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杜郎口模式”课堂中的学习状况调查

2015-09-10吕聪生

考试周刊 2015年58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吕聪生

摘    要: 新的课程标准和课改理念为教师确定了新的角色定位:转变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我校针对目前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通过到福建建瓯的川石中学实地考察学习,决定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本文以一年多的亲身课改教学经历,谈谈各个层次学生在“杜郎口模式”课堂的学习状况。

关键词: “杜郎口模式”    学习状况    教学模式

参与“杜郎口模式”的课堂推广已经有一年多了,一直想把自己获得的对这种模式的感悟写在文章里,我想结合自己推广“杜郎口经验”的体会,谈谈各个层次学生(优生、后进生、中等生)在“杜郎口模式”课堂里的学习状况。

一、优生在“杜郎口模式”课堂里的学习状况

“杜郎口模式”的课堂完全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基于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这个关键要素,对优生来说,此种模式应该是最适合的。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实行“杜郎口模式”的课堂中,学校及年段充分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的思想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优生是这种课堂模式实行的先锋队,他们的“我要学”思想相对于其他层次学生更容易得到转变。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带动其他同学学习的,指导其他同学板演的,正是这部分优生,所以教师要重视对这部分优生的培养,让他们成为“杜郎口模式”课堂的积极响应者。优生在课堂改革中的先锋作用非常关键,实践中发现优生的表现欲望非常强烈,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改革模式下的学生性格开朗乐观,敢于积极主动地发言,对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质疑,对学生今后人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生很明显更能快速适应这种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的课堂模式,事实的确如此,以往一个班级就8个左右考A,现在考得最好的一个班级有16个A(晋江市期末统考),这对我自己都是很大的触动。但优生对帮助其他同学学会一些简单的知识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可能他们觉得简单的知识解释给别人听不太容易。所以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我希望通过与班级优生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到把所学知识教给别人是提升自身的很好方式。

总体来说,“杜郎口模式”的课堂将学生推上了学习的“第一线”,而优生则处于“最前线”。从某种程度上看,优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意无意地“替代”老师的一些职责。父母故意“懒”一点,儿女或许会“勤”一些。我想,这大概就是杜郎口中学学生能力超强的重要因素,也是“杜郎口模式”的匠心所在。

二、后进生在“杜郎口模式”课堂里的学习状况

在“杜郎口模式”的课堂里,后进生的参与热情、表现欲望、参与能力和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让我们作为一线实践者十分赞赏。以往课堂教学由于课堂时间及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往往很难全面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狀况。而“杜郎口模式”的课堂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每堂课板演的学生覆盖面很广,接近百分八十,这样的课堂上,后进生参与机会大大增加。而且随着学校及年段大力宣传、推广,后进生逐渐认识到“杜郎口模式”的课堂是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表现的机会多了,人乐观起来了,课堂厌学情绪也就渐渐消失了。

“杜郎口模式”的课堂对于后进生成绩的提升是我们整个年段的共识,以往一个班级15个不及格对每个教师来说司空见惯,但模式改革之后,我教过的班级基本控制在6个左右不及格(晋江市期末统考)。笔者觉得这种课堂对后进生是最有利的,以前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很多时候不得不把有限的上黑板的时间留给中等生,但“杜郎口模式”的课堂没有好、差生之分,只有敢不敢上去讲而已,而且我规定了每天上去的同学必须是不同的,这样就保证了后进生每周至少有一次上台机会,所以我觉得后进生之所以提高得特别迅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带有歧视性的课堂上上课,那么他们的潜力就可以发挥出来。

但实践中觉得,目前还没办法完全解决后进生的问题,因为担心初一年级的课程相对简单,很多都是小学内容加深一点而已,所以真正的考验在初二年极,如果能把初二的难关度过去,那么才能说明这种模式推广的真正成功。

总体来说,“杜郎口模式”的课堂对后进生人格塑造﹑性格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即使他们在学校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笔者认为“杜郎口模式”的课堂对他们今后融入更为广阔的社会大潮中的人格﹑性格各方面发展都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三、中等生在“杜郎口模式”课堂里的学习状况

杜郎口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336”教学模式:第一个三,就是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就是三个模块,就是“预习—展示—反扩”。预习是重要环节,而中等生的预习能力有限,加上学校初中部目前并没有晚自修,光靠导学案的引导及学生的自学,对中等生来说有一定困难。

笔者认为,“杜郎口模式”下的课堂对中等生的处境是很尴尬的。一方面,这类学生不像后进生一样,只追求及格就好,他们有更高远的目标要追求。另一方面,他们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力有限,而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间非常有限(差不多5到10分钟),很多知识学完都是懵懵懂懂的,直接导致考试时经常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想考好但由于没有打好知识基础而屡次受挫。在笔者的实践中,中等生的成绩提高是比较少的,甚至有些同学成绩倒退很多,我觉得有部分原因在于以前的课堂大部分都是把上黑板的机会留给中等生;而现在的课堂人人平等,加之中等生缺乏足够自信,上讲台的次数少了,没有参与感,丧失很多提升自己的机会。当然中等生出现一定的倒退,原因还有很多,我想这值得广大教师探索反思。

“杜郎口模式”下的课堂对中等生成绩提高有一定难度,但笔者认为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处理方式,如果处理得好,在教学中多关注中等生的处境,多想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让中等生获得一定提高。以上是笔者对一年多来推广“杜郎口模式”的感悟,希望广大教师同行批评指教。

参考文献:

[1]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国林业出版社.

[2]给教师的建议.教育教学出版社.

[3]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南京大学出版社

[4]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教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