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革命历史 弘扬革命精神

2015-09-10张正霞

红岩春秋 2015年6期
关键词:联线红旗渠红岩

张正霞

2015年5月5日至8日,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组织重庆市委统战部、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简称红岩联线)4个单位共计11人,分赴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河南林州红旗渠干部学院进行考察。

“三学院三基地”创新干部教育模式

2011年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河南省委组织部积极推动,河南的开封、安阳、信阳、济源、新乡、南阳6个省辖市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积极筹建了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和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简称“三学院三基地”)。“三学院三基地”以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为核心内容,与河南省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培训教育共同构成了分工明确、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形成深化改革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

焦裕禄干部学院2011年10月奠基,2013年7月竣工。现有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体育场,有现场教学点20多个,体验教学单位71个,可供700人学习、400人住宿。主要有4种教学模式:一是专题教学。如焦裕禄精神与时代精神等,探索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性,以期资政育人;二是利用历史场景的现场教学,如焦裕禄当年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黄河故道东坝头等历史场景等,以期以情动人;三是利用亲历者的互动教学,如焦裕禄子女及亲属或生前同事谈焦裕禄,面对面交流,以期真实感人;四是体验教学,如到柳林农场蹲点,以期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将理论情感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和品德修养。自2013年7月以来,焦裕禄干部学院已先后培训党员干部3.5万人次,并成为中央组织部确定的全国性13所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之一。

红旗渠干部学院2013年8月建成,学院占地面积170亩,教学设施齐全,可供500余人学习培训。学院主要以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为主线,利用红旗渠精神的资源、红旗渠以及自然人文资源,采用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和体验教学模式,形成了《红旗渠与红旗渠精神》等与时俱进的系列专题课程;参观红旗渠纪念馆、观看纪录片《红旗渠》和话剧《红旗渠》、劳模访谈等互动教学;考察林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桃花洞村党支部等当代红旗渠精神传承情况。

主要收获和体会

从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考察了解的情况得知,河南“三学院三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完全得力于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省委组织部的全力支持以及地方党委的主动作为。因此,这些干部学院的组织机构均由各级组织部的领导人直接兼任管理,运行经费、生源均有切实的保障。

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三学院三基地”充分表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认识到干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干部学院是深化改革开放时期,培养国家建设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党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重要阵地。干部学院整合了我党丰富的、优秀的革命传统资源,与高等学校教育、党校教育并存,各有千秋,共同为党的建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干部学院充分利用革命传统资源以及革命精神蕴含的时代价值。红色教育资源具有“实、亲、感”的特点:“实”指具有实物、实景、实地的特点;“亲”指具有亲历、亲见、亲闻的特点;“感”指具有感染、感动、感奋的特点。干部学院充分发挥红色教育资源的这些特点,克服了干部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瓶颈现象,克服了空对空的“两张皮”现象,使教育接地气,入脑、入心。主义只有成为信仰,才能变成无穷的奋斗力量,才能抵御“糖衣炮弹”。如红旗渠精神传承得很好,已经融入到林县人的血液里、骨子里,体现在林县人的与时俱进中。如今,林县的GDP在河南108个县里,位居前8强,这是对红旗渠精神最好的传承。

红色资源如何服务于时代

以河南“三学院三基地”为载体开展的党性教育模式为榜样,结合红岩联线的具体情况,笔者有几点建议:

重庆需加快干部教育顶层设计的步伐。依靠干部教育学院进行干部培养一直是我党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革命时期,有抗日军政大学;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有干部管理学校;改革开放后,创建了延安、井冈山、浦东3所国家级干部学院。在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体制和机制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改革创新探索,體系更加完善。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现代化知识、国际交流合作、共产主义信念、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以及围绕一路一带的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建设,更需要有与高校教育、党校教育分工不同的干部教育学校,使干部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为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提供组织保障。

重庆市委需要整合本市红色资源,将红色旅游资源升级为红色教育资源。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都涌现出革命的时代精神。从红岩精神到三峡移民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干部教育的宝贵精神资源。革命战争年代,以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旧址为代表的重要革命史迹遗址群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是红岩精神的培育者;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为代表的遗址群是践行红岩精神的战场,是红岩精神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传承,体现了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涌现了江竹筠、陈然、王朴等革命英雄人物,产生了歌乐山革命烈士精神。20世纪60年代,这些红色资源孕育产生了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其革命精神教育了几代中国人。

长期以来,这些红色资源主要是供人们游玩的旅游资源,而没有成为我党的教育资源。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干部教育任重而道远,仅有高校教育、党校(行政学院)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优势。因此,全国各地创办干部学院蔚然成风,而且,实践证明,利用红色资源创办的干部学院的教育效果非常突出。

重庆是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中的长江流域经济带,任重而道远,需要发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干部的培养教育任务艰巨而繁重。重庆市委、市政府应积极将本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升级为红色教育资源,让这些红色资源服务于时代。

红岩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7年,重庆成立了红岩联线。红岩联线整合了红岩革命纪念馆所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遗址群和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所辖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的遗址群。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红岩联线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传播模式。如今,红岩联线已经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主要体现在:

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红岩联线有大量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据统计,截止2012年3月,红岩联线有3260件文物被定为市级珍贵革命文物,其中一级革命文物有227件,二级革命文物有284件,三级革命文物有2749件,上级别字画265件。红岩联线有3大重要革命史迹遗址群,其中红岩革命纪念馆有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新华日报》总馆等21处革命文物旧址;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有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等17处旧址;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有特园革命旧址。另外,3个馆还有基本陈列展览。这些实物、实景、实地均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斗争有着密切的联系,见证了伟大的红岩精神的诞生、传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党培养教育干部的重要阵地。

红岩联线具有从事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的人才队伍。现有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12人,正高、副高职称13人,他们都是长期从事红岩历史、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抗战历史、川东地下党史、红岩精神研究与传承的骨干力量,有个人著作和文章。现有优秀的现场教学助理50多人,其中有多人多次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

红岩联线具有丰富的口述史料。红岩联线有上百的革命历史人物档案,并与健在的当事人或亲属都有密切的联系。2000年,红岩联线开始抢救性地采访了300多当事人,并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资料。这些都是珍贵的口述史料,具有亲历、亲见、亲闻的价值,是干部教育的珍贵资源。

红岩联线具有丰硕的科研成果。红岩精神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员、革命志士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历来都受到我黨的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如今,已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红岩精神研究》《中共中央南方局史》《见证红岩》《红岩风范》《周恩来年谱》《周恩来传》等大量的著作。这些都是干部教育的基本教材。

红岩联线具有丰富的影视作品。关于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川东地下党的影视作品很丰富,有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话剧《幸存者》、京剧《张露萍》等。这些都是干部教育的生动材料。

“红岩荒谷尔,抗战显光辉”。红岩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党领导干部教育的宝贵资源。

(作者系重庆红岩联线文化管理中心研究馆员。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韩西芹)

猜你喜欢

联线红旗渠红岩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红岩英烈张文端:潜伏在敌营中的乡长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新型固体制剂生产联线
新型固体制剂生产联线
新型固体制剂生产联线
新型固体制剂生产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