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机云锦用在我 剪裁妙处非刀尺

2015-09-10陆梅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7期
关键词:诗人诗歌文本

陆梅

综观一些优秀课例,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删繁就简,坚守语文本色

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肩负起“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庄严使命,用慧根兰性设计出让师生共同徜徉其中的优美情境。优质语文课堂的共同特征都是深入研读了教材,立足于课标要求,从教材中抽取了语文学科的知识内核,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如《说“木叶”》抓住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谈中国诗》抓住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异同之处,《声声慢》抓住李清照凄雨黄花中的绵绵愁情……优秀的课例均立足于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坚守语文的本色,让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二、教学环节严密,紧扣教学目标

一堂课成败得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有没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紧贴学生的心灵进行设计。如诗歌《声声慢》的教学,有位老师教学环节设计成“初读,感知愁情——研读,深味词心——赏读,回味词韵”。《说“木叶”》教学,有位老师安排了如下教学活动:①理清思路,把握观点;②品味细节,研读文本;③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这些课堂的共同之处都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层层落实的基础上推进下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效果都很明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三、授之以渔,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积累

优秀的老师往往注重语文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和积累,授之以渔,让学生触类旁通。在讲授《说“木叶”》《拿来主义》和《谈中国诗》的时候,应该先教给学生观点句所在的位置和梳理观点句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用勾画圈点的方法找带关键词的句子和带“所以”的句子,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将厚文读薄的方法。有位老师在教授《张衡传》时,教给学生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了扎实的文言积累之后,学生很快就理清了传主科圣张衡的科学、文学和政治方面的贡献和优良品德。在诗歌教学中,教给学生借助典型意象还原画面、感受诗人情感的方法;在对文章形式的欣赏分析中教给学生积累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论证方法,让学生积累常见的概念术语和鉴赏方法,优秀的语文课堂是授之以渔的。

四、唤醒心灵,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

优秀的老师不但注重语文知识和方法积累,还不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欲望,唤醒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不断从文本中获得心智启示。如诗歌《声声慢》教学,老师出示目标后,先找三位同学朗读。三人读完之后老师找出一位同学评价三位同学的朗读情况。最后老师点评说:

这几位同学都用心沉入词境,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情感,这些都是对诗歌最宝贵的原初体验,语调都低沉,节奏舒缓,符合婉约词强调的内容,大家都听出了诗人凝聚诗中的一种情感——一个“愁”字。

之后的研读环节,要求学生选择诗歌中的意象,品读相关语句,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发挥想象,描绘诗歌情境,点明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愁情。在老师设置的特定情境中,学生纷纷发言,一个历经颠沛流离之痛、丧夫亡国之痛、天涯沦落之痛和病情之痛的乱世美神形象便栩栩如生地站立在学生脑海中。此时再适时点拨,并加以鼓励,站起来读的同学一个比一个情感到位,到最后几乎哽咽落泪。与开始时候的诵读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看似简单的教学手法,却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更多的机会,使学生呈现出对文本独特的审美领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愉悦地接受熏陶。

五、润物无声,容而无痕

优秀的老师,总会在或长或短的文章里面,捕捉到闪烁着思想智慧和语文种子的神光,赋予冷冰冰的知识以鲜活的生命,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有位老师在《谈中国诗》导入时,先出示一首汉乐府《上邪》和英国诗人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让学生谈谈品鉴。这一导入让学生对中西方诗歌特征有了浓厚的学习热情;老师接着出示本文的学习任务——把握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在课堂的最后又让学生结合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进一步谈谈这两首的特点,对钱先生的观点进行批判性评价,并且结合自己读诗的经验,验证钱钟书观点是否正确。轻盈活泼的导入、精巧简练的设计,不知不觉就把学生带入到博大精深的古典诗歌的殿堂。让学生通过《谈中国诗》真正爱上了中国诗,会欣赏中国诗。要进入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就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在对文本的静默涵泳、渗透熏染中提高语文素养,达到师生、文本与生活容而无痕的境界,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统一发展。

六、合理发挥老师的点拨作用

优秀的课堂之所以简约而不简单,平常而不平淡,给人享受而充实的感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授课老师充分发挥了点拨作用,做到了四两拨千斤。老师的点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纠正错误,对学生字音、节奏、字义理解等方面的纠正。如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樯橹”“纶巾”;在讲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纠正读错的节奏“封/狼居胥”等。

2.强调重点。很多老师都会对文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做重点强调。如《登高》中“作客”和“做客”的区别,《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中“乱”的含义等。

