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周南》中麒麟意象分析

2015-09-10李卫兵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集美麒麟文化内涵

[摘   要]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其中《周南·麟之趾》对麒麟这种虚拟动物赞赏有加,通篇洋溢着喜庆、祥和之美。麒麟寄托了先民们的美好理想,它是想象的产物,又是基于现实的“集美”之作,寓意着智慧仁义、繁荣昌盛、吉祥如意。

[关键词] 诗经;麒麟;集美;文化内涵

《周南》最后一篇《麟之趾》中写道:“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这里写到的“麟”,历代注家都认为是麒麟。《麟之趾》以麟起兴,通过对麟之趾、额、角的赞美,来祝福公姓公族繁衍昌盛、兴旺多富,通篇洋溢着喜庆欢乐的情意,具有祥和之美。诗人不可能无缘无故把麒麟写入诗篇,也不仅仅把麒麟当作简单毫无意义的起兴,聊作歌唱之词,这是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原因的。

一、麒麟是何物

《山海经》记载了颛顼之父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说韩流是一个人面鸟嘴、有着麒麟模样身躯的怪人。

据史书记载,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麒麟出现。《左传》记载:“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鲁哀公在鲁国大野这个地方打猎时,手下有人捕获了麒麟,孔子还特地鉴别了一下,确定是麒麟。

《汉书》记载了汉武帝曾获白麟,为此还把年号改掉:“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应劭曰:“获白麟,因改元曰元狩也。”

《元史》记载:“大德九年二月,大同平地县迷儿的斤家,牛生麒麟而死。”

《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十二年九月丁丑,榜葛剌使臣献麒麟及名马。” “戊寅,礼部请上表贺麒麟,上曰:海内清宁,远人向化贡献方物,斯皆天与祖宗之佑,卿等但当夙夜竭心,辅治以惠天下,天下既安,虽无麒麟不害为治,其免贺。”翰林院修撰沈度写了一篇《瑞应麒麟颂》,宫廷画师画下麒麟图像,并将《瑞应麒麟颂》抄在图上。这幅《明人画麒麟沈度颂》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为榜葛剌所贡麒麟即长颈鹿时留下的最真实的纪录。

长颈鹿是生活在非洲地区的特有动物,我国古代书籍中从没有关于中国某地产长颈鹿的记载。所以,假如明朝人认定的麒麟就是长颈鹿的看法为真的话,那么古代历史上其他史书所记载的所有麒麟都应该为假。事实上,古代学者对麒麟有着他们自己的认识。

《毛传》云:“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这是迄今为止对于麒麟的最早解释,认为它是一种信兽,天下有礼则至。《说文解字》曰:“麒,仁兽也,……麟,大牝鹿也。”认为麒麟是一种雌鹿,属于仁义之兽。《郑笺》云:“麟角之末有肉,示有武而不用。” 《尔雅》曰:“麟,麕身,牛尾,一角。”郭璞注云:“角头有肉。”更进一步描述了麟的体态。

从以上材料不难看出,学者关于麒麟的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点:首先,认为麒麟是一种很难见到的兽,它的身体大体类似于鹿,有一角,形态综合了多种动物的体形;其次,它一般生活在沼泽地区,“游于郊薮”;再次,它是一种仁兽、信兽,是天下太平的象征,是天下有礼的征兆,一般不轻易出现,只在圣贤明王时代才出现。

古书记载麒麟出现,是表明一种民众对于麒麟的期待和向往。另外,由于麒麟在儒家正统的看法中被赋予了吉祥太平、政治清明的象征,因而史家在记述历史时,也不免带有迎合封建帝王喜好而歌功颂德的心理倾向。

