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2015-09-10刘新文
刘新文
摘 要: 是否有真情实感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是一般中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最头疼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作者认为可以采用叙述亲身经历、多用细节描写、写清人事要素、还原生活真实和景物渲染氛围等方法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作文评价的重要标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只有真正动了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但是,综观学生的作文,大多是贴标签式的编故事,或违背生活的真实,或内容空洞,或无病呻吟……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中学生的习作,往往是青少年真挚感情的流露,这种真情实感能否伸向情感体验的深处,能否打动读者,能否使读者产生共鸣,往往是学生作文成败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呢?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
一、叙述亲历法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反之,脱离了生活,对所写之事感受不深,文章的感情就会平淡乏味,虚假失真,甚至消极低沉。因此,在构思过程中,可尽量从亲身经历的生活中认真回忆,筛选素材,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从而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同时,叙述时最好采用第一人称写。《我发现爸爸老了》是一篇优秀的学生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
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待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也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
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
二、细节写真法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芒”。细节是情感的催化剂,生动感人的细节,最能传达作者的深情厚谊,最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抓住人物的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小神情、动作及微妙的心理活动,进行精雕细刻,最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例如中考满分作文《吃肉》的片断:
“妈,你也吃。”我将一块稍瘦的肉夹给她。“妈不吃,妈不吃。”说着,她又将肉夹回我碗里。我不再说了。吃掉那碗肉,我倒在床上就睡。
隐隐约约,我听到了什么。半睁开眼,看见妈妈正在用饭团去刮肉碗壁上的油。
细节中荡漾着浓郁的亲情。“吃肉”这个行为,既说明了“我”贫困的家庭境遇,又串联起前后两段生活,更验证了流动在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在相濡以沫的日子里,父母关爱着孩子、孩子体贴着父母及妈妈“正在用饭团去刮肉碗壁上的油”这些细节,虽然着墨不多,但内涵丰富,感人至深。
三、人事要素法
在写作过程中,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把记叙文六要素中相关的人事要素写得越具体越好。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比如简单说某一件事,听者不一定会信,但是如果把这件事中人物的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特别是经过),说得具体翔实,说得有鼻子有眼,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那么别人就会相信。《为自己喝彩》是泉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的:
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爱》,心无旁骛。忽然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矮矮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秆、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对自己的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
这个开头,把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想些什么等,都通过对话介绍出来,所以给人真实的感觉。
四、生活写真法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种实话实说、用朴实本分的情感使读者感动的写法,就是生活写真法。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有生活气息。用生活语言,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写作时运用此法,选取自己感受最深和最真切的材料写,有了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使文章富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如《铭记父爱》一文的开头充满深情:
生活的重担压弯了父亲的脊梁,但没有压弯父亲的信念;生活的苦难染白了父亲的双鬓,但父亲那颗跳动的心依然鲜红。为了生活,父亲仍然每天忙碌着。
考生从父亲弯了的脊梁、花白的鬓发里体察到了生活的重压和苦难,理解了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下岗后的苦衷和埋在心底的对生活的热望,字里行间既有对生活重压下艰难度日的父亲的理解,又有对父亲顽强支撑家庭困境的礼赞,从而奠定全文深沉的情感基调。
总之,使文章有真情实感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胆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积累情感,提炼情感,表达情感;同时擦亮尘封的眼睛,观察高山流水,感知风花雪月,体验世态炎凉,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动情点,发现、领悟人间真情,就会写出更多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