3.必要补充。学生掌握的知识毕竟有限,当学生解读问题出现了障碍的时候,需要给学生补充相关的文体知识和背景知识。如在《登高》中,当学生说到“从诗中‘常作客’一词,我读出诗人颠沛流离之悲”的时候,老师恰当地补上“从48岁到58之间,诗人杜甫整整飘零了11年,饱尝流离之苦”这一信息;当学生说到“纷纷飘落的落叶让诗人也想起了晚年的饱经沧桑,触景生情”,老师就巧妙地补上了小结:

“看到一叶落就感觉秋将至,感受到时光流逝之悲。而诗人饱经沧桑走向人生的秋季,国家也正处在飘摇动荡之际,这何尝不是国家的秋天。这秋既是大自然的秋天,也是诗人生命的秋天,更是国运之秋,想到这些,诗人无边无际的悲凉绵延无尽。”

经过老师的一步步补充,一个穷愁潦倒却忧国忧民、饱经忧患的诗人形象就在学生脑海中立起来了。

4.化解难点。教师出示了主问题之后,如果学生找不到答题的切入点,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把主问题切分成几个辅问题。如有的老师在出示了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之后,点拨学生可以从“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诗句中分别去找。再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如何理解,有的老师发现学生没有反应,就让同桌讨论交流,思考“梦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人生像梦一样不真实,虚幻,短暂,无论是春风得意的周瑜,还是失意的苏轼,都会被时光淘洗干净。老师又让学生做了一个将酒洒在江水中的动作,引导学生思考苏轼想干什么,想凭吊谁。学生在老师的层层引导下认识到一个旷达的东坡,一个伟大的苏轼。

5.课堂追问。在课堂的高潮和文章的主旨处,授课老师都注意到课堂追问的艺术。如一位老师在讲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在尊重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层层追问:

师:诗人辛弃疾到底怀想了哪些古人古事,抒发了什么情感?自由朗读上阕,诗人写了哪几个人?拿起笔,在词上标出序号。

生:想到了孙权和刘寄奴。

师:为什么站在京口北固亭未想起别人而想起孙刘二人呢?二人有何相似之处。

生:二人都曾在这里建功立业,都是英雄人物。

师:上阕读出诗人对英雄人物怎样的情感?

生:敬佩仰慕之情。

师: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生:千古、英雄、风流、万里如虎等。

师:要表达出诗人的敬佩之情,语速要慢,要重读找到的这些词语。请大家带着这种方法,再次齐读一遍。

师:除了敬佩之情,我们还能体会到上阕对英雄人物怎样的感情?

生:羡慕。

师:还有别的情感吗?注意这些英雄人物怎么样了?

生:无觅。

师:舞榭歌台怎么样了?

生:雨打风吹去。

师:从这里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惋惜!

师:还有哪些词看出惋惜?

生:想当年。

师:要想读出惋惜之情,哪个词要重读?

生:想。

……

当学生找不到答案的时候,这位老师并没有急忙给学生出示现成的结论,而是从文本出发,对学生发出一个又一个追问,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6.示范和指导。面对老师出示的问题,当学生束手无策的时候,教师应该有规范的示例,引导学生往前走。如有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用还原画面的方法赏析《锦瑟》四个典故的时候,老师先还原了颔联的前两幅画面,然后让学生思考老师抓住什么内容描绘这两幅画面,描绘对象是什么,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示范,抓住意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颈联画面内容,体会诗人情感。学生在老师示范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就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7.整合提升。老师的点拨作用还体现在对学生答案的组织整合上,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有一个新的价值提升。如一位老师引导学生体会《登高》中诗人杜甫的情感的时候,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宋人罗大经曾说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有八层悲意,你能读出几层来?

(2)还有人说:悲秋之意在九层。还有一层在哪里?用自己的话说说尾联,诗人悲在哪里?

在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之后,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了整合,展示自己体会到的诗人之悲:

悲在远离故乡,漂泊异地,悲在因病停酒,苦闷无解;悲在清秋登台,倍思乡亲;悲在人生艰难,世事艰辛;悲在年老孤独,百病缠身;悲在国家飘摇,民不聊生;悲在人生苦短,壮志难酬。

学生在师生共同解读的基础上,深刻体会到诗人杜甫穷犹心系黎民这一诗中圣哲的伟大形象。

于漪老师曾说过,她上课就是“用生命去歌唱”,每一堂课都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一次朝圣之旅。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对每一个生命、每一处文字充满敬畏与尊重,对语文有满腹热爱的情怀。这份情怀,来自于老师对自己专业持续发展的严格要求,来自于对自己深厚文化底蕴的默默积淀,来自于对语文真谛的不断追问,来自于对经典课例的反复揣摩,来自于虚心接受整个教研组团队对自己课堂的一次次淬炼打磨。唯有如此,语文老师才能上出“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的诗意课堂。

(作者单位:汶上县教师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人”老爸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愤怒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