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课堂提问技巧
2015-09-10戴远文
戴远文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当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真正达到课堂高效,从而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激趣方式 提问技巧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它主要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让学生普遍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的提问能驾驭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既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使学生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和享受,从而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应多多关注课堂提问的技巧。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每堂课的问题时要注意发问方式和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提得有价值能发人深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兴趣,注重词句技巧的运用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可以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心理上的一种“矛盾”。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矛盾”(问题)时,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例如教学《背影》一课时,文中出现“父亲过铁路买橘子一节”,若教师随便发问:这一环节体现了什么精神?那是非常没意思,令学生乏味的。如果教师能抓住连续的动词做文章,让学生把握:“蹒跚”、“探”、“攀”、“缩”等词所表达的感情,就具体多了。顺着这些往下体会,学生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词汇,却能充分体现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细微且有趣味,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简单且饱含感情,以动写情更感人。
二、出其不意,注重问题设计的引导性
课堂的提问直来直去,启发性差,假如我们把问题用“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让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跳跃”起来,这样一定可以回答问题。
如在《社戏》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尾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问:“罗汉豆真的很好吃吗?”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好豆”在这里该怎样理解呢?又如:李老师紧张工作了一天,下午放学时刚宣布完下课,王影飞似地跑到她面前“抢”过她手中的讲义就向办公室跑去,“抢”字又体现了什么呢?到这里,经过老师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罗汉豆的好吃自然理解了。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且能达到“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培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难易转换,注重不同层面的挖掘
老师要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乐于接受。
如《再塑生命》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你认为沙莉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学生马上可以答出:“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艺术家,有爱心、耐心的老师。”接着问:“你认为海伦是一位怎样的学生?”学生会回答:“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再塑生命’这一题旨的?”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最后,教师就顺延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呢?”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怎么会困难呢?
四、灵活学习,注重设问技巧的妙用
优秀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所体现的哲理上。他们会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际生活中。就像高尔基,他笔下的海燕是怎样的?它不只是单纯地描写海燕,而是巧妙地通过对海燕的描述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同时号召人民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要将革命斗争进行到底。
再看《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只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故事吗?不,它是要通过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现实生活中骄傲自大却不被看重的人大有人在。要怎样看待呢?这样一层一层地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可以得出结论:只要像愚公那样,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坚持奋斗,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只要谦虚做人,就一定可以实现所有愿望。这样学生的思想就不会被课文的圈子所束缚,把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就会有新发现、新感受。
五、关注情感,以“情感”因势利导
有效的课堂提问少不了教师“动之以情”。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自己的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有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这样才能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学生才会抛弃思想顾虑走进老师的思维中。
如讲授《散步》一课时,可以通过情感熏陶设计问题。如:先播放体现亲情的音乐,提问:同学们从中听出、悟出了什么?音乐和文字的有力结合,本身就会催化学生的感情思维,再加之这样的题目引导,效果肯定差不了。最后我让学生用名人名言总结感悟亲情,起到了深化主旨的目的。(举例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经历的平凡的日子里,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转瞬即逝的一幕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久久回味,从而更爱家人,更珍惜亲情,珍爱生命。)
六、关注全局,让学生全面成长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全方位兼顾。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既让优等生“吃得好”,又让后进生“吃得饱”,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换不同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地展现自己。
如教《我的老师》一课时,可以因人而异,对差一点的学生提问:“我的老师是谁?我们之间经历了什么事情?”中等水平的学生可回答的问题:“表达了对老师怎样的感情?找出表达感情的句子进行赏析。”有能力的同学思考:“你将怎样将这种感情进行深化和延伸,结合实际例子加以阐述。”
整堂课的教学气氛活跃,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表现的机会,都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教学是无止境的,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是潜力无穷。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课堂提问的技巧,注重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