二、麒麟的产生

麒麟的出现还得从《山海经》说起。《山海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地理类著作,里面记载了许多人神、鬼怪和动物。其怪异之状之行令人匪夷所思:“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皐涂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北山经》)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在强大而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面前,先民们对于种种奇怪的自然现象难以解释,他们就设想大自然是由诸多神在主持和控制着的,万物都有灵气,一旦得罪了神,自己就会受到神的惩罚,因而对神灵毕恭毕敬并加以膜拜,这就产生了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即为其中一种。先民们对于自然的恐惧和猜疑使得他们想象中的麒麟也同样异于常兽,而想象又离不开现实动物的状貌为基础,于是麒麟这种集合多种动物形态特点的虚拟动物便应运而生。归根结底,这都源于原始动植物崇拜。人们把麒麟当作神灵一样来崇拜,期望通过崇拜它来获得吉祥、美好,让自己的部族繁荣昌盛。

在麒麟身上可以看到中国文化里面的“集美”思想,即把许多动物的形态集中于某个事物身上,赋予这个事物以多种动物的优点和特征,产生丰富的文化内涵,然后将其运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及信仰中。麒麟身上就集中了鹿、牛、马、鱼等动物的优点和特质。鹿温驯美丽善良,是长寿的象征,还是帝王仁义、政治清明的象征;牛性格温和,任劳任怨,在古代是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马是智慧、忠诚、勇敢的象征,有优雅高贵的气质;鱼是灵活、富有繁殖力的象征。可以说,在麒麟身上典型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集美”心理。麒麟之所以能够一直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吉祥物,就是由于它具有多种吉祥动物相结合的特质,它不仅形象上受到人们的喜爱,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而且在内涵上也受到人们的珍视,凝聚了多种动物所蕴含的吉祥美好的寓意。

三、麒麟的文化内涵

古书记载了那么多的麒麟,麒麟至少应当有以下几种文化内涵:

第一,智慧拔萃的灵长。《礼记·礼运》篇曰:“龙、凤、龟、麟,谓之四灵。”认为麒麟为灵异动物,和龙、凤、龟一样。《大戴礼记》曰:“毛虫三百六十而麟为之长。”所谓“长”,即灵长之意,认为麒麟是所有毛虫当中的佼佼者,是最具有智慧的动物。

第二,仁义温善的化身。《广雅》:“麟者含仁怀义,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游必择土,翔必后处,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不群居,不旅行,不犯陷阱……”《诗总闻》:“麟,上畜也,性厚,不践生草,不食生物,治世多游于郊。”

第三,祥瑞太平的象征。《竹书纪年》记载黄帝轩辕氏时代治平政和,功德普照天下时,“麒麟在囿,神鸟来仪”。《路史》记载:“尧在位七年,民不作忒,鸱又逃于绝域,麒麟游于薮泽。”《瑞应图》云:“麟者,王者嘉祥,食嘉禾之食,饮珠玉之英。”

第四,多子多福的吉兆。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麟儿”的美称。

第五,辟邪求财的瑞兽。麒麟,从魏晋始,已成为帝陵镇殿的石兽,因它温和善良,既能保护主人,又不会跑出去滥杀无辜。如今很多大型商场也用石麒麟作守门灵兽,认为麒麟一方面镇殿辟邪,另外也可招来财神。另外,古代中国居民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盛行在房檐、门楣、窗框、屋脊等处以砖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装饰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动物。有的在大门两侧装饰石雕麒麟,既显示门庭高贵,又镇宅避邪。

正是由于麒麟有如此多的美好内涵,因而在《麟之趾》中,诗人才会以麒麟来起兴,通过歌咏麒麟,来祝福公姓公族智慧仁义、繁荣昌盛、吉祥如意。这正体现出《周南》崇德重礼、尚贤好仁的地域文化特色。自动物崇拜产生起,麒麟就一直深受中国民众的崇敬和喜爱。在麒麟身上,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深刻记忆,寄寓了人们对于圣贤明王、太平盛世的期待,也蕴含着对于吉祥多福、美好生活的渴求。麒麟文化历经千载而长盛不衰,已深深烙在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张之傑.郑和下西洋与麒麟贡[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4).

责任编辑 范宏芳

[作者简介] 李卫兵(1979—),男,江西丰城人,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期刊编辑,研究方向为教育期刊和教育图书的策划与编

猜你喜欢

集美麒麟文化内涵
麒麟“破冰”
对麒麟
它就是麒麟
悼念许集美同志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Life of Student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