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面临的三个问题
2015-09-10丁永辉
丁永辉
高考是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改革必须围绕基础教育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公平发展、均衡发展和全面发展进行,处理好科学选才与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关系。
促进公平发展,是高考改革的首要政治任务。我国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之日起,就肩负着促进公平的历史重任,既是一项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人才选拔制度,更是一项维护社会公平的政治制度。因此,这次高考改革,要围绕促进公平,按照在“改革中完善”的思路,研究解决好如何在新形势和社会环境下维护社会公平的问题。从制度上解决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弊端,真正实现自主招生的公开、公平、公正。改进艺术生、特长生、保送生的考试录取办法,增强特殊专业人才选拔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加分政策,减少加分项目和分值,提高公平竞争的信誉度。
促进均衡发展,是高考改革服务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要通过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加大招生计划调控的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完善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招生扶持机制。围绕促进均衡发展改革高考制度,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相对集中的省、区,不宜在现阶段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要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教育发展水平和考生基本知识水平的试题选拔人才,引导当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二是既要重视招生计划在数量上向中西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更要重视结合当地人才的结构需求,从专业结构的计划安排上向这些地方倾斜。三是加大定向生培养的力度,适当降低分数录取其他地区考生,定向为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培养人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考改革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一些地方尝试用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高考评价办法,促进科学选才,但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好科学选才与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关系。当前建立适合人才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科学选才新模式,应重点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用全面发展的新标准促进科学选才。考生的专业发展潜能主要由相关联的学科能力和知识结构决定,重点高校各类专业选拔人才,应主要以相关联的学科成绩加权计评总分,对其他学科,可制定最低合格分数线,逐步建立起各类高校不同专业多元评价标准的人才录用机制。在这种新录用机制下,学生可以在各科学业水平达到合格的基础上,根据兴趣和专长选择性地学习和钻研。二是改进选拔人才的录取办法。重点高校要改进选拔人才的自主招生办法,采取全国统考的关联专业成绩和专业自主招生成绩加权计分的办法,录取各种有专业发展潜能的学生。自主招生主要采取加试专业学科笔试(有些专业可采取面试)测试和实验操作能力测试。重点高校应在高考前公布各专业自主招考考试科目及加权计分办法。三是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在中小学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将成长记录作为高校选拔的参考依据。这样就可以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采取分类评价的办法,提高选拔各类人才的针对性,如有些职业技术学院和应用型学院,可以减少外语的分值。
只有把关键问题认识到位,处理妥当,高考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应有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