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峰师魂

2015-09-10山晓峰周良高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6期
关键词:王斌高峰校长

山晓峰 周良高

在南漳县高峰完全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倾尽一生谱写了一首“大爱之歌”。他的爱有温度,是炙热的;有色彩,是绚丽的;有胸怀,是宽广的。他就是唐举金,曾被襄阳市教育局授予“学生最满意的教师”,襄阳市委授予“襄阳百杰·师德楷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2015年农历正月十八,49岁的唐举金突发心肌梗塞去世,离开了他一生珍爱的讲台。

爱是奉献,因为爱,他毅然坚守

“他是一个好同志啊!为了工作,忽视了自己的身体。”肖堰镇中心学校督学熊道军噙着眼泪说。

农历正月初七早晨6点32分,熊道军收到唐举金发的一条信息。

“督学您好,我最近一段时间心绞痛频繁发作,胸部刺痛难忍,吃药无效。昨天我去了学校一趟,回来后赶往县城,买了正月初七早上八点的长途客车票,准备到武汉同济医院检查治疗,争取正月初十回学校上班,特此向您请假。”

正月初十,唐举金赶回学校,像往年一样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新春开学期间各项筹备工作中,没有向学校其他同事透露自己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这一忙就是8天,直到他离开。

后来听他妻子说,唐举金在武汉同济医院期间,预约就诊时间排在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二)以后,而这段时间,正是学校开学最繁忙阶段。所以,唐举金想等开学工作就绪后,再到同济医院治疗。没想到,这一推竟成为永远的遗憾。

唐举金,1966年出生于南漳县肖堰镇峰山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姊妹8个,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四。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唐举金如饥似渴地学习。上苍却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高考以两分之差落榜。

高中毕业后,唐举金在家干了两年农活,并学了两年医。1984年,唐举金幸运地成为民办教师,这是他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让他倍加珍惜。

他先后在武家山村小、峰山村小、高峰完小任教,这些学校条件异常艰苦,经常停水停电。特别是武家山村小,学校建在山顶上,石头垒成的教学楼,一半是寝室,一半是教室。一个人一所学校,带的是四级复式班,每天都要到一里外的山沟里挑水、捡柴,为孩子们烧水做饭……

艰苦的环境锻造了他坚毅的个性,落后的面貌催生了他坚守的决心。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数以万计的青年纷纷孔雀东南飞。还是民办教师的唐举金,也充满了对南方的憧憬。恰在这时,有位教师介绍他到沿海地区教书,一个月能挣八九百元。这对于每月几十元工资的他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唐举金既兴奋又踌躇,内心十分矛盾,一连几宿都没睡好觉。他深深明白,自己这一走,家乡的孩子们不知又要多久才能等到新老师,耽误不起啊。掂量再三,他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2004年,唐举金的同事老刘,以及几个在外创业较成功的学生先后高薪邀请他,唐举金矢志不渝,全部婉言谢绝了。领导也曾两次调他到镇上的学校工作,他都没舍得离开。“我留下来,就能给孩子多一份希望。”唐举金说,“高峰这样偏僻,外地老师进不来,本乡本土的人再走了,孩子们怎么办啊。”

正是难舍这份浓浓的乡情和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唐举金选择了坚守。昔日的同事走了一茬又一茬,有的到了镇上,有的进了县城,有的走上了仕途,还有的下海经商。唐举金都没有动心,默默地耕耘着高峰这块教育园地,为山区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

如今31年过去,唐举金桃李满园。他为高峰岭向外输送了1000多名学生,几乎占当地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些孩子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当上了总经理……

爱是责任,因为爱,他甘心付出

家人在整理唐举金的物品时,发现一个包,包上用粉笔写着英文字母“bag”,这是他上英语课用的教具。

唐举金原本不是教英语的。2005年秋,唯一的一名英语教师调走,学校一下子面临着停掉英语课的窘境。怎么办?“我最年轻,让我来吧!”当时,已是39岁的唐举金主动请缨。

从那以后,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唐举金,常常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看碟片、听录音,一学就是半天。为了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英语单词,他总是想方设法,精心准备。家里的包包、杯子、帽子、鞋子等,都成了他的教学用具,有些东西家里没有,比如:桔子、面包、牛奶等,他就自掏腰包到商店购买。

