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研究策略
2015-09-10陈阳
摘 要: 研究表明,部分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有明显社会公德缺少、助人意识单薄现象。与流动儿童无法正常融入城市,无法正常认识自己身份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到微观地设计出符合理论和现实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研究构想策略。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助人行为 研究构想
一、现有助人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
由于助人行为概念指代简单,因此少有研究者针对儿童助人行为单独界定。然而,Bergin等提出的“成人的亲社会行为和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认知差异”的观点,应特别引起注意。他认为,随着年龄和社会经历的增长,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所认可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别。寇彧认为传统助人研究多从研究者视角出发,存在对亲社会行为“真实性”和“社交性”两个特点的忽略。助人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组成部分,存在如此现象。首先,儿童助人行为的研究大多基于成人实验范式,缺少基于其真实生活背景的助人行为模式探讨。其次,研究者易忽视群体背景对儿童助人行为的影响,缺少在群体层面对儿童助人行为的探讨。当被试为流动儿童时,助人行为概念界定的“真实性”和“社会性”缺失将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受到影响。其中,“真实性”对应流动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社交性”对应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因此,在对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进行研究的时候,有必要针对现存问题进行探讨。
二、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研究策略
第一,有必要对流动儿童所处的宏观社会背景进行关注。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数据表明,城乡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比2005年增加超过四成。研究证明,被动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是脆弱、敏感而自卑的,不愿意和他人交流沟通与合作,有被歧视的感觉。在较多负面情绪的包围下,流动儿童还易出现负面行为或反社会行为。而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为从事繁重体力工作的劳动者,故少有时间和知识帮助流动儿童解决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虽然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同在一座城市,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却有天壤之别。
第二,有必要在中观研究层面上分析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认同。流动儿童从老家进入城市后,必然面临着身份选择的过程,这决定了流动儿童如何界定自己和面对他人。不同的身份选择方式,代表了流动儿童对“社交性”的认知和界定差异,必然影响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状态。同时针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指出,部分流动儿童有明显的社会公德缺少、助人意识单薄的现象。这与流动儿童无法正常融入城市,无法正常认识自己身份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在对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概念界定和研究的时候,需要将“社交性”纳入其中。因此,在对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进行研究时,探讨群体身份认同与其的关系是有必要的。
第三,有必要基于流动儿童所处的现实生活环境进行探讨。流动儿童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其社会融入较差的状态最终还必然延续在班级中。徐志刚认为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危机也会延续到班级认同中,并形成危机。流动儿童班级认同危机主要有五个表现:(1)与非流动儿童交往的贫乏;(2)班级活动的参与度不高;(3)班级归属感的缺失及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4)分割的个人群组出现;(5)班级认同的转移。在以上五个表现中,(1)和(4)应特别引起注意。目前,大多数接受流动儿童的公立学校都实行将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安置在一起的混合教学班级模式。这种模式原本的目的在于保证班级中成员结构合理和多元,并促发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相互了解与交融。显然,流动儿童在班级中的表现有悖于班级划分时教育理念设计的初衷。同时,班级中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沟通的欠缺将必然使两类群体间的误解和分歧增加,最终造成彼此的相互疏远。而(4)则意味着在班级中存在由流动儿童组成的亚群体。流动儿童在班级中无法获得归属感时,他们便会转而相互“抱团”形成可以寄托精神的班级亚群体。虽然,在班级中存在流动儿童的亚群体是情理之中的,可以使流动儿童暂时找到依靠,但是从班级整体上看,却可能造成整个班级的分裂,甚至出现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对抗。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分析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时,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出发,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特点和促进方案的探讨具有了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群体身份认同作为连接群体背景和个体情景的恰当概念工具,使我们研究助人行为时能兼具微观的个人研究层次和中观的群体研究层次。而这正是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在现实方面,通过群体身份认同概念,我们能够在现实班级背景下把握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模式,以及班级中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差异和以助人行为为标准的群体构成差异。
参考文献:
[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71-376.
[2]徐志刚.城市流动儿童的班级认同危机探讨[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09:1-3+15.
[3]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11,01:21-26.
[4]张庆鹏,寇彧.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评维度的建立与验证[J].社会学研究,2011,04:105-121+244.
[5]周皓.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代际传承[J].中国人口科学,2012,01:70-81+112.
[6]陈阳.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特点及促进:基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15.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罪错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L11DGL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