作为拔河绳,有的放在身后做揪尾巴的游戏,还有的做“踩龙尾”、“抖龙鞭”,等等,各种方法层出不穷。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探究、尝试、创新的自由。更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开发课程资源、深钻教材、吃透学生、精选教法,充分挖掘出、利用好可供学生探究的学习内容,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中,引导学生探究尝试,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想象、兴趣、创新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新起端于想象。”想象是通向创新的翅膀,是创造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作出新的动作。只有想象才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事物,再通过思考、尝试、探究,从而创作出新的事物。要让学生主动想象,首先要激发、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主动进行探索活动的心理基础,是发展想象力,开展创造活动的内部动力。教师要采取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启发想象。如跳远时,在踏跳板前拉一根高度适度的橡皮筋以引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拉与不拉的场地分别进行跳远远度的比较,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会启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练习的情绪更高涨。又如教学实心球时,如果只让学生随着口令机械地重复练习,学生的兴趣很快就会消失,但如果启发学生丰富想象,那么“炸碉堡”“头炸弹”“空投物资”的创举会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其次,要从直观入手,注重体育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丰富学生的动作表象,因为积累的表象越多、越清晰,想象出来的事物就越丰富。同时,学生对想象出来的新事物有较强的表现欲,会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充分发挥潜能,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条件把自己想象的动作展示出来,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堂体育课所能解决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可急于求成,要多动脑子想点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多渠道、多方面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心扉,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全面打好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叶青.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9.12:100.

猜你喜欢

质疑思考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