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
2015-09-10张秀坤
张秀坤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社会创业的主要群体,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尤为重要。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观教育、创业知识教育、创业实践教育,并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一、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内涵
创业素质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是大学生在后天环境影响和创业教育训练下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结构。在创业主体的实践中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整合一致的特定结构,决定创业主体、创业素质水平的发展程度。
二、在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制约因素
1.大学生缺乏创业、创新意识。
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时一直将就业作为第一选择,创业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缺乏冒险精神,即使创业也忽视创新带来的生机。
2.社会责任感不强。
大学生创业的目的主要是获取财富,这浅显的认识导致其创业心理品质不好,表现在坚韧性不够、团队与协作性差等,坚持不长久。
3.缺乏创业能力。
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不断加强,但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抵御风险能力、适应能力较弱,且缺乏能力把握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4.创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学生创业只限于英语专业知识,缺乏财务、税法和市场等相关知识和经验,影响到创业的成功率。英语专业纯文科生缺乏一定的技术背景,对事物的分析相对表面化。
三、在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策略
1.树立创业教育理念。
改革学校教育中不利于创造性形成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各种因素及环节,将传统教育侧重具体知识要素的传授与现代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之中活的文化精神对现代人的文化启蒙和教化相融合,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问题式和讨论式等各种现代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将学习知识变为培养能力;将封闭的教学模式变成互动开放的,尊重个性的、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激发学生的个性需求,使其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与爱好选修课程、自我管理;改变大学生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念,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创业观念。
2.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
任何教育目标都必须通过课程实现。在设计课程方案时要考虑与创业过程的特点相一致,充分利用原有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资源共享,如删减部分专业课,适当增加一些与提高学生创业素质有关的选修课及创业实践活动,包括传授经营管理和创业相关综合知识,同时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增强创业能力,请成功创业者介绍创业经验等。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创业教育指导。
将师资队伍分成三个部分:一是专业课教师;二是管理学生日常事务的教师;三是教授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包括来自校内外成功创业人士。一方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应注重对创业师资队伍进行创业知识、创业经验等方面的培训,使其具有较高的创业领域理论水平和丰富创业教育实践经验,同时有饱满的从事创业教育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从而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创业素质,为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条件。
4.创造良好的创业素质培养环境。
充分利用高校的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板报,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使其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开展创业论坛大力宣传创业典型,充分挖掘成功创业对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影响力。邀请一些成功人士与学生座谈交流,分享经验,学习他们的创业理念,激发学生的创业意向和热情。
组织创业大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业比赛,锤炼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唤起创业欲望,同时还可从中选拔优秀的成果,得到教师的指点,在学校的扶植下推广应用,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活跃学生社团活动依托英语专业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融入内容丰富的创业实践元素,在开设英语角的同时宣讲创业政策、开设英语培训班等,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保持长期合作,选派学生轮流到基地实习。
转变家庭观念利用电话、邮件等通讯方式,甚至举办家长联谊会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对其自身发展的价值讨论,让家长认识到创业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消除家长对创业的认识误区,积极支持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使家庭成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坚强后盾。
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仍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赵慧娟.关于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2).
[3]郑淑红.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与途径[J].泰山学报,2009(7).
[4]李石纯.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