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如何从师学艺
2015-09-10廖纪元张俊清
廖纪元 张俊清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引导。由此可见名师引路的重要性。那么,作为新教师,该如何从师学艺呢?
一、拜师学艺
拜师学艺是最传统的做法,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之,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新教师要多方了解,寻找适合自己的导师,然后主动拜在其门下。最初,最好选择本校教师为师,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走进其课堂,聆听其教诲,便于时时请教。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以再拜校外教师为师,便于不同学校风格的融合。拜师仪式要简朴,但形式要隆重,利于今后教与学的正常运转。现在,很多地方都是由学校出面,给新教师聘请导师,签订合约、确定目标、落实考核,新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契机。同时,一旦拜师,就要时时处处以“师傅”地称呼,叫得师傅感到有责任,自然会传绝招给你。
二、缠师学艺
作为徒弟,必须积极主动,而不能只是等待:等待师傅布置任务、等待师傅过来指导、等待师傅提供平台……毕竟,师傅也有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可能时时都想着徒弟。因此,徒弟的主动性如何是能否学艺成功的关键。另外,要不怕苦不怕累,更要不怕羞,时时向师傅提问,时时要师傅指导,一个字:缠!我现在的徒弟比较多,有正式拜师的,也有叫顺口的。有的徒弟遇到事情就找我,一找到就缠住不放,直到让他满意为止。从结果来看,这一招非常有效,凡是经常这样行动的徒弟,专业能力提升都很快,成果都很丰富。
三、择师学艺
这里的择师主要是指向你喜欢的名师学习。现在有一种现象值得反思:只要听说哪一个人是名师,就盲目地向他学习,学习他上课的姿态,学习他上课的语言,学习他上课的激情……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最后迷失了自己。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的确“诗意”,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有他的文化素养?窦桂梅的“激情玫瑰”的确一瓣一瓣地在课堂美丽绽放,可我们又有几人能够达到她的文学修养?举一个我的例子吧。周一贯老先生就是我从未谋面的老师,从拜读他的“研读”系列文章,到他的专著《语文教学优课论》《语文教学设计论》,再到凡杂志上看到他的文章必读后复印保存。为何选他?因为他的文章我读得懂,学得来。我写文章的很多例子、观点、素材都来自于他的文章,包括文风都有点学他。曾经上过很多的公开课,也是模仿他设计的课例,都取得了成功。因此,新教师学名师时,选择很关键。
四、偷师学艺
我经常带教师出去听课,混票的很多。我的观点是:窃书不为偷,混票不怕羞!偷智慧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偷师学艺中的“师”是一个泛指,可以偷学生的智慧:发现他学习中的好办法,小结推广;可以偷编辑的智慧:从他回复的只言片语中、交流的三言两语中、发表的千言万语中发现写作的诀窍;可以偷同行的智慧:从他的课堂中、作业设计与批改中发现其教学的奥妙;可以偷名家的智慧:从他的专著中发现教育的真谛;可以从对手中偷智慧:从他超越你的优势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从自己身上偷智慧:在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与教训。
五、比师学艺
比师学艺就是指学艺时暗暗与自己的师傅较劲,力争赶上、超越师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每个新教师都应该有这一思想。比师学艺可分步进行,某一时段可以选择师傅的某一个方面为目标,暗暗与他比对,争取赶上他、跟随他、超越他。然后再选择师傅另一方面如法炮制。师傅一定会暗暗叫道“狼来啦”,加强自己的学习。这样,就实现了师徒的双赢。
六、自师学艺
就是以自己为师学艺。没有经历就没有阅历,没有阅历就没有能力。人的成长必定需要一些节点,特别是一些或喜或笑或泪的第一次。我的成长就有几个节点:第一次梦碎、第一次上课、第一次制作“豆腐干”、第一次赛课、第一次享受上课、第一次为师之师……新教师要养成动笔的习惯,将自己的成长经历记录下来,时常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提升,在反思中成就自己。
一个新教师如能将以上这些从师学艺的方式进行综合运用,坚持不懈,一定会快速成长起来。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
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