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儿童剧表演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2015-09-10高昕

考试周刊 2015年76期
关键词:作用

高昕

摘    要: 3-6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表演儿童剧,将会极大地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规范、文明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较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关键词:儿童剧表演    幼儿语言发展    作用

儿童剧是以儿童为主要观众的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及童话剧、神话剧、木偶戏、皮影戏等不同类型剧种的统称。童话剧是一种儿童剧,是以童话为内容、戏剧为形式创作的剧种。儿童剧同一般戏剧一样,具有舞台性、戏剧性、综合性。除此以外,还要求剧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充分体现儿童的年龄特点,适应儿童特有的情趣、心理状态和对事物的理解、思考方式,形式上要活泼多样,充分利用其他艺术门类的某些艺术媒介,如音乐、舞蹈、美术等。

3-6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的“口头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确定为幼儿能够有意识地倾听并且能够理解听懂,具备人际交往心理能力、使用语言和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掌握情景调解技巧和文明用语使用等。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表演儿童剧,将会极大地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愿望,提高幼儿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其规范、文明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较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一、激发幼儿学习语言兴趣

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有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是转变的生长的”[1]。对于幼儿来说,艺术往往是游戏,游戏往往是艺术,幼儿的生活是艺术的、游戏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儿童剧表演恰恰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顽皮的小猴子、狡猾的狐狸、灵活的小兔子、聪明的小老鼠等都是他们乐于表演的形象。孩子们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大方的动作、传神的表情,再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们对表演的浓厚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语言的极大热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为: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从以上目標可以看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要落实这些目标,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为幼儿创造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指导、组织幼儿表演童话剧无疑是寓教于乐、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以故事为主的,有一定的情节,所以在教学中,在幼儿理解故事情节以后,老师可以对故事进行再加工编导,让幼儿亲自演一演情节,用口语和身体语言演绎文字语言,促使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锻炼口语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幼儿的素质。例如在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和孩子们分别扮演大兔子和小兔子,在表演中学习“我爱你这么多”、“我爱你,像我跳的这么高,高得不能再高”等语言表达方式,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自身生活经验仿照这种句式进行创编,在模拟中让幼儿熟练掌握。通过角色模仿,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剧表演要求演员面对观众,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适度的表情、适当的动作等展现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明代的袁宏道曾说:“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而无往而非趣也。”[2]说明儿童比成人更有艺术天赋和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开发幼儿的潜能,给幼儿提供一个广阔的表演空间。

儿童剧表演除了使用语言以外,还要借助表情、动作等表现人物。模仿青蛙,可以练习跳跃;模仿猴子,可以使四肢变得灵活;模仿狐狸,可使表情变得丰富……经过儿童剧表演训练,蹲走跑跳,喜怒爱憎,尽情显露,可以促使幼儿越来越敢说敢表现,发展幼儿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如童话剧《妙乎回春》讲的是小猫妙乎马马虎虎给别人看病的故事,借此告诉幼儿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教师可以先帮助幼儿了解剧情,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启发幼儿想象剧本里的不同角色,加上幼儿对于角色的理解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将人物表现出来。如表现妙乎过分自信的表情和动作可以设计为让幼儿叉腰、昂头、翻白眼、撇嘴等,表现妙乎惭愧可以设计为低下头、挠头、双手搓衣角等动作和表情。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幼儿身体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动作协调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引导幼儿使用规范、文明语言

儿童剧表演必须以剧本为蓝本,剧本均由规范、生动而又适合幼儿诵读的语言写成,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与活泼、明快的情节,向幼儿剖析严肃的主题,进行美的感染,培养他们文明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与周围事物,达到巩固自身既有的道德感。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幼儿表演著名童话剧《小熊请客》(包蕾著),借助小熊请客的故事情节,教育小朋友要爱劳动、懂礼貌,自觉使用文明用语。故事发生在集中的时间里,地点只有两个:树林中和小熊家。选取小熊、狐狸、小猫、小花狗、小鸡几个形象,通过舞台提示:“小熊正在一边唱着一边收拾屋子。”和小熊的语言:“把地扫干净,桌子凳子擦干净,朋友来了多高兴,多高兴。”“欢迎你,欢迎你!”“这是骨头、小虫和小鱼,随便吃点别客气。”等表现小熊言行文明、热情好客、懂礼貌、细心周到的良好品质。狐狸作为反面形象,剧中主要通过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其性格特点:“我的名字叫狐狸,一肚子的坏主意,人人见我都讨厌,说我好吃懒做没出息。”“真倒霉!到现在连一点吃的还没弄到手,饿得我两腿一点劲都没有,我还是现在大树背后躺着歇一会儿吧!”可以将狐狸的语言作为反面教材,让幼儿明白言行举止不文明的坏处。

幼儿就其天性而言,是一个具有天赋的小艺术家、小梦想家和小游戏者。在儿童剧的表演中,可以使幼儿的自我与外部世界、现实的与梦想的、游戏与艺术、过去和现在及未来交融。每一位幼儿教师应当尊重、爱护幼儿的这种天赋,创造条件让幼儿充分享受这一天赋。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2).

[2]袁宏道.序陈甫正会心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作用
试述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
提升高校网站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
探究工程监理在工程质量中的作用
新型智能手机保护壳设计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