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的困境与对策

2015-09-10曾琼

考试周刊 2015年58期
关键词:师范生困境对策

曾琼

摘    要: 师范生免费教育自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在推动教育公平、保障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及缓解就业压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本文从招生、培养和就业三方面分析其面临何种困境,并针对其困境的解决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师范生    免费教育政策    困境    对策

民族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有学者指出:师范生免费教育将吸引更多优秀的寒门学子入读师范院校,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民教师,是师范教育推进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2007年国家出台有关师范生免费教育新政策文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国务院决定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采取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2]。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现状

随着新政策颁布,师范生免费教育再次进入大众视线,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从已有数据看,从2007年秋季开始,六所部属高校开始招生,首次招生共录取10737人,招生计划重点向西部倾斜,中西部的生源占90.8%;2008年全国共录取免费师范生11383人,比2007年增长了646人,招生计划重点继续向中西部倾斜,中西部生源达到90.7%;2009年我国共计划招收免费师范生12112人,比2008年实际录取人数增加729人[4]。从三年招生情况看,免费师范生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果,招收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生源和教育现状的重视程度令人欣慰,对加强改革示范教育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一)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

近年来,国家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从免费师范生政策招生环节可以看出,2008年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录取的免费师范生中农村生源占58.8%,在已录取的免费师范生中,中西部生源占90.7%,使更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同样可以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弱势群体开辟了一条新的助学渠道,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二)保障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我国当前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根本上保障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通观各校的培养方案,虽然具体设计不一样,但体现出一些共同特点:重实践、重熏陶、重专业、重体验,突出核心课程建设,强化职业生涯指导,贴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各地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纷纷出台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广东、甘肃、江苏等地对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本科毕业生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分年度返回学费和住宿费。相关措施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契合温家宝同志在论述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论述中最根本、最深切的愿望:“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免费师范毕业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在社会就业总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广大高校毕业生唱响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建功立业的时代强音。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中的困境

许多学者普遍认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国总体的教育质量,并且政府应当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推广到更大范围。但目前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实施还面临一些困境,现就招生环节、培养环节和就业环节三方面谈谈看法。

(一)招生环节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中,投放所有免费师范生教育名额于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这一做法引起社会热议。整体而言,尽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一定意义上为实现教育公平作出贡献,但实际上政策范围内的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进一步强化了优势教育资源的集中,不利于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直接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5]。

而就个体而言,华东师大的宁本涛从机会成本视角审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高中生选择决策的影响发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际上并不能保证“最优秀的人”从事教育事业,而对贫困家庭出身的高中毕业生完成高等教育显得更有意义[6]。因此,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招生环节中已显现出发展困境,与政策实施初衷略相背离。

(二)培养环节

由于免费师范生在就读大学期间享受着免交学费和住宿费并且发放生活补助的政策优惠,使他们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同时在相同就业形势下,他们毫无就业压力,从而容易滋生懒惰、懈怠的学习态度[7]。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长此以往,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不免令人担忧。

同时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使免费师范生完成上大学的心愿,但对享受权利过后义务的履行显得很迟疑。政策中明确规定: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不能考研究生,只能报在职研究生等,带给免费师范生巨大压力。在这一点上,容易导致免费师范生违约行为发生,事关免费师范生的诚信问题。

(三)就业环节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此政策规定将免费师范生改变自身包括家庭社會分层现状的希望打破,制造出新一轮教育结果不均等。免费师范生用十年教师生涯和两年农村服务契约换回四年的教育费用,这一付出和回报似乎不成正比。更可能导致免费师范生违约率高的现象,几万元的赔偿金和就业自由相比,后者的吸引力显然更大。因此,免费师范生能否顺利上岗仍有悬念。

三、对策建议

(一)公开、公平、公正落实好招生工作

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成为未来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所以,这个“免费”不应是扶贫,而是“择优”。免费师范生招生工作的“择优”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免费师范生的招收主要通过提前批次录取进行选择。这里分数是重要的录取标准,也是目前唯一的标准。而“择优”即选择“以教育为爱好”的有志者,选择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适合从教的优秀人才。所以在招生实际过程中,招生学校不仅要“择优”,更要着重选择教育爱好者。鉴于此,可以考虑增加招生面试环节,重点考查一些“非智力”因素,如爱心、责任心、亲和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也可通过面谈、心理素质测试等手段,选拔适合当教师的学生,招收那些认同教师职业、确认自己有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潜能、愿意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从而尽可能避免招收那些将接受免费师范教育当做跳板的学生和身心条件不适合当教师的学生[8]。另外,加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宣传很有必要,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师范院校。

(二)切实抓好培养质量

首先,调动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统一。不仅使未来的教师掌握某一门学科或专业,而且加强师范生作为教师的职业性训练,尤其重视师德教育训练,使他们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的优良品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采取有效激励机制[9]。如采取奖学金激励机制,奖学金高低要拉开档次,数量要大一些,并且覆盖面广一些,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加强文化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同时,各师范院校还要注意对免费师范生进行以“诚信”为核心的师德教育,提高免费师范生的履约率,实现免费师范生政策的预期目标。学校应对免费师范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享受权利与承担相应的义务是统一的。这项教育不但能使他们明白在法律强制下必须承担义务,而且能增强他们在以后工作中的责任心。

(三)完善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机制

建立合理的免费师范生流动机制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一方面,对于那些经过考察确实不适合做教师或者不愿意当教师的免费师范生来说,应该给予其重新选择的机会,确保输送给中西部地区“留得住、用得上”的教师。另一方面,对于有意向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免费师范生来说应该建立合理的进入机制,同时退还其相应的教育投入,允許其享受免费师范生待遇[10]。真正实现“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张继平.师范生免费:一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7):52-56.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    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www.gov.cn/zwgk/2007-05/14/content_614039.htm

[3]吴遵民,刘芳.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刍议[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3.

[4]孙大宏,对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的反思与展望[J].新课程研究,2013,181,5-7.

[5]阿艳芳,向钘.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述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8):81-84.

[6]宁本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学习者选择的影响——基于“机会成本”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

[7]武媛媛.浅谈免费师范生政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5):19-20.

[8]胡俊.免费师范生政策探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32-33.

[9]王欧轶.当前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44.

[10]张燕.论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理想与现实差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5):4-7.

猜你喜欢

师范生困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对策
困境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