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读 静思 静听 静写
2015-09-10张婵飞
张婵飞
[摘 要]课堂氛围是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人们潜意识里,认为热闹的课堂就一定是一堂好课,其实并不尽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静读、静思、静听、静写,这样他们才能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实现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关键词]阅读教学 理性追求 静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38
学生只有沉浸于文本中静读、静思、静听、静写,才能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的心灵产生碰撞,让思维自由发散,表达生动有序。这是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
一、静读,营造感悟氛围
“文章不是无情物” “一切景语皆情语”。教材中的文本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感情只能用心去触摸,只能用心去领悟,只能在读思中体会。语文课堂固然需要有感情的大声朗读,但是适度的静读也是不可或缺的。“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静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叶圣陶语)其实,静读作为一种内部精神活动,特别适用于初读课文时。学生潜心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在书中标好拼音,注上记号,以提醒自己注意;文中如有很长的或难以读通顺的句子,静心想想,反复琢磨,标一标停顿符号;课文主要讲什么,心中有个数……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避免互相干扰,让学生进入相对自我的学习状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了解课文,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如,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时,在学生初步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试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故事分成几个部分”等问题,用默读浏览的形式整体感知文本。带着问题静读,营造一种静谧的读书氛围。期间,学生对文本提出的疑问和思考不易受他人(老师或同学)影响,真正读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读出自己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同时也为对文本理解后的感情朗读积蓄力量。
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和学生没有任何语言交流,但可以断定在潜心会文的平静下,学生感受到善良和正义的力量。他们已经体察到文章的悲壮美:为了人类,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此时,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二、静思,催生思维灵动
“学而不思则罔。”遇到疑难处,教师不妨“放一手,退一步”,引导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静静思考,叩问文本。只有静思才能锤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全面;只有静思,才能生成学生独特的体验,催生学生灵动的感悟,辐射学生自由的思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
执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我先通过资料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伟大成就;再抓住描写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的句子进行品味: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有的学生说是,也有一部分学生说不是。我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这一矛盾,引导他们在课文中找出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中,课堂上静得只能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几分钟的静寂之后,学生似乎有话要说。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爱因斯坦是一个伟人,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科学研究上,废寝忘食,对生活不拘小节。”有的学生说:“小女孩撞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却主动向小女孩道歉,看上去他特别平易近人。”听到学生的回答,我们不得不为他们喝彩。在几分钟的静思中,学生已经走进了爱因斯坦的人格世界,懂得了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一个人。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关键环节,千万不要因为“冷场”而让它匆匆走过,学生智慧的火花多在“静”中、在“冷场”中闪现的。每次提问后,应该有意识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尤其是难度比较大或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更要给予充裕的时间。静思,催生思维的灵动。这样的阅读课堂,才具有厚度与深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静听,碰撞智慧的火花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语文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认识方式是不同的,这决定他们理解的多元化,决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不尽相同。因此,师生间、生生间的静心倾听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不拘泥于自己的观点,而是认真地听取、思考别人的看法,然后再平等地参与交流和探究。他们不再只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是在同伴的观点中获取营养成分来滋养自己的智慧。倾听中,他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经验,认识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并用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静心倾听,并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学完《池塘》后,学生质疑:“我们一般说美丽的池塘,明亮的眼睛,为什么课文中说‘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作者是不是弄错了?”
生1:小池塘的水很清,所以用“明亮”;眼睛很大,所以用“美丽”,没有错。
生2:我同意他的观点,明亮的池塘或者美丽的池塘都可以。
生3:我觉得作者不但没有错,还用得非常妙。因为作者眼看到的小池塘就和大眼睛一样,所以作者故意交换了这两个词,就是想说小池塘就是大眼睛,它们是分不开的。
多么精彩的发言!这一观点是以他人的智慧为媒介生发出来的。当个人的观点建立在他人思考的基础上,课堂上的智慧就如同珍珠一样被串联起来,产生智慧的碰撞,迸发出火花,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四、静写,生成有序表达
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是其感悟体验、思维智慧最快捷、最初级的呈现形式。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趋于逻辑性和条理性。要学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完成复杂的思维过程,对问题迅速作出深入的、有条理的表达交流实在是有些操之过急。思维敏捷的学生能说出三言两语,而思维相对较慢的学生因失去静静思考的环境就浅尝辄止,放弃了深入的思考和语言的组织,硬生生地成了倾听者、拷贝者,精彩的表达更是无从谈起,所谓的课堂交流也只是有“交”而无“流”。
课堂上应该给学生一个静下心来动笔思考的过程,想不清楚的,可以写下来,通过写来理顺思维,并使思维走向深入。语言经过大脑的思考由“言之无序”走向“言之有序”,表达也由一句话到了几句话,甚至是一段话。一位教师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时,设计了这样的练笔:“人们得到火种后是怎样的情景呢?用‘火种来到人间,人们欣喜若狂’开头,总写人们的表现;再用合适的关联词把所说的连起来;最后再加个精彩的结尾。”轻音乐中,课堂很安静,教师耐心地巡视,不时与学生低声耳语。学生的思维如涓涓细流在笔下潺潺流淌……短短的5分钟,学生感悟想象,严谨组织,有序表达,生成了一个个精彩的回答,这样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语文课堂不要用热闹的“动”代替了潜心默读,代替了独立思考,代替了独自体验,代替了用笔表达。给学生一个默默阅读的机会,一个静静思考的时空,使他们在静读、静思、静听、静写中激情四射,神思飞扬。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