虽然唐举金是学校校长,但他从未离开过讲台,今年唐举金教的是三年级英语。别看他衣着朴素,看上去像个“老土”,但上起课来却像换了个人似的,教学方法灵活,深受学生喜爱。“唐老师讲课特别有趣,内容很好懂。”班上的学生都沁沁深有体会地说。

唐举金的教学热情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班上学生一个个出奇地好学。近几年,他所带的班级英语成绩合格率均在95%以上。

爱是幸福,因为爱,他风尘仆仆

山区交通不便,唐举金省吃俭用买了一辆摩托车,这辆摩托车陪伴了他15年。摩托车见证了唐举金风里去,雨里来,与不幸命运的抗争历程。

2006年8月,唐举金接任校长。本是人生喜事,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就在这一个月内,他先后送走了母亲和岳母两位至亲。

2000年4月,母亲突然脑血栓中风卧床,不能说话。唐举金骑着摩托车把母亲从8公里外的峰山老家接到学校治疗,和妻子一起日夜轮流陪护。2004年春,唐举金的岳母又不幸“肝癌晚期”。老人晕车严重不能坐客车,每间隔两个月,唐举金就将岳母绑在自己的背上,用摩托车送到县医院检查、治疗,从未间断。

送走了母亲和岳母,还没等他喘口气,不幸又接踵而至。

2006年腊月十九,期末放假前夕。读初中的小女儿媛媛经诊断患上慢性肾功能衰竭。2010年11月7日上午,唐举金正在六年级上英语课。妻子一个电话差点儿让他晕倒。“女儿病危。你快来!”他迅速安顿好学生,骑上摩托车就向60公里外的县医院狂奔。走进病房,唐媛媛挣扎着睁开双眼,看着唐举金吹得凌乱的头发关心地说:“爸爸,以后你骑车要带头盔,衣服穿厚点,别冻着了。”说完,又昏迷过去,再也没醒来。握着女儿的手,唐举金心如刀绞,肝肠寸断,眼睁睁看着她在死亡线上挣扎却无法挽救。

小女儿下葬时,妻子哭诉道:“你天天说工作忙,现在好了,女儿再也不会耽误你了!”面对妻子的责备,唐举金愧疚难抑,泪如雨下。

爱是希望,因为爱,他点亮炬烛

留住教师,学校才有希望。唐举金的大女儿唐小星去年黄冈师范学院毕业,为了山区教育他又做起了女儿的工作,延续他的教育梦。

“土生土长的人都不愿意回家乡教书,谁还会来呢?”唐小星说,这是父亲去年给她做思想工作时说的一番话。懂事的女儿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最终打消了到外地发展的念头。

毕业于襄阳文理学院的王斌,去年7月,顺利通过南漳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录,正式成为高峰完全小学的一名教师。“唐校长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王斌说。闲暇之余,唐举金会主动与他们聊天,询问“饮食方面适不适应,生活方面习不习惯。”经常带一些自己种的蔬菜给新教师们。遇到节假日,还把大家叫到他家聚餐,改善生活。山区精神生活匮乏,他利用周末带新教师们到当地“林河”“国共洞”等地观光,介绍风土人情。

“与唐校长那时艰苦的环境相比,我们是幸运的,也很知足!”王斌说。唐校长的精神和热情,坚定了大家在高峰完小工作的信心。

“除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外,还在工作上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王斌深有感触地说。新教师们讲第一节入门课,唐校长组织学校老教师们现场听课、评课。入门课上,王斌用手指指着一名学生,让他起来回答问题。这个细节唐校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评课时,唐校长告诉王斌:“用一根手指指着学生是不礼貌,不友善的,应将五指并拢,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在学校,唐举金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他利用两天时间为患精神病的都正兴老师办齐了病休手续;为重病老师幸世量争取困难救助指标;为60岁的李斌远老师准备生日晚餐;为带病工作的都小峰老师送上救济款……

他以自己朴素而独特的教育理念,带领教师们铿锵前行,追逐梦想,点燃山区教育的希望。

猜你喜欢

王斌高峰校长
Hydrodynamic metamaterials for flow manipulation:Functions and prospects
习作转化创作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石庆云
Microbial ecological association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Bohai Strait*
王斌 妙手仁心 谱写抗癌传奇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